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鲸目

  鲸目Cetacea属海洋哺乳动物。小型齿鲸类一般称为海豚。鲸体型似鱼,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除抹香鲸科鼻孔位于吻端外,其他种类均在头顶最高处;须鲸有两个喷孔,齿鲸喷孔合二为一;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古鲸亚目已灭绝。现生鲸类有2个亚目:齿鲸亚目和须鲸亚目,共有13科38属88种,我国有11科21属30种。鲸类具许多水生生活适应性:骨骼具海绵组织;体腔具较多油脂,使身体浮力增大,且易保持体温;嗅觉不灵,视觉不佳,但听觉和触觉发达。鲸类可在水下发声,靠回声来定位和寻找食物,并用于个体间交往。子宫双角,阴茎缩入体腔中,睾丸在腹腔中。大多数鲸妊娠期11~16个月,每胎1仔,产于水下,一生出即被母鲸推到水面呼吸,母鲸浮起到幼鲸旁喂奶。母鲸在生殖孔旁有1对裂缝,乳头在里面 ,内有大量奶汁,靠肌肉收缩挤进幼鲸口中。乳汁含钙和磷量高,幼鲸生长快。

须鲸亚目 Mysticeti
体型巨大,其中最小的种类体长也大于6米。口内无齿。上颌两侧各具有150~400枚角质鲸须。鲸须的颜色、数目和形状因种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外鼻孔2个,位于头顶。头极大,有的种可达体长的1/3。仅有1~2对肋骨与小型胸骨相连接,无锁骨,鳍肢一般4指。具有盲肠。使用鲸须从海水中过滤浮游生物。以磷虾和头足类为食,有的也吃小鱼和底栖贝类。包括3科。
 
露脊鲸科 Balaenidae
仅2属4种。分布于全世界海域。因无背鳍而得名。多体型较大,身体肥胖,行动较迟缓,口裂弯曲,须板极长,无背鳍。黑露脊鲸(黑真鲸)Eubalaena glacialis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域,是唯一分布于我国的露脊鲸,由于体型大且性较慢,在历史上曾经是捕鲸业的重点,现存数量已经非常稀少,面临灭绝的危险。南露脊鲸Eubalaena australis与黑露脊鲸非常相似,但是分布区域相差很远,分布于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数量多于黑露脊鲸,但仍然属于珍稀物种。北极露脊鲸(弓背鲸)Balaena mysticetus比黑露脊鲸更长,可超过20米,但是要略瘦些,分布于北冰洋和临近海域,数量较稀少。
 

黑露脊鲸(黑真鲸)Eubalaena australis
 
须鲸科(鲸科)Balaenopteridae
有2属7种,分为2个亚科:须鲸亚科Balaenopterinae和座头鲸亚科(大翅鲸亚科)Megapterinae。分布于全世界海域。本科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和第二大动物长须鲸。属于本科的须鲸体长都在7m以上。头长不超过体长的1/4;具背鳍;体腹面有数十条腹褶,延伸到喉部以后,在有些种达到或超过脐;上领侧面观较平;上颌每侧鲸须板超过200块;鲸须板中等长,须毛中等粗细。鼻骨和前颌骨鼻突后伸超过齐额骨眶上突前缘处;上颌骨具鼻突;鼻骨缩小;颅顶极少或不露出额骨;顶骨侧前伸超过齐鼻骨、上颌骨鼻突和前颌骨后缘处;上枕骨前伸超过齐鳞骨颧突处;吻突宽而且扁;下颌骨显著地向外弓出;各颈椎骨分离。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最大者体长33米,体重达300吨以上。自颔到肚脐间有许多长沟状的皮肤皱折,称为喉腹折,有辅助进食的作用。多数夏季在两极处摄食,冬季时于温、热带海域迁徙繁殖。以磷虾或小型鱼类为食。2003年11月日本科学家正式宣布发现新种须鲸:Balaenoptera omurai,目前尚无正式通用的英文俗名,中文暂译为“角岛鲸”或“大村鲸”,种名“omura”源自日本鲸类学者Hideo Omura的姓,角岛鲸是在印度―太平洋海域发现,外型接近长须鲸,但体型较小。
 

蓝鲸 Balaenoptera musculus
 
小露脊鲸科 Neobalaenidae
仅1属1种,即小露脊鲸Caperea marginata。仅分布于南半球,多分布于温带海域。体长约60米,是须鲸中最小的一种。体呈流线型,背面略突。上颌前伸呈拱形,前端尖,每侧须板210~230枚,长度不超过70厘米,淡黄色,外缘有深褐色边缘带。口裂向后延伸至眼厂。头上无角质瘤,喷气孔V形。喉部腹面有一对纵向浅沟。体背黑或灰,体侧淡灰,腹面白色。背鳍小,三角形,高约15厘米。头骨的脑箱几乎和吻部等长。7枚颈椎全部愈合。肋骨宽扁。肠甚长,一头长3.3米的个体,小肠长40米,为体长的12倍。大肠长1.7米。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胃含物中有哲水蚤。喜栖浅海。潜水40秒到4分。游速慢,一般不超过5节。其性成熟年龄未详,一头长621厘米的雌鲸卵巢中有一个机能黄体和6个白体。出生时体长1.6~2.2米。
 
齿鲸亚目 Odontoceti
身体呈流线形。多数种颈和尾部无缢缩,口内无须,一般均具齿,齿数因种而异,从1枚(一角鲸Monodon monoceros)到200枚,都是不换性齿、单根、单尖、同形。吻甚长,鼻骨、额骨、顶骨向背后方向推移,头骨左右不对称,特别在鼻孔区最明显。外鼻孔一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前部肋骨为双头肋。无锁骨。前肢鳍状,适于游泳。腰带和后肢退化,尾鳍水平。呼吸道和消化道完全分开。双角子宫,乳腺一对,位鼠蹊部。阴茎可完全缩入体壁内,睾九位于腹腔内。体长1米至20米。除淡水豚科外全部海栖,但有些种可偶见于淡水。全为肉食性,以鱼、头足类和大型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个别种如虎鲸以其他海兽为食。分布于所有大洋和海及主要大河河口。
 
海豚科 Delphinidae
有17属31种,是鲸目中种类最多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科。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沿海最为丰富。多数体型较小,包括体型最小的鲸类。以鱼或软体动物为食,也有些体型较大,可以捕食其它海兽。从外形上可以区分称长喙、短喙和无喙的,背上多数有背鳍,也有少数无背鳍。头骨凹陷或有些不对称;一个脂肪沉积成德“瓜状物”位于面凹处。群居,可组成大的社会群。智商高,有些种类如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常在海洋馆进行表演。我国沿海已知有18种。逆戟鲸(虎鲸、杀人鲸)Orcinus orca体长8~10米,体重约9吨,雌鲸与幼鲸的背鳍呈镰刀形,而成年雄鲸则多半如棘刺般直立,高度约达1~1.8米;性情凶猛,捕食海豹、企鹅甚至其它鲸类;全球分布。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体呈象牙色或乳白色,或腹部略带粉红色,体长2.0~2.7m;主要见于我国东南海域,长江南部主要河口,延伸到到大利亚北部和西部到印度洋沿海,以及到南非南端海域;数量稀少,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宽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黑白海豚(黑白驼背豚)Cephalorhynchus commersonii
 
独角鲸科(一角鲸科)Monodontidae
仅2属2种。分布于北冰洋及附近海域。背鳍小或者消失,颈部比较灵活。以鱼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独角鲸(一角鲸)Monodon monoceros雄鲸有一颗向前伸的长牙,看似独角,其功能尚不明确,有时雌鲸也会有长牙,雄鲸偶尔也会有两颗长牙。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额隆极为鼓起而突出,喙短而宽,能发出丰富的声音。腹部与侧面凹凸不平,内部充满脂肪;幼年者浑身呈灰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转淡;冬末或夏季繁殖,孕期约12个月,哺育期长达2年,之后仍会待在母亲身边相当长的时间,生殖间隔平均为3年。
 

独角鲸(一角鲸)Monodon monoceros
 

白鲸 Delphinapterus leucas
 
鼠海豚科 Phocaenidae
有3属7种。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江豚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我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在我国见于长江和沿海水域,体型很小,仅120~190厘米,是我国最小的鲸类。
 

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鼠海豚 Phocoena phocoena
 
抹香鲸科 Physeteridae
仅2属3种。分布于北冰洋以外的各大海域。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贼。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小抹香鲸Kogia breviceps和倭抹香鲸(拟小抹香鲸)Kogia simus体型小,前者体长3.4米,后者仅2.7米,头部比例较抹香鲸小,吻部较尖,两腮处有沟,有背鳍。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称“龙涎香”,为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
 

抹香鲸 Physeter catodon
 

小抹香鲸 Kogia breviceps
 
喙豚科(河豚科、淡水豚科)Platanistidae
仅4属5种。分布于亚洲恒河(印度河豚Platanista indi、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和长江流域(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以及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奥利诺科河流域和附近海域(亚马孙河豚Inia geoffrensis、巴西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比较原始的鲸类。喙长,动作灵活,头部有较强的转向能力。亚洲的河豚类生存受到威胁,均为濒危物种,我国白鳍豚已经野外灭绝。
 

白鳍豚(白D豚)Lipotes vexillifer
 

亚马孙河豚 Inia geoffrensis
 
剑吻鲸科(喙鲸科)Ziphiidae
有6属约19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各大海域。喙较长,喉部有一对呈V字型的深沟,此沟槽有时又称为“喉腹折”,但与须鲸科成员拥有的喉腹折在构造上大不相同,一般所说的喉腹折是指后者。胸鳍小,趾骨短而手臂部分(挠骨与尺骨)相对较长;部分种类拥有称之为“胸鳍窝”的构造,在胸鳍内侧体壁处有轻微的凹陷,使胸鳍可以往内缩,可能是为了减少阻力,但由于外观上极不显著,只有搁浅或死亡个体才能察觉其存在。尾鳍占相当大的比例,中央通常没有凹刻(少数种类有轻微的凹陷)。辨别各种喙鲸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牙齿的大小、形状,与著生在下颚的位置。大部分种类仅保有1对牙齿,只有成年雄鲸的牙齿会发育到突出牙床,某些种类其成年雄鲸的牙齿在嘴巴闭上时会外露,至于雌鲸与未成年雄鲸是看不到牙齿的。成年雄鲸身上常有细长的伤痕,在全身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由此判断牙齿可能是用来打斗的武器。一般在深层的潜水,很少接近海面,最主要的发现深度在至少300米深的地方。大多数种类以海洋中层或深海的枪乌贼与鱼类为食。布氏长喙鲸Mesoplodon densirostris等少数种类可见于我国台湾等地沿海。
 

南巨齿鲸(南瓶鼻鲸)Hyperoodon planifrons
 

格雷喙鲸(格氏中喙鲸)Mesoplodon grayi
 

 

鲸目

Ceta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