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今鸟亚纲> 突胸总目> 雀形目> 鸣禽亚目> 燕科
  燕科Hirundinidae有14属90种。世界性分布,北方者有迁徙。我国有4属10种。体型轻小,活动敏捷,擅长飞行而著称,善于在高空疾飞啄取昆虫。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擅长在空中捕捉飞虫;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雌雄羽色相似,体羽大多黑色或灰褐色。在沙岸洞穴中筑巢(沙燕)或在建筑物等处砌泥巢,产卵4~8枚。孵化及育雏由两性担任,孵化期约15~19天,雏期约20天。
 

紫崖燕 Progne subis

 

棕胸崖燕 Progne tapera

 

双色树燕 Tachycineta bicolor

 

白臀树燕 Tachycineta meyeni

 

蓝白南美燕 NotiochelidonPygochelidoncyanoleuca

 

白斑燕 Atticora fasciata

 

中北美毛翅燕 Stelgidopteryx serripennis

 

棕头燕 Stelgidopteryx ruficollis

 

崖沙燕 Riparia riparia

 

崖沙燕(巢穴)Riparia riparia

 
崖沙燕Riparia riparia体小,长约12厘米。下体白色并具一道特征性的褐色胸带。亚成鸟喉皮黄色。除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外,全世界性分布。欧亚大陆的鸟冬季南迁至东南亚及菲律宾。地区性常见于各海拔高度有沙滩的河流。亚种diluta繁殖于中国西北;tibetana于青藏高原;ijimae于中国东北;fokiensis于华中及华东。所有亚种均南迁越冬,亚种ijimae及fokiensis在华南越冬。生活于沼泽及河流之上,在水上疾掠而过或停栖于突出树枝。(亚种diluta、tibetana及fokiensis现已另作一种Riparia diluta)
 

褐喉沙燕 Riparia paludicola

 

斑沙燕 Riparia cincta

 
褐喉沙燕Riparia paludicola体长约12厘米。尾略分叉,与岩燕的区别在尾端无白色斑点,与崖沙燕的区别在喉及胸浅灰褐色,无深色胸带。分布于非洲、南亚、东南亚、菲律宾、中国西南及台湾。地方性常见于高至海拔1000米。亚种chinensis于云南南部及台湾的热带地区。群栖性,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
 

红额燕 Hirundo aethiopica

 

白喉燕 Hirundo albigularis

 

线尾燕 Hirundo smithii

 

家燕 Hirundo rustica

 
家燕Hirundo rustica俗称“燕子”、“拙燕”。中等体型(20厘米,包括尾羽延长部)的辉蓝色及白色的燕。上体钢蓝色;胸偏红而具一道蓝色胸带,腹白;尾甚长,近端处具白色点斑。与洋斑燕的区别在腹部为较纯净的白色,尾形长,并具蓝色胸带。亚成鸟体羽色暗,尾无延长,易与洋斑燕混淆。分布几遍全世界。繁殖于北半球,冬季南迁经非洲、亚洲、东南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西北;亚种tytleri及亚种mandschurica繁殖于中国东北;gutturalis繁殖于中国其余地区。多数鸟冬季往南迁徙,但部分鸟留在云南南部、海南岛及台湾越冬。在高空滑翔及盘旋,或低飞于地面或水面捕捉小昆虫。降落在枯树枝、柱子及电线上。各自寻食,但大量的鸟常取食于同一地点。有时结大群夜栖一处,即使在城市。肉、巢泥、卵可入药;有清热解毒,补虚消肿的功效。   迁徙:家燕在中国均系迁徙鸟。 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夏候鸟,喜欢栖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迁来后常成对或成群地栖息于村屯中的房顶、电线以及附近的河滩和田野里。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蚊、蝇、蛾、蚁、蜂、叶蝉、象甲、金龟甲、叩头甲、蜻蜓等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系奥地利国鸟。
 

迎燕 Hirundo neoxena

 

洋燕 Hirundo tahitica

 
洋燕Hirundo tahitica体长13厘米,背面黑色而有蓝色光泽,额锈红色;尾短,略为分叉。颊,喉至上胸锈红色,下胸至腹为渐淡之灰褐色。尾下覆羽黑色,有白色鳞状斑纹;尾羽下面有白斑。飞行时,翼下覆羽灰黑色。通常出现於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电线上。
 

白尾燕 Hirundo megaensis

 

白喉蓝燕 Hirundo nigrita

 
金腰燕Hirundo daurica体形全长16~18cm,寿命15年。上体黑色,具有辉蓝色光泽,腰部栗色,]部棕色,下体棕白色,而多具有黑色的细纵纹,尾甚长,为深凹形。最显著的标志是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浅栗色的腰与深蓝色的上体成对比,下体白而多具黑色细纹,尾长而叉深。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我国除台湾和西北部外,分布于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多为夏侯鸟。种群数量较多。生活习性与家燕相似,不同的是它常停栖在山区海拔较高的地方。有时和家燕混飞在一起,飞行却不如家燕迅速,常常停翔在高空,鸣声较家燕稍响亮。栖息于低山及平原的居民点附近,以昆虫为食。筑巢多在山地村落间,巢多呈长颈瓶状,筑巢精巧,我国民间自古称之为巧燕。栖息于低山及平原的居民点附近,以昆虫为食。4~9月繁殖,用泥丸混以草茎筑瓶状巢于建筑物隐蔽处,每年可繁殖2次,每窝产卵4~6枚,卵近白色,具黑棕色斑点。卵的大小及重量与家燕相同。通常卵产齐后才孵卵,孵化期约17天,在巢期26~28天。巢址的选择上与家燕有别:家燕主要营巢在屋内,金腰燕主要在屋外墙壁上,且喜选木结构房屋,如在二道白河统计的119对中,营巢在木结构的有116对,砖瓦房仅三对。在此处,还发现巢连着巢的“群居”现象,一木头房上,有26对之多,甚至六对金腰燕把巢堆在一处,宛如蜂窝,是罕见的奇观。
 

金腰燕 Hirundo daurica

 

斑腰燕 Hirundo striolata

 
斑腰燕Hirundo striolata体长约20厘米。胸具纵纹,腰红色,上体钢蓝色,下体污白而具黑色纵纹,尾深分叉。野外易与金腰燕混淆。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东南亚、菲律宾、爪哇、巴厘岛及小巽他群岛。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云南西部及南部;亚种stanfordi为留鸟于台湾。一般常见于海拔1500米。习性似其他燕,但更喜近耕作区的低地。成对或结小群活动,飞行时振翼较缓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杯形巢由泥团黏附于屋檐或悬崖,有管道状入口。
 

彩石燕 Hirundo ariel

 

树燕 Hirundo nigricans

 
腹毛脚燕Delichon dasypus体长约13厘米。腰白,尾浅叉,下体偏灰,上体钢蓝色,腰白,胸烟白色。与毛脚燕的区别在翼衬黑色。亚种nigrimentalis的下体白色。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至日本;越冬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极少数)及大巽他群岛。 地区性甚常见。亚种cashmiriensis繁殖于中国中东部及青藏高原,冬季南迁;亚种nigrimentalis为留鸟于台湾、华南及东南;指名亚种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东部沿海。单独或成小群,与其他燕或金丝燕混群。比其他燕更喜留在空中,多见其于高空翱翔。
 

烟腹毛脚燕 Delichon dasypus

 

黑喉毛脚燕 Delichon nipalense

 
烟黑喉毛脚燕Delichon nipalensis体长约12厘米。似毛脚燕及烟腹毛脚燕,但体型较小,腰部白色带较狭,尾平,狭窄的颈圈白色,颏及喉暗黑色,尾下覆羽辉黑。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缅甸西部、老挝及越南西北部。在我国罕见于云南极西南及西藏东南部,夏季于海拔2000~4000米,冬季下至350米。栖于河谷及山崖。群栖性。飞行平缓带俯冲、滑翔及急转弯。
 

毛脚燕 Delichon urbicum

 

白眼河燕 Pseudochelidon sirintarae

 
毛脚燕Delichon urbica体长约13厘米。叉形尾,下体近白,腰白。与烟腹毛脚燕易混淆,区别为胸纯白而非烟白色,腰白色区较大,尾开叉深。分布于非洲、欧亚大陆、巴基斯坦东北部及印度西北部和我国北方;越冬于东南亚、印度及尼泊尔。甚常见。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极西北及西部,越冬至印度;lagopoda繁殖于东北,越冬于华东、东南及华南。香港的所有记录均应归入烟腹毛脚燕。结群繁殖;营巢于悬崖。与其他燕及雨燕混群并一道取食。
 

 

燕科

Hirundin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