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原生动物门> 鞭毛纲

  鞭毛纲(鞭毛虫纲)Mastigophora约10000种。一般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鞭毛内周缘部排列9条双联体微管、中央有2条中央微管。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一般能形成包囊。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个亚纲: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一般具有色素体能行光合作用,自由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自养),种类多,形状各异,如眼虫Euglena、盘藻Gonium、团藻Volvox、夜光虫Noctiluca(腰鞭毛虫类,可引发赤潮)、钟罩虫Dinobryon、尾窝虫Uroglena、合尾滴虫Synura。动鞭亚纲Zoomastigina无色素体,寄生、腐生或吞噬营养(异养),如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黑热病,白蛉子传播),锥虫Trypanosoma(昏睡病)、隐鞭虫Cryptobia(寄生于鱼鳃)、披发虫Ttrichonympha(共生于白蚁肠道,使其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素)。点击更多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以鞭毛为运动器,通常有1~4条,少数种类具有较多鞭毛
具有3种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渗透性营养
生殖方式多样:无性生殖为纵二裂;有性生殖有同配生殖、异配生殖
环境不良时能形成包囊
 
植鞭亚纲 Phytomastigina
一般具有色素体能行光合作用,自由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种类很多,形状各异,眼虫即用于此亚纲。也有无色素的类群,是在进化中失去了色素体,其结构与有色素体的类群基本相似。眼虫是本亚纲的代表种,也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种。此外也有群体,如盘藻,一般由4~6个个体排在一个平面上如盘状。每个个体都有两根鞭毛。有纤维素的细胞壁,有色素体,每个个体都能进行营养和生殖。又如团藻由成千上万个个体构成,排成一个空心圆球形,由简单的生殖和营养个体的分化。生活在海中的如夜光虫,颜色发红,大量繁殖时会引起赤潮。同属于要鞭毛虫的其他一些种类也能引起赤潮。不少淡水生活的种类会引起水污染。但绝大多数的植鞭毛虫是浮游生物的组成成分,是鱼类的自然饲料。可分为金滴虫目Chrysomonadida、隐滴虫目Cryptomonadida、腰鞭毛目Dinoflagellida、眼虫目Euglenida、绿滴虫目Chloromonadida、团藻目Volvocida等。本亚纲在植物界中属于裸藻门、绿藻门、甲藻门等。
 

绿眼虫模式图 Euglena viridis
 

绿眼虫 Euglena viridis
 

长眼虫 Euglena deses
 

梭眼虫 Euglena acus
 

螺纹眼虫 Euglena spirogyra
 

扁眼虫 Phacus sp.
 
眼虫是眼虫目Euglenida眼虫属Euglena生物的统称,在植物学中称裸藻,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淡水中习见的眼虫有:绿眼虫Euglena viridis,体纺锤形,前端钝圆,后端宽,末端尖呈尾状。鞭毛与体等长,色素体1个,星状。梭眼虫Euglena acus,长纺锤形,鞭毛短,色素体多个。长眼虫Euglena deses,体圆柱形,狭长,鞭毛约为体长的1/3~1/2。螺纹眼虫Euglena spirogyra,体易变形,体表螺旋形带纹明显,鞭毛短。扁眼虫Phacus,体呈宽卵圆形,背腹扁,后端尖刺状,鞭毛与体等长。眼虫生活在有机物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缓流中。但在河堤、海湾湿土或含盐沼泽中亦有之,此外在其它藻类体上、植物碎片、及小甲壳类的体上亦能见到。至于营有机性的种类则多见之于下水道的水内。温暖季节可大量繁殖常使水呈绿色。眼虫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μm,前端钝圆,后端尖。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圆的核,生活时是透明的。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膜即质膜或称三分质膜。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每一个表膜条纹的一边有向内的沟(groove),另一边有向外的嵴(crest)。一个条纹的沟与其邻接条纹的嵴相关联(似关节)。眼虫生活时,表膜条纹彼此相对移动,可能是由于嵴在沟中滑动的结果。表膜下的粘液体(mucusbody)外包以膜,与体表膜相连续,有粘液管通到嵴和沟。粘液对沟嵴联结的“关节”可能有滑润作用。表膜覆盖整个体表、胞咽、储蓄泡、鞭毛等。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又能作收缩变形运动。眼虫体前端有一胞口(cytostome).向后连一膨大的储蓄泡(reservoir),从胞口中伸出一条鞭毛(flagellum)。鞭毛是能动的细胞表面的突起。鞭毛下连有2条细的轴丝(axoneme)。每一轴丝在储蓄泡底都和一基体(basal body)相连,由它产生出鞭毛。基体对虫体分裂起着中心粒的作用。从一个基体连一细丝(根丝体rhizoplast)至核,这表明鞭毛受核的控制。鞭毛最外为细胞膜,其内由纵行排列的微管(microtubule)组成。周围有9对联合的微管(双联体doublets), 中央有2个微管。每个双联体上有2个短臂(arms),对着下一个双联体,各双联体有放射辐(radial spokeS)伸向中心。在双联体之间又有具弹性的连丝(links)。微管由微管蛋白(tubulin)组成,微管上的臂是由动力蛋白(dynein)组成,具有ATP酶的活性。实验证明,鞭毛的弯曲,是由于双联体微合彼此相对滑动的结果,如图所示,在弯曲的内、外侧放射辐的间隔不改变,弯曲是由于弯曲的外侧微管和放射辐对于弯曲内侧的微管和放射辐的相对滑动。一般认为臂能使微管滑动(很像肌肉收缩时,横桥在粗、细肌丝间的滑动),臂上的ATP酶分解ATP提供能量。眼虫借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这是因为在鞭毛基都紧贴着储蓄泡有一红色眼点(stigma),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都有一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称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眼点是由埋在无色基质中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的小颗粒组成的。也有人认为是由胡萝卜素(carotene)组成的,或是由β-红萝卜素与血红素组成的。眼点呈浅杯状,光线只能从杯的开口面射到光感受器上,因此,眼虫必须随时调整运动方向,趋向适宜的光线。现在有些学者认为,眼点是吸收光的“遮光物”(light absorbing shade),在眼点处于光源和光感受器之间时,眼点遮住了光感受器,并切断了能量的供应,于是在虫体内又形成另一种调节,使鞭毛打动,调整虫体运动,让光线的连续地照到光感受器上。这样连续调节使眼虫趋向光线。眼点和光感受器普遍存在于绿色鞭毛虫,这与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方式有关。在眼虫的细胞质内有叶绿体(chloroplast)。叶绿体的形状(如卵圆形、盘状、片状、带状、星状等)、大小、数量及其结构(有无蛋白核及副淀粉鞘)为眼虫属、种的分类特征。眼虫主要通过叶绿素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与一般绿色植物相同),称为光合营养(phototrophy)。制造的过多食物形成一些半透明的副淀粉粒(Paramylum granule)储存在细胞质中。副淀粉粒与淀粉相似,是糖类的一种,但与碘作用不呈蓝紫色.副淀粉粒是眼虫类特征之一,其形状大小也是其分类的依据。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可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渗透营养(osmotrophy)。眼虫前端的胞口是否取食固体食物颗粒还有异议。但是已肯定经过胞口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在储蓄泡旁边有一个大的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过多的水分(其中也有溶解的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进行呼吸(氧化)作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眼虫的生殖方法一般是纵二分裂,这也是鞭毛虫纲的特征之一。先是核进行有丝分裂,在分裂时核膜不消失,基体复制为二,继之虫体开始从前端分裂,鞭毛脱去,同时由基体再长出新的鞭毛,或是一个保存原有的鞭毛,另一个产生新的鞭毛。胞口也纵裂为二,然后继续由前向后分裂,断开成为2个个体。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如水池干涸.眼虫体变圆,分泌一种胶质形成包囊,将自己包围起来。刚形成的包囊、可见有眼点,绿色,以后逐流变为黄色,眼点消失,代谢降低,可以生活很久,随风散布于各处。当环境适合时,虫体破囊而出,在出囊前进行一次或几次纵分裂。包囊形成对眼虫度过不良环境是一种很好的适应。多年来用眼虫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不仅对遗传变异理论的探讨有意义,而且对了解有色、无色鞭毛虫类动物间的亲缘关系,对了解动、植物的亲缘关系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也有用眼虫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用以确定有机污染的程度,另外眼虫对净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
 

夜光虫 Noctiluca
 

夜光虫引发的赤潮 Noctiluca
 

沟腰鞭虫(膝沟藻)Gonyaulax grindleyi
 

裸甲腰鞭虫 Gymnodinium catenatum
 

角鞭虫(角藻)Ceratium sp.
 

薄甲藻 Glenodinium sp.
 
夜光虫Noctiluca属腰鞭毛目Dinoflagellida。它们在夜间由于海水波动的刺激能发光,因而得名。夜光虫的身体为圆球形,直径为1毫毛左右,颜色发红,细胞质密集于球体的一部分,其内有核,其他部分由细胞质放散成粗网状,在网眼间充满液体。有两根鞭毛,一根较大,称为触手,另一根较小。它的繁殖为分裂法和出芽法两种,后者在身体表面生出很多小的个体,脱离母体后发育成新的个体。例如闪光夜光虫身体的直径为0.5~2毫米,肉眼看到的是一个个晶亮的小球,有透明的细胞膜、网状分散的细胞质、浓密的细胞核、一根细小的鞭毛以及原生质突起形成的粗大可动的触手。因其体内含有许多拟脂颗粒,故受到机械刺激时能发光。在海水中生活的夜光虫和其他一些腰鞭毛虫(如沟腰鞭虫Gonyaulax 、裸甲腰鞭虫Gymnodinium等)大量繁殖,每立方米海水可多达20~40百万个个体,致使海水呈现红色或褐色,称为赤潮,由于它们排出大量代谢产物以及腐败海水,造成沿海鱼类及养殖贝类的大量死亡。腰鞭毛目Dinoflagellida,具两根鞭毛,分别位于身体中部的横沟及后部的纵沟内,横沟内的鞭毛使身体旋转、纵沟内鞭毛推动身体前进。色素体黄色或褐色,少数种无色素体。一些种类体表裸露,如Gymnodinium,多数种类体表有纤维素形成的薄膜、或甲板,如薄甲藻Glenodinium、膝沟藻Gonyaulax等。眼点通常是存在的。无性生殖有的种可行横裂及斜裂,如角藻Ceratium。
 

团藻 Volvox carteri
 

盘藻 Gonium formosum
 
团藻Volvox属团藻目Volvocida。在植物界中属绿藻门团藻属。藻体呈球形,内有许多黄色素,直径只有1~2毫米,有成束的鞭毛向外伸出。多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淡水中。藻体呈球形,直径约5毫米。团藻外面有薄胶质层,能游动。每个团藻由1000~50000个衣藻型细胞成单层排列在球体表面形成。每个细胞有2根鞭毛由500多个~50000多个类似衣藻的细胞组成。所有细胞都排裂在球体表面的无色胶被中,球体中央为充满液体的腔。成熟的群体,细胞分化成营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生殖胞)两类。营养细胞具光合作用能力,能制造有机物,数目很多。每个细胞具1个杯状的叶绿体,叶绿体基部有1蛋白核,细胞前端朝外,生有2条等长的鞭毛。因每个细胞外面的胶质膜被挤压,从表面看细胞呈多边形。生殖细胞具繁殖功能,数目很少,仅2至数10个,但体积却为营养细胞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通常分布在球体后半部。环境适宜时,团藻进行无性生殖。由生殖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子群体,子群体陷入母体中央的腔中,待母体破裂或母体壁上出现裂口时逸出,发育成新的团藻个体。团藻属依种类不同而有雌雄异体与雌雄同体之分。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多发生在生长季末期。雄性个体上由生殖胞形成大的精子囊,雌性个体上由生殖胞形成大的卵囊。雌雄同体的个体上既产生精子囊又产生卵囊。行有性生殖时,精子囊中形成的精子,形成彼此并行连接的精子板或精子团块,整个精子板自精子囊中游出,待到达卵囊上方时才彼此散开,精子穿过卵细胞周围的胶质,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暂不萌发,分泌出一个厚壁,转入休眠状态,一般到次年环境适合时,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子核,其中3个退化,仅1个发育成具2条鞭毛的游动孢子(或静孢子),合子外壁破裂时,内壁成一薄囊包裹着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从裂口逸出,经多次分裂,最后发育成1个新的团藻个体。本属有10多种,分布在全世界。淡水池塘或临时性积水中较为多见。团藻具有吸收和富集放射性物质P32的能力,对净化水质有一定意义。
 

衣滴虫(衣藻)模式图 Chlamydomonas
 

电镜下的衣滴虫(衣藻)Chlamydomonas
 

由衣滴虫(衣藻)Chlamydomonas引起的“水华”
 

雪花滴虫(雪衣藻)C. nivalis含血色素,使雪呈红色
 
衣滴虫(衣藻)Chlamydomonas是分类地位有争论的绿色双鞭毛单细胞生物。植物学上置于团藻目Volvocales,动物学上置于近似植物的原生动物门团藻虫目Volvocida。衣滴虫属被认为是有重要进化意义的原始生物类型。其细胞有球形的纤维素膜、眼点和杯状的叶绿体。虽然行光合作用,但可能通过细胞表面吸收营养。无性繁殖通过动孢子;有性生殖方式则为配子形成。衣滴虫属的游动、有性生殖行为和融合等行为似乎有赖於某些类似激素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定性素、配子激素)的形成。衣滴虫属生长在土壤、淡水池塘、或肥料污染的沟渠中,常使水变成绿色。雪花滴虫(雪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含有血色素,使融化中的雪成为红色。 团藻目Volvocida也称植滴虫目Phytomonadida,单体或群体,淡水生活。绝大多数具绿色色素体,个体呈卵圆形,如衣滴虫(图2-9),身体前端具有2根鞭毛(少数种1或4根),色素体杯形,有眼点,两个伸缩泡,体表具纤维素膜。群体种类大多由4~128个细胞组成,最多时可达上万个细胞。群体中的每个细胞均相似于衣滴虫,被纤维素膜或胶状液包围在一起,形成球形或其他形状的群体。简单的群体包含的细胞数较少,细胞间没有形态与机能的分化,每个细胞均能行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例如盘藻Gonium,它由4~16个细胞组成,个体呈盘状分布;实球虫Pandorina,群体呈球形,实心,由16个细胞组成;空球虫Eudorina,由16~32个细胞组成,排列成一空球状。较复杂的群体,其细胞数目继续增加,细胞间出现了形态与机能的分化,即具有了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工,如杂球虫Pleodorina,由32~128个细胞组成,位于群体前端的小型细胞只有营养的功能,后端的大型细胞具有生殖功能,群体出现了极性。团藻Volvox是更复杂的群体,它是由数千个到数万个细胞组成的大形中空的群体,群体中的个体之间有原生质桥彼此相连,细胞间也有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群体也具有极性。
 

钟罩虫 Dinobryon divergens
 

合尾滴虫 Synura spp.
 
钟罩虫Dinobryon属金滴虫目Chrysomonadida。单体或群体、个体呈瓶形、杯形、管形,甚至个别种呈变形虫状。每个个体有1~2根鞭毛,色素体l~2个、为黄色或褐色,个体外有胶质囊包围、或形成外壳。淡水及海水生活,大量存在时可使水呈鱼腥味。
 
 
动鞭亚纲 Zoomastigina
体内无色素体存在,异养。鞭毛1~多根,细胞表面只有细胞膜,行动物性营养或腐生性营养,糖元是其食物贮存物,除个别种外不行有性生殖,许多种类营共生或寄生,少数种类自由生活,而且有不少寄生的种类为害人类和经济动物。包括领鞭毛目Choanoflagellida、根足鞭毛虫目Rhizomastigida、动质体目Kinetoplastida、曲滴虫目Retortamonadida、双滴虫目Diplomonadida、毛滴虫目Trichomonadida、超鞭毛目Hypermastigida。如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黑热病,白蛉子传播),锥虫Trypanosoma(昏睡病)、隐鞭虫Cryptobia(寄生于鱼鳃)、披发虫Ttrichonympha(共生于白蚁肠道,使其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素)。
 

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或狗)肝、脾等内脏巨噬细胞内的无鞭毛体,大量繁殖时使寄主发烧、肝脾肿大、毛发脱落甚至死亡
 

白蛉子在叮咬人(或狗)时,无鞭毛体进入其消化道内发育成前鞭毛体,当白蛉子再度吸血时注入人体使人患黑热病
 

白蛉子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白蛉科,体长1.5~4.0mm,全身密被细毛,各期幼虫均生活在土壤中,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是我国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采采蝇(舌蝇)Glossina属蝇科舌蝇属,中非舌蝇和东非舌蝇分别是冈比亚锥虫T.gambiense和罗得西亚锥虫T.rhodesiense的中间寄主,通过吸血传播的人类昏睡病遍布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属动质体目Kinetoplastida(具1~2根鞭毛,所有的成员都有一动质体,常与根丝体相连,其中含有DNA,位于大的延伸的线粒体内,身体一侧有波动膜)。生活史有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和无鞭毛体(amastigote)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对人和哺乳动物致病的利什曼原虫有:引起人体内脏利什曼病的为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引起皮肤利什曼病的为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ropica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exicana,引起粘膜皮肤利什曼病的为巴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araziliensis等。我国的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又称Kala-azar,即黑热的意思。因其致病力较强很少能够自愈,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解放前,全国黑热病患者较多。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在各流行区建立专门的防治机构,发动群众从治病、消灭病犬和白岭子三方面进行防治。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控制了黑热病的流行。
 

锥虫Trypanosoma在入侵人体的早期存在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使人无精打采、嗜睡、迟钝,并出现脑炎、癫痫,甚至昏迷数月至数年,最终死亡,即昏睡病
 

昏睡病(锥虫病)在非洲30多个国家广泛流行,每年造成约10万人死亡。还有各种锥虫寄生于家畜体内,在我国华南地区,牛体寄生时表现为水肿、消瘦,有时突然死亡
 
锥虫(锥体虫)Trypanosoma动质体目锥虫科锥虫属。体呈柳叶状,运动胞器是唯一的一根鞭毛。寄生在血液中的鞭毛虫,其鞭毛与虫体之间连成为波动膜,借以增强在粘滞性较高的血液中的活动能力。细胞核 1个。体内有一称作动基体的特殊细胞器,位于锥虫体内唯一的线粒体内,含有丰富的DNA,谓之动基体DNA(KDNA),能自我复制。动基体的确切功能至今不明。繁殖方式为二分裂。种类多,分别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和组织液中。有个别种类如枯氏锥虫则寄生在人的细胞内。除马媾疫锥虫是通过交媾直接传播外,所有寄生在脊椎动物的锥虫均要依赖某些昆虫(如采采蝇等)进行传播。带有锥虫的脊椎动物血液被媒介动物吸食后,锥虫因生活环境改变,在媒介动物消化道中依次经过无鞭毛体或前鞭毛体上鞭毛体和后循环锥鞭毛体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在媒介动物中只有这种后循环锥虫对宿主才有感染力。当媒介再次叮咬宿主时,便把后循环锥虫输入宿主体内。伊氏锥虫在媒介消化道中不进行任何发育,它靠媒介在吸血后短时间内作机械传播。锥虫主要通过胞饮作用从宿主获得营养。所有锥虫均可在体外连续培养。锥虫是人和家畜重要的寄生虫之一。按其传播方式可分为两大类:①粪便型,通过被后循环锥虫污染的粪便传播;②唾液型,后循环锥虫经唾液腺传播。对人有严重致病作用的锥虫有:罗得西亚锥虫、冈比亚锥虫、枯氏锥虫等。前两者主要流行于非洲各地,引起所谓非洲睡眠病;后者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特别是巴西),引起美洲锥虫病,即夏格氏病。中国至今还没有发现人体锥虫的病例。对家畜有严重致病作用的锥虫有布氏锥虫、活泼锥虫、刚果锥虫、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等。前三者主要流行于非洲,中国尚无记载。伊氏锥虫在中国分布甚广,牛、马伊氏锥虫病即所谓苏拉病,在中国南方各省流行相当严重,造成大批家畜死亡。由于锥虫存在抗原变异的特性,至今仍未获得有效的疫苗。寄生家畜的布氏锥虫和寄生鼠的路氏锥虫是实验室常用的研究材料。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鞭毛5根,主要寄生在女性阴道和尿道,致患者外阴瘙痒和白带增多
 

披发虫Trichonympha因鞭毛多而名。生活在白蚁消化道内,与白蚁成共生关系,可把白蚁摄取的纤维素分解成可吸收的糖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属毛滴虫目Trichomonadida。是寄生在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鞭毛虫,主要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和尿道炎,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体呈梨形,长为10~30μm,头部有4根与虫体等长的鞭毛。生活史仅有滋养体阶段而无包囊阶段。活体呈无色透明,有折光性,体态多变,活动力强。固定染色后呈梨形,体长7~23mm,前端有一个泡状核,核上缘有5颗排列成环状的基体,由此发出5根鞭毛;4根前鞭毛,1根后鞭毛。1根轴柱,纤细透明,纵贯虫体,自后端伸出体外。体外侧前1/2处,有一波动膜,其外缘与向后延伸的后鞭毛相连。虫体借助鞭毛摆动前进,以波动膜的波动作旋转式运动。胞质内有深染的颗粒,为该虫特有的氢化酶体。滋养体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尤以后穹窿多见,偶可侵入尿道。男性感染者一般寄生于尿道、前列腺,也可侵及睾丸、附睾及包皮下组织。虫体以纵二分裂法繁殖。滋养体既是繁殖阶段,也是感染和致病阶段。该虫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在人群中传播。披发虫Trichonympha属超鞭毛目Hypermastigida。本目是动鞭亚纲中结构最复杂的一类,虫体鞭毛数目极多,成束排列或散布在整个体表,是白蚁、蠊及一些以木质为食的昆虫消化道内共生的鞭毛虫。寄主为超鞭毛虫提供了食物及居住场所,超鞭毛虫可把寄主肠道内的纤维素分解成可溶性的糖,以供寄主吸收。杀死寄主肠内共生的超鞭毛虫,寄主则不能利用木质,以致被饿死。昆虫如果由于脱皮而失去共生的鞭毛虫,可以通过取食鞭毛虫的包囊,或者通过舐食同类昆虫的粪便而重新获得它们。所以超鞭毛虫的生活史常与寄主脱皮激素产生的周期相关。另外,超鞭毛虫是动鞭亚纲中唯一被证明具有有性生殖的种类。除寄生在白蚁肠道中的披发虫外,还有寄生于蠊肠道内的缨滴虫Lophomonas。
 
 
 

鞭毛纲

Mastigoph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