您的位置: 首页> 植物界>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约有3万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两种,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体型多样,有单细胞、群体(由许多单细胞聚集而成,细胞没有紧密的生理联系)、多细胞的丝状体及叶状体;高等种类已有简单的组织分化。藻体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较大的肉眼可见,最大体长达100米以上。某些种类过度繁殖会引起赤潮(海洋)、水华(淡水)等现象。
 
原核藻类 Prokarvotic Algae
细胞为原核细胞,主要是蓝藻门Cyanophyta,有时被提升为一界,即蓝藻界(蓝菌界)Cyanobacteria kingdom。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
 

固氮鱼腥藻 Anabaena azotica
  蓝藻门 Cyanophyta

简单的藻类植物,约1500种,分布很广,多生于淡水。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细胞无真正的细胞核,原生质体分化为周质和中心质两部分。周质位于细胞壁内侧,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藻胆素),所以一般呈蓝绿色,但无载色体;中心质相罚当于细胞核的位置,不具核膜和核仁,但具有DNA,称原核。细胞核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纤维素构成,外层是果胶质组成的胶质鞘。无性生殖,主要靠细胞分裂、群体破裂、丝状体断裂增加个体数目,少数有孢子。常见蓝藻中,单细胞的有色球藻属Chroococcus,生于温室的花盆上或潮湿的岩石上,也可生于淡水中;群体的有微囊藻属Microcystis,浮游水中危害水生动物;还有颤藻属Oscillatoria、念珠藻属Nostoc、鱼腥藻属Anabeana等。可食用的有地木耳Nostoc commune、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等。

 

原绿藻 Prochloron didemni
  原绿藻门 Prochlorophyta

现仅发现一种,即原绿藻Prochloron didemni。最早是于1975年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发现,现在已在许多热带海域,包括我国的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三亚西洲岛发现。单细胞、草绿色,聚生在珊瑚礁潮下带上部某些胶质的壳状动物体上,特别是死珊瑚体上的海鞘类;也有个别生长在活藻类如与海绵动物共生的角网藻的藻体的胶质动物体上。在光学显微镜下,原绿藻细胞球形,直径8~12微米,原生质体明显地分为两部分:无色的中央区和翠绿色的周围区,没有细胞核和叶绿体。细胞分裂与蓝藻门一样,为双分裂。光合色素有β胡萝卜素及叶绿素a和叶绿素b,a/b比平均为5.6~6.0,比其他绿藻类a/b比(2~3)高得很多。一般认为原绿藻由蓝藻进化而来;有的则认为原绿藻可能发生于20多亿年前在海鞘类出现之前,是介于蓝藻和绿藻的中间生物,既继承了蓝藻类的叶绿素a,又产生了叶绿素b,为绿藻类的产生打了前锋。

 
真核藻类 Eukaryotic Algae
真核藻类为一群没有根、茎、叶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自养真核植物,大约出现于15亿~14亿年前。形态包括单细胞、各式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等。大小从几微米到几米(海带),甚至百米(巨藻) 结构简单,无明显组织分化。少数种类有表皮层、皮层和髓的分化,如海带。植物体通常称为原植体。大多数具细胞壁,仅隐藻、裸藻、多数金藻无;细胞核均具真核,有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细胞器有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光合器(载色体)包括杯、盘、带、星、块、网状等多种形态,绿藻和轮藻形成简单的基粒,其余藻类不形成基粒。光合色素包括4种叶绿素类(叶绿素a、b、c、d)、类胡萝卜素类(5种胡萝卜素和多种叶黄素)、藻胆素类(红藻、隐藻和甲藻中含藻胆素);叶绿体为含叶绿素a、b,呈绿色的光合器;色素体为含叶绿素c或d,呈褐、黄褐或紫红色的光合器。繁殖包括营养繁殖(细胞分裂、藻体断离、繁殖小枝)、无性生殖(产生无性孢子,即游动孢子、不动孢子等)和有性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合子或受精卵脱离母体,产生新藻体;合子或受精卵不发育成胚。绝大多数真核藻类生于淡水、海水、咸淡水等各种水体中,也有生于潮湿的土表、岩面、树皮、墙壁等处,有的种类生于高山积雪上,也有的与真菌等生物共生。生活型包括浮游、附着、固着、底栖等。通常分为10个门。
 

团藻 Volvox spp.
  绿藻门 Chlorophyta

约有8600种,为藻类最大一门。藻体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多核体等各种类型。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细胞内各有一定形态的叶绿素,如杯状、环状、星状、网状等;叶绿体中含有和高等植物一样的叶绿素a、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故植物呈绿色。叶绿体中有一至多个蛋白核。贮藏的养料主要是淀粉,也有脂类。生殖方式多样,无性和有性生殖都很普遍,不少种类有世代交替现象。少数种类的营养体和多数种类的孢子或配子多具2条或4条顶生等长的鞭毛,少数1、8或多条,尾鞭型。分布很广,但大多产于淡水,少数分布于潮湿土表或海产。一般可分为2纲:绿藻纲Chlorophyceae和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常见如团藻属Volvox、衣藻属Chlamydomonas、水绵属Spirogyra、小球藻属Chlorella、实球藻属Pandorina等。

 

轮藻 Chara spp.
  轮藻门 Charophyta

植物体具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茎有节和节间之分,在节上轮生有相当于叶的小枝,有些种类体外被有钙质或胶质。细胞内具有小形盘状或椭圆形色素体;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和b,以及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无蛋白核;同化产物为淀粉。单核。在成熟的细胞中具大的中央空泡。只有卵配生殖,生殖器官发达,具藏精器和藏卵器,生于小枝的节上或小枝轮基部,成熟时多呈橘红色或金褐色,精细胞具有2条等长,顶生偏于一侧的鞭毛。有些种类能在地下假根部分的节上产生珠芽,进行营养繁殖。分1纲3目(直立轮藻目Sycidiales、右旋轮藻目Trochiliscales、左旋轮藻目Charales),现存仅左旋轮藻目的轮藻科Characeae,含6属,约400种,我国已报道的有150多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淡水或半咸水中,稻田、池塘、湖泊、沼泽中尤为常见。

 

旋纹裸藻(旋纹眼虫)Euglena spirogyra
  裸藻门(眼虫藻门)Euglenophyta

无细胞壁,大多为具鞭毛游动型的单细胞体。多数种类含有与绿藻门相似的色素体,有或无蛋白核,仅有少数种类不具色素体而成为无色种类,但贮藏物质均为类似于淀粉的副淀粉和脂肪。在贮蓄泡的一侧,具1至数个司排泄作用的伸缩;在贮蓄泡的壁上常具一个有感光功能的眼点。营养方式有植物性、纯动物性或腐生性。分布较广。多数产于淡水,少数产于咸水和半咸水,极少数生长在潮湿土壤上或冰雪中,也有寄生或附生的种类。全世界约40属,1000多种。仅裸藻纲Euglenophyceae,包括2目:裸藻目Euglenales和柄裸藻目Colaciales,前者包括能自由运动的种类,分为3科:裸藻科Euglenaceae、变胞藻科Astasiaceae、袋鞭藻科Peranemaceae;后者包括附生的种类,仅柄裸藻科Colaciaceae。常见的种类多属于裸藻科的裸藻属Euglena、扁裸藻属Phacus和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小环藻 Cyclotella spp.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单细胞或彼此相连成各式群体。细胞壁由两个套合的硅质半片组成;套在外边的稍大的半片称上壳,套在里边的稍小的半片称下壳。繁殖方式主要为细胞分裂,母细胞的上下壳均形成子细胞的上壳,而下壳则各自分泌形成。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可分为2纲:中心硅藻纲Centricae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海产多。羽纹硅藻纲Pennatae长形或舟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表面有线纹、肋纹、纵裂缝(壳缝),壳面中央呈加厚状,称中央节,在两端称端节,淡水产多。分布很广,淡水、半咸水、海水均有。常见如小环藻属Cyclotella、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舟形藻属Navicula等。

 

气球藻 Botrydium spp.
  金藻门 Chrysophyta

藻体为单细胞或集成群体,浮游或附着。载色体金褐色,除含叶绿素外,尚合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单细脑游动的种类,无细胞壁,有细胞壁的种类,其组成物质主要为果胶。多具一或二根顶生的鞭毛(三根的少见),鞭毛等长或不等长。贮藏食物为油类和麦白蛋白。繁殖方法有断裂(群体种类)、分裂、产生游动孢子(无鞭毛的种类);有性生殖少见,属同配接合。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清澈淡水中。约有300属6000种。其中3/4是淡水产,其余为海产。常见如气球藻属Botrydium、棕鞭藻属Ochromonas、绿蛇藻属Chlorogibba、黄丝藻属Tribonema等。

 

 

 

夜光藻 Noctiluca scintillans
  甲藻门 Pyrrophyta

多为单细胞,近球形,具背腹之分,有2条不等长的鞭毛,排列不对称。有或无细胞壁,前者分为纵裂甲藻和横裂甲藻。主要色素有叶绿素a和c、β-胡萝卜素和几种特有的叶黄素,黄色色素含量比叶绿素含量高出约4倍,故藻体呈黄绿色、金褐色至深棕色。繁殖以细胞纵裂为主,少数种类能产生孢子。约有1500种,常见如多甲藻属Peridinium和角甲藻属Ceratium。分布很广,淡水和海水中都有,尤以热带海洋最多,为海洋动物的主要饵料。由于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导致甲藻爆发式的增长繁殖(如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等),形成水华,使水变色,发出腥臭味,形成赤潮。密度过大后又造成死亡藻体滋生腐生细菌,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并产生甲藻毒素,对鱼虾贝类危害较大。死亡后沉积海底,成为古生代油地层中的主要化石,因此,在石油勘探中,常把甲藻化石作为依据。

 

黄管藻(蛇胞藻)Ophiocytium spp.
  黄藻门 Xanthophyta

植物体类型为单细胞、群体、多核管状或丝状体。细胞壁含多量果胶质,多数由相等或不相等的形的2节片套合组成;管状或丝状体的细胞壁由“H”形的2节片套合而成。运动的个体和动孢子具有2条不等长鞭毛,极少数具一鞭毛。色素体中含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色素体常呈现黄绿色,1至多个,盘状、片状。繁殖多以孢子为主。多数种类喜钙,尤喜生活于半流动的、清洁水体中。大部分种类可作鱼的饵料。约有75属370多种,可分为5~6目。常见如黄丝藻属Tribonema、黄管藻属(蛇胞藻属)Ophiocytium等。

 

 

 

巨藻 Macrocystis spp.
  褐藻门 Pyrrophyta

植物体多细胞, 有的有组织分化。细胞有壁,分为两层,内层是纤维素的,外层是藻胶组成的。同时在细胞壁内还含有褐藻糖胶。载色体含有叶绿素a和c、β- 胡萝卜素和6种叶黄素。叶黄素中有1种叫墨角藻黄素,使藻体呈褐色。细胞光合作用积累的贮藏食物,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精子和游动孢子一般具2条不等长侧生鞭毛,向前方伸出的1条较长,是茸鞭型;向后方伸出的1条较短,是尾鞭型的。绝大多数海产,仅褐藻纲Phaeophyceae,约250属1500种,淡水产仅8种,可分为13目。常见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昆布Thallus Laminariae、巨藻属Macrocystis、马尾藻属Sargassum、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鹿角菜 Pelvetia silguosa等。

 

 

麒麟菜 Eucheuma spp.
  红藻门 Pyrrophyta

植物体多数为多细胞,少数单细胞。某些种类有一定的组织分化。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质,外层为果胶质。载色体中含有叶绿素a和d、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此外,还有藻胆素和藻蓝素,故藻体多呈红色。中贮藏红藻淀粉和红藻糖。约有760属4410种,绝大多数海产,少数生于淡水。在海水中生长的深度可达200米,在潮间带则多生于岩石的背阴处,石缝或石沼中,也有少数喜生于暴露的风浪大的岩石上。大多数种类固着于岩石上或其他生长基质上,也有附生或寄生在其他藻体上的。有一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种类如紫菜属Porphyra、麒麟菜属Eucheuma、海萝属Gloiopeltis等;还有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用来提取琼胶和卡拉胶,如石花菜属Gelidium、江蓠属Gracilaria等属植物。

 

 

藻类植物

Alg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