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今鸟亚纲> 突胸总目> 雀形目> 鸣禽亚目> 山雀科
  山雀科Paridae有3属55种。小型鸣禽。喙短钝,略呈锥状;鼻孔略被羽覆盖;翅短圆;尾适中,方形或稍圆形;腿、脚健壮,爪钝。羽松软,雌雄羽色相似。性活跃,常在枝头跳跃,在树皮上剥啄昆虫,或在树间作短距离飞行。非繁殖期喜集群。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每窝产卵5~12枚,由雌鸟孵化约12天,双亲育雏约3周。分布于古北界及北美洲。除南美洲,大洋洲和极地外,几乎遍及全球。我国有3属19种,其中红腹山雀Parus davidi、白眉山雀Parus superciliosus、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和台湾黄山雀Parus holsti为我国特有种。性情活泼,常在枝头跳跃,喜群居,以昆虫为食,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巢呈蝶形。最常见为大山雀(白脸山雀)Parus major,体大而结实,全长约14厘米。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本种的形态特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呈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极喜鸣叫。联络叫声为欢快的pink tche-che-che变奏。鸣声为吵嚷的哨音chee-weet或chee-chee-choo。 分布于印度、日本、东南亚、非洲西北部至大巽他群岛。在中国境内各省均有分布,是分布于古北界的一种鸟类。6亚种分为3组,常见于开阔林地及林园:major组--kapustini于中国极东北及西北;minor组--minor于华中、华东、华北及东北,tibetanus于青藏高原,subtibetanus 于西南及西藏东南部,comixtus于华南、东南及台湾;cinereus组--hainanus于海南岛。常光顾红树林、林园及开阔林。性活跃,多技能,时在树顶时在地面。成对或成小群。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夏季他们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3000米的山区,冬季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的研究,大山雀的食物中昆虫所占的比例高达74.14%,而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大山雀繁殖季节为3月~8月,4月~5月间开始营巢,营巢于树洞中,巢呈杯状,外壁用苔藓、草茎等坚固材料砌成,内垫羊毛、棉花、鬃毛、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6~9枚,卵呈卵圆形,白色具红斑,由雌鸟负责孵化,孵化期约15天。
 

煤山雀 Parus ater

 

煤山雀 Parus ater (巢和雏鸟)

 

美洲凤头山雀 Parus bicolor

 

台湾黄山雀 Parus holsti(我国特产)

 

褐冠山雀 Parus dichrous

 

凤头山雀 Parus cristatus

 

灰蓝山雀 Parus cyanus

 

青山雀 Parus caeruleus

 

大山雀 Parus major

 

绿背山雀(青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

 

暗山雀 Parus lugubris

 

白眉山雀 Parus superciliosus(我国特产)

 

褐头山雀 Parus montanus

 

沼泽山雀 Parus palustris

 

黑冠山雀 Parus rubidiventris

 

黄颊山雀 Parus spilonotus

 

灰头山雀 Parus cinctus

 

杂色山雀 Parus varius

 

黄腹山雀 Parus venustulus(我国特产)

 

黄眉林雀 Sylviparus modestus

 

冕雀 Melanochlora sultanea

   
 

 

山雀科

Par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