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雉属Syrmaticus有4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黑长尾雉Syrmaticus mikado、铜长尾雉Syrmaticus soemmerringii、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分布于东亚。其中黑颈长尾雉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以及泰国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邦,白颈长尾雉特产于我国南方各省,白冠长尾雉特产于我国中部及北部,黑长尾雉特产于我国台湾,铜长尾雉特产于日本。雄鸟尾羽较长,尤以白冠长尾雉为最,可达1.5米,是京剧演员常用冠饰。我国产的种类除白冠长尾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均为一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全长约70(雌)~160(雄)cm。雄鸟头顶橄榄褐,颈至上胸蓝黑色;上背、翅及腹部深栗红色,肩羽和大覆羽端部白色,形成翼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白而饰亮蓝黑色三角形横斑;尾羽修长,呈灰白色,具有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雌鸟体羽主要呈棕褐色,上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横斑,下背和两翅浓染黑色块斑和虫慕状细纹;下体的棕褐色较浅淡,颏、喉及下腹纯淡棕白色,胸及上腹部和两胁渲染棕褐色横斑,并具黑色波状横纹;中央一对尾羽满布灰褐色细纹,具6~7道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外侧尾羽浓染栗红色,贯以黑色横斑,羽端白色。虹膜褐色,眼周裸皮深红色,嘴、脚黄褐色。【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1000~28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沟谷地带,秋、冬季常见3、5只结群。杂食性,动物性食物约占10.6%,植物性食物约占89.4%。以壳斗科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也食浆果等果实、植物嫩芽、叶、谷物及昆虫等。4月上旬繁殖,每窝产卵7~9枚,孵化期24~28天。【分布情况】国内分布:中国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泰国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邦。【濒危信息】IUCN 濒危;《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列为稀有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94年列为稀有种;《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95年列入附录I。
【形态特征】雄鸟为大(86厘米)的华美黑色长尾雉。上背、胸部及腰羽羽缘闪紫蓝色光泽而与乌黑色的羽片中央部分生成明显的扇贝形图纹。尖尖的尾羽具黑色横斑和白色。两翼黑而具明显的白斑,次级及三级飞羽端白色。眼周裸皮绯红。雌鸟体型较小,下体杂灰,上体褐色,沾红黑色并具白色条纹。虹膜-褐色;嘴-近灰;脚-带绿色。叫声:告警时wok, wok, wok地高叫。繁殖季节雄鸟发出尖厉哨音。【分布情况】分布范围:台湾的特有种。产于台湾中部及东部。为我国台湾省特产鸟类。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为罕见留鸟,见于海拔1800~3000 米的台湾中部山区。【生活习性】长栖于下针叶林及混交林地带的密林,或竹林及阴坡灌丛。性谨慎而胆小。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针叶林、疏林峭崖间。主要取食野草莓、蕨类等绿色植物,兼食昆虫。3~5月间繁殖,筑巢于密林地面上或树干上,以干树叶为材。每窝产卵5~8枚,乳白色。【濒危信息】CITES濒危等级:附录I(1997)IUCN濒危等级:易危(1996)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1989)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未定(1996)。【致危因素】 乱捕滥猎是主要致危因素,人们在高山区活动机会的增多,同时也增加了对黑长尾雉的狩猎压力。黄喉貂等天敌对其伤害颇大。栖息地的破坏:70年代初由于东西横贯公路的完成,高山产业道路的开辟,采矿、伐林、垦殖、畜牧、筑坝、发电等活动,不仅使中低海拔山区之原始风貌改观,还促使许多平地人迁往高山定居,并有往2000m以上砍伐云杉、冷杉等针叶林的趋势。这些针叶林的砍伐,将使黑长尾雉原本面积不大的栖息地更为缩小。
【形态】体形似家鸡而具长尾。雄雉全长约1.5米。头顶白;颈亦白;自额贯眼以至后颈,围以1圈黑边,眼下另有1小白斑 。上体大都棕黄,两翅黑褐,杂以白和棕黄色。尾羽20枚,其中央两对特长,呈银白色,并具一系列黑栗相间的横斑。喉和胸间横贯以黑带;胸与两胁白而杂以黑斑,并具栗色宽阔羽缘,使下体大部呈为此色。雌雉羽色不如雄雉艳丽;尾短,仅及雄雉的 1/3;上体呈栗、棕灰与黑色的斑杂状;中央尾羽灰褐,隐约有栗褐缀黑的横斑;胸与两胁均栗色,而羽端杂以棕灰和白色;腹以下淡栗棕色。【分布】分布范围:我国特产动物,分布于我国中部及北部山地,河北北部与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湖北、湖南、贵州北部,四川东部、河南及安徽的西部等地的山林中。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1994)。数量稀少,且在过去50年中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及对其长长尾羽的采集而分布范围日趋狭窄。过去此鸟曾在湖北出现过,现仅存于三个地点 : 山东南部一小地区,湖北东部一小地区,安徽西部及贵州略大区域,四川东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云南东北部。于海拔300~1800米多林山地的落叶栎树林及混交林。【习性】栖息在海拔500-2000米山地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内,尤喜在山谷地带针叶树较多的林区生活,常见于长满树木的悬崖陡壁下的山谷中。。冬季常成群活动。白冠长尾雉飞行力比一般雉类要强,速度快而持久,利用它特别长的尾羽转动和扩张,能在飞行时骤然停止,并垂直向下急降。它的叫声低沉而细,在发情时常发出“咕咕咕-,咕咕咕,啧啧啧啧咕……”的叫声,在受惊时则发出“归归归归……,或者“呼呼呼呼夹夹夹夹……”的叫声。白冠长尾雉为杂食性,主要还是以植物性食物如树果、树叶、野草为主要食物。嗜食袍栎坚果、茅栗坚果、胡颓子果实、胡枝子荚果和袍栎树的嫩叶以及一些草种等。繁殖季节的食性成分中,有蚱蜢、夜蛾幼虫、蛹、茧等动物性食物。在地上营巢,一般多在草堆边用爪挖一浅坑,略垫以枯草、干枝叶及鸟羽等。【繁殖】3月中旬进入繁殖期,筑巢于隐蔽的茅草丛中的地面上,用栎叶铺成浅盘状。多配成对,每年繁殖一次,如遇破坏可产第二窝。每窝可产卵8-10枚,至少6枚,最多可产12-14枚。卵色变化较大,多为油灰色,也有橄榄褐色或皮黄色的,卵重32-33克,卵的大小为45-46×34-35毫米。孵卵期约28天。 【濒危等级】IUCN濒危等级:易危(1996);IUCN濒危等级:VU A1cd+2cd, C1+(2003)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1989);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1996)【濒危因素】过度捕猎:主要是猎杀。在安徽霍山县,猎人在繁殖季节利用驯养的雌鸟作“媒子”诱捕野生雄鸟出售,浙江温州标本厂在安徽霍山县漫水河收购雄鸟1974年为336只、1975年360只、1976年287只。 栖息地破坏:中国中部山区森林不断遭到砍伐致使栖息地减少和退化。主要是毁林开荒或伐木。遵义沙湾的木材台,1975年调查时,当地植被茂密,生境较好,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0只左右,后来许多东方垦殖为农田,山头裸露,1983年5月再调查时,幸存仅有3只。 因为贸易被捕猎:其尾羽在某些地方戏中仍然使用。 白冠长尾雉是受人喜爱的鸟类,早已成为动物园中观赏的对象,长而华丽的尾羽更为京剧和装饰用所不可缺少,目前野生的白冠长尾雉,在几个原产地数量已经大减,应积极保护发展为宜。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白贯长尾雉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因此被利用。
分布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