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昆虫的习性和行为
  昆虫的习性(Habits)是指昆虫种或种群具有的生物学特性。昆虫的行为(behavior)是昆虫适应其生活环境的一切活动方式。它们是昆虫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掌握昆虫的习性与行为,对于昆虫标本的采集、害虫的防治和益虫的保护与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行为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昆虫的活动,如孵化、蛹化、羽化、飞翔、取食、交配和产卵等,形成了与自然界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即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或昆虫钟(insect clock)。根据昆虫昼夜活动的节律,可将昆虫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日出性昆虫(diurnal insect),白天活动的昆虫,如蝶类和蜻蜓等;夜出性昆虫(nocturnal insect),夜间活动的昆虫,如多数蛾类;弱光性昆虫(crepuscular insect),黄昏或黎明时活动的昆虫,如蚊子等。当然,还有些昼夜均可活动的昆虫,如某些天蛾和蚂蚁等。
 

日出性昆虫:白天活动,如蝶类和蜻蜓等(图为达摩凤蝶)
 

夜出性昆虫:夜间活动的昆虫,如多数蛾类(图为美国灯蛾)
 

弱光性昆虫:黄昏或黎明时活动的昆虫,如蚊子等(图为库蚊)
 
 
 
昆虫的食性与取食行为
食性(Feeding habit)就是昆虫的取食习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植食性(phytophagous或herbivorous),以植物活体为食,如粘虫、菜蛾和舞毒蛾等;肉食性(sarcophagous或carnivorous),以其它昆虫或动物活体为食,又可分为捕食性(predacious)和寄生性(parasitic)2亚类,如七星瓢虫、澳洲瓢虫和寄生蜂等;腐食性((saprophagous),以动物的尸体、粪便或腐败植物为食,如埋葬甲、果蝇和舍蝇等;杂食性(omnivorous),兼食动物和植物,如蜚蠊和蠼螋等。按食物的范围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单食性(monophagous),以一种植物或动物为食,如豌豆象只取食豌豆;寡食性(oligophagous),以一个科或少数近缘科的若干植物或动物为食,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多种植物;多食性(polyphagous),以多个科的植物或动物为食,如地老虎可取食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和锦葵科等多科多种植物。昆虫的食性有其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食料改变和缺乏正常食物时,其食性可被迫改变和发生变化。近五十年来,随着昆虫营养生理、生物防治等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昆虫的人工饲料,如玉米螟、大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等等。昆虫的取食行为(Feeding behavior)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取食的步骤大体相似。植食性昆虫取食一般经过兴奋、试探与选择、进食、清洁等过程,而捕食性昆虫的取食过程一般要经过兴奋、接近、试探和猛扑、麻醉猎物、进食、抛开猎物、清洁等步骤。有些捕食性昆虫还具有将被食猎物空壳背在自己体背上的习性,如部分猎蝽的若虫和部分草蛉的幼虫等。昆虫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用以识别和选择食物的方法则多种多样,但多以化学刺激作为最主要诱导因素。植食性昆虫通常以植物的次生物质作为信息化合物或取食刺激剂;捕食性昆虫则多以猎物的气味作为刺激取食的因子,当把猎物的体液涂到与猎物相同或不同的人工模型或其他物体上,均能引起猎物的取食反应。
 

植食性昆虫:以植物活体为食,如粘虫、菜蛾和舞毒蛾等(图为叶峰幼虫)
 

肉食性昆虫:以其它昆虫或动物活体为食,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如七星瓢虫、澳洲瓢虫和寄生蜂等(图为细腰蜂)
 

腐食性昆虫:以动物的尸体、粪便或腐败植物为食,如埋葬甲、果蝇和舍蝇等(图为埋葬甲)
 
 
 
昆虫的趋性
昆虫的趋性(taxis)是指昆虫对刺激源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定向运动。趋向运动称为正趋性;负向运动称为负趋性。刺激源多种多样,如热、光、声音、化学物质、水、接触、气流、水流等,因而趋性也就有趋温性(thermotaxis)、趋光性(phototaxis)、趋暗性(skototaxis)、趋荫性(phototeletaxis)、趋声性(phonotaxis)、趋化性(chemotaxis)、趋湿性(hydrotaxis)、趋触性(thigmotaxis)、趋风性(amenotaxis)与趋流性(rheotaxis)等之分。趋温性是指昆虫对温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运动。如臭虫Cimex对温度很敏感,它会离开一个发烧的病人而选择一个有正常体温的健康人。趋光性是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运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如飞蛾扑火,蜚蠊避光等。多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表现出正的趋性,特别是对3300~4000?的紫外光最敏感,所以常用黑光灯来诱杀或诱集昆虫 ;蚜虫类对5500~6000?黄色光反应最强烈,常用黄盘诱蚜;冠蜂对蓝色反应强烈,可以用蓝盘来诱集。趋化性是昆虫对一些化学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通常与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如一些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蚂蚁喜欢糖蜜等。
 

趋温性是指昆虫对温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运动。如臭虫对温度很敏感,它会离开一个发烧的病人而选择一个有正常体温的健康人。
 

趋光性是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运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如飞蛾扑火,蜚蠊避光等。
 

趋化性是昆虫对一些化学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通常与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如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蚂蚁喜欢糖蜜等。
 
 
 
昆虫群集、扩散与迁飞
群集性(Aggregation)是指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可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两种类型。临时性群集是指昆虫仅在某一虫态或某一段时间内群集生活,过后就分散。如天幕毛虫、叶蜂和荔蝽等的低龄幼虫行临时群集生活,大龄以后即分散生活。永久性群集是指昆虫终生群集生活在一起,不会分离。如社会性昆虫蜜蜂和白蚁等。但有时两者的界限并非十分明显,如东亚飞蝗有群居型(gregaria)和散居型(solitaria)之别,两者可以互相转化。飞蝗的群集是由蝗蝻粪便中的群集外激素―蝗呱酚(locustol)诱发,当虫口密度较低和发生面积较小时,只是小数量蝗虫的群集,属于临时性群集;当虫口密度很高且发生面积很广时,是大数量的群集,而且越聚越多,到了成虫期还集体迁飞,是永久性群集。对于后一种群集,只有大量消灭蝗蝻,使虫口密度降低到一定数量,才能使其转化为散居型。扩散(Dispersal)是指昆虫群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空间位置变化的现象。根据扩散的原因可将扩散分为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两类,前者是昆虫群体因密度效应或因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场所等由原发地向周边地区转移、分散的过程;后者是由于水力、风力、动物或人类活动而导致昆虫由原发地向其它地区转移、分散的过程。昆虫的主动扩散是种的遗传性,使昆虫分布有一定的区域,并在特定区域或寄主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布型;但被动扩散是外界干预而引发的过程,可使昆虫突破特定的地理阻隔或生物抑制,不仅扩大其分布区域,同时常常造成害虫在新分布区的猖獗,从而加大其危害。所以,在动植物及其产品出入境时,需要对某些害虫实行检疫措施,以控制其传播与蔓延。迁飞(Migration)是指昆虫通过飞行而大量、持续地远距离迁移。迁飞是昆虫种的遗传特性,是一种种群行为。目前已发现有不少主要农业害虫具有迁飞的特性,如东亚飞蝗、粘虫、小地老虎、甜菜夜蛾、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等。对这类迁飞性害虫需要有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测报和防治对策。
 

群集性(Aggregation)是指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可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两种类型。
 

扩散(Dispersal)是指昆虫群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空间位置变化的现象。根据扩散的原因可将扩散分为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两类
 

迁飞(Migration)是指昆虫通过飞行而大量、持续地远距离迁移。迁飞是昆虫种的遗传特性,是一种种群行为。
 
 

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在树杈结网,并集群栖息在网内,属于临时性群集
 

非洲蜜蜂(Apis mellifera)被引入美国后因管理不善,在美洲迅速扩散,造成当地所谓“杀人蜂”蔓延的局面
 

普斑蝶(Danaus plexippus)也称美洲王蝶,生活于北美,可以飞行上千千米到越冬地区越冬
 
 
 
昆虫的隐蔽和假死行为
隐蔽(Concealment)昆虫为了躲避敌害、保护自己而将自己隐藏起来的现象,包括拟态、保护色和伪装。
 
拟态(Mimicry)是一种动物在外形、姿态、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其它种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敌害、保护自己的现象。拟态是动物朝着自然选择上有利的特性发展的结果。从生物学意义上讲,拟态可以分为贝氏拟态(Batesian mimicry)和缪氏拟态(Müllerian mimicry)两种主要类型。贝氏拟态的特点是“被模拟者”不是捕食动物的食物,而“模拟者”是捕食动物的食物。例如君主斑蝶Danaus plexippus的幼虫因取食萝靡草而使得成虫血液中含有一种毒糖苷,能使取食它的鸟类呕吐;而“模拟”君主斑蝶的北美副王蛱蝶Limenitis archippus无毒。因此,如果鸟类曾先吃过北美副王蛱蝶,那么以后君主斑蝶也会受到袭击;但是,若先吃过君主斑蝶,鸟类会中毒呕吐,以后就不敢伤害这两种蝴蝶。缪氏拟态是数种关系不密切且均不合天敌口味的动物彼此间的拟态,即“模拟者”和“被模拟者”都不可食,捕食动物只要误食其一,则以后“模拟者”和“被模拟者”都不会再受侵害。在红萤科(Lycidae)、蜂类、蚁类中均可见到这种拟态现象。
 

贝氏拟态的特点是“被模拟者”不是捕食动物的食物,而“模拟者”是捕食动物的食物。美洲王蝶Danaus plexippus的幼虫因取食萝靡草而使得成虫血液中含有一种毒糖苷,能使取食它的鸟类呕吐
 

北美副王蛱蝶Limenitis archippus无毒,拟态模拟君主斑蝶。如果鸟类曾先吃过北美副王蛱蝶,那么以后君主斑蝶也会受到袭击;但是,若先吃过君主斑蝶,鸟类会中毒呕吐,以后就不敢伤害这两种蝴蝶
 

缪氏拟态是数种关系不密切且均不合天敌口味的动物彼此间的拟态,即“模拟者”和“被模拟者”都不可食,捕食动物只要误食其一,则以后“模拟者”和“被模拟者”都不会再受侵害。(图为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模拟蜂类)
 
 
保护色(Protective coloration)或称隐藏色(cryptic coloration),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背景色非常相似,从而躲过捕食性动物的视线而获得保护自己的效果,这种与背景相似的体色称为保护色。如菜粉蝶蛹的颜色因化蛹场所的背景颜色的不同而异,在青色甘蓝叶上的蛹常为绿色或蓝绿色,而在灰褐色篱笆或土墙上的蛹多呈褐色。而另一些昆虫的体色断裂成几部分镶嵌在背景色中,起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作用,这种保护色又叫混隐色(disruptive coloration),如一些生活于树干上的蛾类,其体色常断裂成碎块,镶嵌在树皮与裂缝的背景色中。在一些昆虫中,保护色还经常连同外形与姿态也与背景相似联系在一起,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这在枯叶蝶Kalima spp.、尺蠖、竹节虫、螽斯等昆虫中较普遍。例如,枯叶蝶停息时双翅竖立,翅背面极似枯叶,甚至有树叶病斑状的斑点;尺蠖在树枝上栖息时,以腹足和臀足固定在枝条上,身体斜立如枝条。但在另一些昆虫中,保护色却与警戒色(warning coloration或aposematic coloration)协调使用,更有利于保护自己。所谓警戒色是指昆虫具有的使其天敌不敢贸然取食或厌恶的鲜艳色彩或斑纹,这在鳞翅目、螳螂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中较常见。如蓝目天蛾Smerinthus planus的前翅颜色与树皮相似,后翅颜色鲜明并有类似脊椎动物眼睛的斑纹,遇袭时前翅突然展开,露出颜色鲜明而有蓝眼状斑的后翅,将袭击者吓跑。
 

枯叶蝶停息时双翅竖立,翅背面极似枯叶,甚至有树叶病斑状斑点
 

竹节虫与枯枝形态极似
 

花螳螂形似兰花花瓣,静止于花上捕捉采蜜的昆虫
 
 

尺蠖在树枝上栖息时,以腹足和臀足固定其上,身体斜立如枝条
 

多数蛾类体色暗淡有斑纹,与周围环境类似
 

一些鳞翅目幼虫常有鲜艳的警戒色警示天敌的捕食
 
 
伪装(Camouflaging)是指昆虫利用环境中的物体伪装自己的现象。伪装多见于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的幼期。如沫蝉的若虫利用泡沫隐藏自己;一些叶甲的幼虫将蜕黏在体背或腹末等等。
 

猫头鹰蝶Caligo idomemnon分布于巴西和秘鲁,下层两侧翅膀上分别有一处像猫头鹰眼图案,可欺骗捕食者,让对方误认为正有一只大眼睛动物在凶狠地瞪着自己。这也是是每一个蝴蝶收藏家都想得到的精品蝴蝶。
 

蓝目天蛾Smerinthus planus的前翅颜色与树皮相似,后翅颜色鲜明并有类似脊椎动物眼睛的斑纹,遇袭时前翅突然展开,露出颜色鲜明而有蓝眼状斑的后翅,将袭击者吓跑。保护色与警戒色协调使用。
 

伪装(Camouflaging)是指昆虫利用环境中的物体伪装自己的现象。伪装多见于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的幼期。如沫蝉的若虫利用泡沫隐藏自己;一些叶甲的幼虫将蜕黏在体背或腹末等等。
 
 
假死(Thanatosis)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而突然停止活动、佯装死亡的现象。如金龟子、象甲、叶甲、瓢虫和蝽象的成虫以及粘虫的幼虫,当受到突然刺激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原栖息处突然跌落下来呈"死亡"状,稍后又恢复常态而离去。
 
 
昆虫的通讯行为
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通讯系统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异种或周围环境联系起来,以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根据信号的不同可将昆虫的通讯分为化学通讯、声通讯、视觉通讯、行为通讯、触觉通讯等等。其中,后四种通讯方式的发送信号者在发送信号时都必须暴露自己。在昆虫的复杂生活中,它们不是孤立地使用单一的通讯方式,而是综合地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通讯方式来协调完成种内或种间的通讯。
 
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是以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semiochemicals,包括信息素和异种化感物)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是昆虫最常见和最有效的通讯方式。化学通讯的优点是传送距离远、特异性高、隐蔽性好。该通讯方式在昆虫的生殖、觅食、追踪、聚集、报警、调整种群密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小蠹虫科的一些种类中,当一个小蠹虫被松树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觅食)引诱来后,它就释放信息素招引同种其他个体(聚集),接着它们蛀巢道、交配和产卵(生殖),然后释放信息素阻止其他个体以免密度过高(调节);在社会性昆虫中,化学通讯控制着巢群内个体的分型或分级、协调着巢群中各个体的活动与行为,使整个群体能有条不紊地生存和发展。九十年代以来,昆虫性信息素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大田生产,在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目前,昆虫性信息素主要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以指导大田防治;同时,也可采用诱捕法和迷向法直接进行害虫的防治。
 

鳞翅目昆虫雌蛾的性分泌腺大都由腹部第八、九腹节问的褶膜部分特化而成,平时腺体缩入体内,在求偶召唤时翻转暴露于空气中,依靠腺体的伸缩作用将性信息素分子释放到空间,用以召唤同种异性昆虫前来趋会
 

蚂蚁依靠释放信息素作标记识路。美洲蜚蠊雌虫性信息素由嗉囊和中肠产生,随粪便排出体外;家蝇性信息素由体壁表皮分泌;而许多鳞翅目雄性蝶类的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尾尖,成为特化的刷状物,称为芳香刷。
 

在萤火虫中,有的雌雄两性都发光,有的仅雌萤发光,其闪光是一种性信号,具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它们能准确地确定异性的位置并飞去交配。但是,一些种类的雌萤火虫可模仿近缘种的闪光,吸引异种的雄性,然后捕杀对方。
 
 
声通讯(Acoustic communication)是以音频信号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这种通讯方式在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等昆虫中较常见,主要功能是在昆虫的生殖、聚集和报警中起重要作用。例如雄蚊群的“嗡嗡”声吸引雌蚊前来交配;雄蝉的“知知”声引诱雌蝉来交尾等。
 

螽斯等直翅目雄性昆虫有声器吸引雌性
 

雄蝉的“知知”声引诱雌蝉来交尾
 

雄蚊群的“嗡嗡”声吸引雌蚊前来交配
 
 
视觉通讯(Visual communication)是以视觉信号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这是昆虫近距离通讯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在萤火虫等发光昆虫中,它可以是远距离的通讯方式。在萤火虫中,有的雌雄两性都发光,有的仅雌萤发光,其闪光是一种性信号,具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它们能准确地确定异性的位置并飞去交配。但是,一些种类的雌萤火虫可模仿近缘种的闪光,吸引异种的雄性,然后捕杀对方。在蝴蝶等部分昆虫中,雄性个体常有较雌性更鲜艳的体色,可能在示爱时有取悦对方的作用,与昆虫的视觉兴奋有关。
 

蜜蜂跳摇摆舞角度、频率、圈数及跳舞姿态,可以告诉对方准确的位置和蜜源的数量等信息
 

蚂蚁通过用触角触碰同类的触角来告诉对方食物的性质、数量和位置
 

寄生蜂通过触角敲打植物表面以寻找寄主,或通过触角敲打寄主表面以识别寄主
 
 
行为通讯(Behavior communication)是以行为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大家最熟悉的是蜜蜂的舞蹈,它可以告诉其它个体关于蜜源和水的数量和位置。当蜜源距蜂巢不足60~100米时,觅食回来的蜜蜂跳圆舞(round dance);当蜜源距蜂巢远于100米时,觅食回来的蜜蜂跳摇摆舞(waggle dance,也称“8”字舞)。同时,蜜蜂的舞蹈角度、频率、圈数及跳舞姿态等则可以进一步告诉对方准确的位置和蜜源的数量等信息。德国著名昆虫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弗里希(Karl Ritter von Frisch)因其这一重大发现而荣获1973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触觉通讯(Tactile communication) 是以接触感觉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也就是昆虫靠身体的相互接触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只有当同种或不同种的个体接触时才能发生,是昆虫种内或种间近距离的重要通讯方式。如蚂蚁通过用触角触碰同类的触角来告诉对方食物的性质、数量和位置;蚂蚁通过触角拍打蚜虫的腹部可使对方分泌出蚂蚁喜食的蜜露;寄生蜂通过触角敲打植物表面以寻找寄主,或通过触角敲打寄主表面以识别寄主等。触觉通讯在寄生蜂的寄主识别和很多昆虫的示爱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昆虫的交配行为
昆虫的交配行为(mating behavior)复杂多变。交配的过程与取食的过程颇为相似,一般包括兴奋、接近、求爱、跨骑、拥抱、交合、清洁等步骤,其中以求爱和交合较为复杂。求爱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发光、舞蹈、发音、触摸,甚至送“彩礼”,如一些蜂类的雄虫发现心仪的雌虫时会送给雌蜂一包由植物叶片包裹的"礼包",等雌蜂忙于收拆"礼包"时,雄蜂从雌蜂后面跨骑雌蜂,然后"悄悄地朦上雌蜂的眼晴";一些长蝽的雄虫向雌虫求爱时常会送给雌虫一粒她喜吃的无花果种子等。同种昆虫交配的体位方式一般较为稳定,不同的类群间交配方式有所差异,如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以雄在上、雌在下的上下体位交配,但广腰亚目部分种类以尾尾相接的交配方式交配。一些捕食性昆虫在交配过程中雌虫有时有残杀雄虫的现象,如在螳螂的交配过程中,有些雌螳螂会把雄螳螂的头及身体其他部分吃掉等。
 

大部分昆虫种类以尾尾相接的交配方式交配
 

雄性常有抱窝器钳住雌性完成交配
 

螳螂的交配过程中,雌螳螂会把雄螳螂吃掉,以获取营养
 
 
 
昆虫的产卵行为
昆虫的产卵(oviposition)是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过程,一般包括兴奋、靠近寄主、接触试探、识别、接受、产卵、清洁等步聚。下面以寄生蜂为例简介如下。刚羽化的寄生蜂成虫可能远离它们的寄主,因此,它们必须借助各种通讯方式,通过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反应来首先寻找寄主的栖境,如黑头折脉茧蜂Cardiochiles nigriceps Vierick喜欢在阳光照射的烟草上找寻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 (Fabricius)。当寄生蜂发现合适的寄主栖境后,就借助寄主发出的物理或化学信号来寻找和接近寄主,如黄杉小蠹茧蜂Coeloides brunneri Viereck以触角探测蠹虫幼虫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接近并找到蠹虫。寄生蜂一旦找到寄主后,常利用触角敲探和产卵器刺探来决定是否产卵,寄主的大小、形状及表面结构等都可以是引起产卵反应的重要因子,如赤眼蜂属Trichogramma种类常以卵的大小及表面结构来决定是否产卵及产多少粒卵。寄生蜂常常也能区别出未被寄生的寄主与已被寄生的寄主,这样可以避免过寄生(superparasitism),寄生蜂的这种识别能力主要是借助寄主表面上的标记或寄主周围物体表面上的标记以及寄主体内的生理变化等,如番茄潜蝇茧蜂Opius pallipes Wesmael寄生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 (Kaltenbach)幼虫后,它会在寄主上及寄主为害的叶子上作标记,以提示其它接近的雌蜂。大多数寄生蜂都是将卵产在其幼虫的寄主上、寄主内或寄主旁,但也有少数例外情况。如钩腹蜂科昆虫将卵产在植物叶子背面,产下的卵暂不孵化,待寄主叶蜂或鳞翅目幼虫取食叶片把这些蜂卵吃进体内后才孵化为幼虫等。
 

大多数寄生蜂都是将卵产在其幼虫的寄主上、寄主内或寄主旁
 

雌性负子蝽将卵产于雄性背部
 

草蛉粘液形成的细丝顶上,防止先孵化的幼虫将其余卵吃掉
 
 
 
昆虫的学习行为
学习(Learning)是指昆虫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昆虫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learning behavior),也就是昆虫后天获得的行为,包括印记学习、习惯化、条件反射、尝试与错误、推理等,如蟑螂通过训练可以学会走迷宫,蟋蟀通过训练能够打斗,跳蚤通过训练能做翻单杠、拉车、拉旋转木马等。昆虫的学习行为与昆虫由于生长发育而发生的行为变化完全不同,它是可以较持久保留的,如谷象的学习行为可以由幼虫传给成虫等。昆虫的学习能力在不同类群中有一定差异,这与昆虫的记忆直接有关。所谓昆虫的记忆(memory)是指昆虫贮存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说,社会性昆虫的记忆比独栖性昆虫强,因而前者学习也就比后者强,如蜜蜂和蚂蚁的学习能力较强,行为也较复杂等。另外,同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学习能力也差异很大,并且各种昆虫有一定的学习临界期限。
 
 
昆虫的社会行为
通常所说的社会性昆虫(social insect)是指真社会性昆虫(eusocial insect),也就是指由不同世代个体组成,营高级群体生活,成员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群体间各项工作的社会性昆虫。等翅目和膜翅目中蚂蚁、蜜蜂等昆虫就是真社会性昆虫,这些昆虫的个体间有明显的等级分化(caste differentiation)和分工,甚至同一个体的成虫在不同时期也有明确的分工,如在蜜蜂的蜂群中有蜂后、雄蜂、工蜂等分工专化的众多成员。蜂后和雄蜂担负着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重任。工蜂是蜂群的主体,它们在不同的时期要从事不同类型的劳动:羽化2~3周的工蜂负责巢房内保温和清洁;羽化3~5周的工蜂,唾腺开始发育,能用花粉和蜜的混合物喂养较大的幼虫;羽化6~10周的工蜂,唾腺发达,能够提供质量较高的蜂乳,所以此期的工蜂使用蜂乳喂养较小的幼虫,并开始出巢试飞;羽化10~12周的工蜂,唾腺逐渐退化,而蜡腺开始发育,此间它们逐渐停止了照顾幼虫的工作;羽化12~18周的工蜂,蜡腺发达,它们把其他工蜂采回的蜜和花粉贮藏起来,并营建和扩大蜂房,此外还负责清除垃圾和尸体;羽化18~20周的工蜂,蜡腺开始退化,它们成了卫兵,整日守侯在蜂箱的门口,监查出出进进的蜂群,防御敌害的入侵;羽化20周后的工蜂就主要在户外采集花粉和花蜜。
 

白蚁的社会分工
 

兵蚁(左)和工蚁(右)
 

工蜂与蜂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