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今鸟亚纲> 突胸总目> 形目

  形目Piciformes有6科63属408种。中、小型攀禽。喙粗长侧扁,呈凿状。舌长,先端具角质小钩,在口内外伸缩自如,钩取昆虫。脚短而强健,对趾型,趾端有锐爪。尾呈楔形,大多具坚硬的羽干,富弹性,啄木时起支撑作用。蜥腭、索腭或雀腭型头骨。为森林鸟类,以昆虫,特别是树皮下的昆虫为主食。多在树干上凿洞为巢,产2~5枚白色卵,孵化期10~18天,雏鸟晚成性。分布遍及各地。“”即啄木鸟的意思。

 
啄木鸟科 Picidae
有27属217种,是形目最大、分布广泛的一科,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均产。中小型攀禽,头顶部常具红色带。脚强健,有趾4个,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各趾的趾端均具有锐利的爪,巧于攀登树木。尾羽的羽干刚硬如棘,能以其尖端撑在树干上,助脚支持体重并攀木。嘴强直如凿。舌细长,能伸缩自如,先端并列生短钩。攀木觅食时以嘴叩树,叩得非常快,频率达每秒15~16次。头骨十分坚固,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对外力能起缓冲和消震作用;头骨周围还具有起减震作用的肌肉,能把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每年錾树洞营巢,吃食昆虫及树皮下的蛴螬,如天牛幼虫、吉丁虫等,对防治林木害虫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森林医生”。我国有13属29种,如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 major、黑枕绿啄木鸟Picus canus等。
 

大斑啄木鸟 Dendrocopos major
 

淡黄冠啄木鸟 Celeus flavescens
 
巨嘴鸟科(Ky科)Ramphastidae
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鸟,喙极大,但重量较轻,边缘有锯齿,多具鲜艳彩色花饰。羽色鲜艳,以黑色为主。成小群活动,杂食性,但主食浆果。在树洞内产2~4枚白色卵,两性孵化,小型种类孵化期为16天,雏鸟晚成性,留巢40~50天。有6属41种。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雨林区,以亚马孙河下游最为丰富。如巨嘴鸟(Ky)Ramphastos toco、厚嘴巨嘴鸟Ramphastos sulfuratus、栗嘴巨嘴鸟Ramphastos swainsonii等。
 

巨嘴鸟(Ky)Ramphastos toco
 

领簇舌巨嘴鸟 Pteroglossus torquatus
 
响蜜科 Indicatoridae
小型攀禽。喙大多短钝似雀,有的细长而弯;体背羽色多暗褐或橄榄色,下体淡白,具白色外侧尾羽。嗜食蜂蜜及蜡,却没有能力捣毁蜂巢,发现蜂巢后常以鸣叫或姿态引导蜜獾Mellivora capensis等食蜜哺乳动物至蜂巢处毁巢食蜜,分享食物,属于典型的互惠行为,也因此得名“响蜜鸟”。寄生性繁殖,产卵于翠鸟、事蜂鸟等的洞巢内。有4属17种。分布于非洲及南亚热带森林内。我国过去认为不产,新近昆明动物研究所人员在西藏东南部记录黄腰响蜜Indicator xanthonotus,罕见于沿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1450~3500米的温带森林中。
 

响蜜与蜜獾 Mellivora capensis
 

沃氏蜜 Prodotiscus regulus
 
须科 Capitonidae
小型攀禽。喙粗大,稍下弯,在嘴的上、下有发达的口须。大多具有鲜艳羽饰,多以绿色为主。有些以昆虫为食,有些以叶芽、果实及种子为食。在树干或沙岸凿洞为巢,产卵2~5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有12属82种。分布于除澳洲以外的所有大陆的热带地区。我国有1属8种,如黑眉拟(黑眉拟啄木鸟)Megalaima oorti见于广西瑶山、台湾和海南岛,俗称“五色鸟”。
 

黑眉拟(黑眉拟啄木鸟)Megalaima oorti
 

大拟 Megalaima virens
 
蓬头科(喷科)Bucconidae

小型攀禽。喙形多样,自短宽至长直,常具鲜艳色泽。背羽以黑、褐为多,常具横斑或纵纹。以大昆虫、蜥蜴等为食,觅食方式为静伺、伏击。在地面垂直方向掘洞为巢或用旧巢。分布于南美热带地区。有10属32种。

 

黑胸蓬头 Notharchus pecitoralis
 

白脸 Hapaloptila castanea
 
O科 Galbulidae
中、小型攀禽。喙较细长而尖直;舌不具特化结构;羽毛有金属光泽,尾羽正常。在空中象l一样飞捕昆虫为食。于沙岸崖上凿水平洞穴为巢,产2~4枚卵;两性孵化20~23天;雏鸟被绒羽,晚成性,尚需双亲哺育21~26天。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有5属15种。
 

白耳O Galbalcyrhynchus leucotis
 

铜胸O Galbula pastazae
 

 

形目

Picifor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