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亚目・螽斯总科・蟋螽总科 ・蟋蟀总科蝼蛄亚目・蝼蛄总科 蝗亚目・蚤蝼总科・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
直翅目Orthoptera包括蝗、蟋蟀、螽a、蝼蛄等。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多数单眼3个。前翅狭长且稍硬化,为覆翅,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可引起蝗灾。后足强大,适于跳跃。腹端有尾须一对,短或中等长,并有产卵器。渐变态,若虫类似成虫,但体裁较小,前、后翅位置反迭。全世界已知近3万种,分为3亚目12总科26科,我国已知1000余种。
触角较体长,能发音的种类发音器通常位于前翅基部,具有发育完全的Cu2脉和镜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和前胸侧部;跗足4节:尾须粗短而坚硬;产卵瓣发达,通常具六瓣。与鸣螽总科(原螽总科)亲缘关系较进,但较进化。通常包括12科:硕螽科Bradyporidae、拟叶螽科Phasrnodidae、草螽科Conocematidae、露螽科Phaneropteridae、螽斯科Tettigonioidae、纺织娘科Mecopodidae等。
包括4科:蟋螽科Gryllacrididae、驼螽科(穴螽科)Rhaphidophoridae、裂趾蟋科 Schizodactylidae和沙螽科 Stenopelmatidae。常见如突灶螽(灶马)Diestrammena japonica,体长20~30毫米,翅退化。四季鸣叫,鸣声为“唧唧唧”,连续不断。有趋光性。杂食性,以植物的茎、果、叶、饭粒、菜屑等为食,也捕食小昆虫。野外时以植物的茎、果、叶为食,在室内则以饭粒、菜屑等为食。群栖性强,常大量栖于井壁、洞壁上,亦藏于炉灶处,故名。
跗节3节。雄虫前翅有发音器,前胫节有听器。产卵管针状,有退化内瓣。一般分为蟋蟀科Gryllidae、蚁蟋科Myrmecophilidae、蛉蟋科Trygoniidae、[虫吉]蟋科Eneopteridae、貌蟋科Gryllomorphidae、扩胸蟋科Cachoplistidae、癞蟋科Mogoplistidae、铁蟋科Sclerogryllidae等。
(蝼蛄读音lóugū)仅蝼蛄科Gryllotalpidae。科名取自拉丁文“Gryllus(蟋蟀)+talpa(鼹鼠)”。为土栖昆虫,前足开掘足,胫节宽,具4齿,跗节基部2齿,构成开掘足。后足腿节不发达,不适合跳跃。发音器不发达,具听器。产卵器不发达,但尾须很长。1~3年发生一代,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如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和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包括2个科:短足蝼科Cylindrachetidae和蚤蝼科Tridactylidae。体小型,10毫米以下。前足适合于开掘,但不同于蝼蛄,后足非常发达,善跳,其胫节端部有2个能活动的长片,帮助起跳。无听器和发音器。生活在潮湿的地面上。有一定危害,如日本蚤蝼Tridactylus japonicus。在以往分类中,该类昆虫放在蝼蛄总科下,根据现在的研究,该科与蝼蛄外形的相似,是平行进化的结果,将其放在蝗亚目更合适,并升为总科。
包括2个科:股沟蚱科Batrachididae和蚱科(菱蝗科)Tetrigidae。从背面看呈菱形,故名。体小型,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大半或全部腹部,有时还可前伸,盖住头部,故而能跳但不能飞。无发音器和听器。经济意义不大。
仅蜢科(短角蝗科)Eumastacidae。体侧扁,圆筒形或长柱形;触角丝状、棒状或剑状,具有触角端器;后足股节强侧扁或正常,内侧下隆线近基部处常具有布氏器。雄性腹端常多变异,雌性下生殖板较细长,并具齿。对农作物危害性较小。一般分11个亚科,已知240余属1100余种。代表种如剑尾蜢Xiphicera gallinacea。
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盖住中胸。跗节3节,具跗垫。鼓膜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雄虫可发音,是靠后足腿节与前翅外缘相互摩擦。但少数无翅或翅十分退化的种类无听器和发音器。植食性,许多种类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卵以卵囊的形式产在地下。若虫5个龄期。世界性分布,已知1万余种,我国已知700余种。可分为癞蝗科(笨蝗科)Pamphag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网翅蝗科Arcypteridae、飞蝗科(斑翅蝗科、疣蝗科)Oedipodids、蝗科(剑角蝗科、蚱蜢科)Acardidae、锥头蝗科(负蝗科)Pyrgomorphidae、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沙蝗科Lathiceridae、小蝻蝗科Lentulidae、牛蝗科(大腹蝗科)Pneumoridae、枝蝗科Proscopiidae等科。
直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