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兔形目
  兔形目Lagomorpha有兔科Leporidae和鼠兔科Ochotonidae两科,共10属62种。除澳大利亚、新西兰、马尔加什及某些海洋岛屿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上颌均有1对前后重叠的门齿。兔形动物也像啮齿动物一样,在门齿与颊齿间有宽阔的齿隙(缺犬齿、部分门齿和部分前臼齿)。草食性,具双重消化功能,即盲肠富集大量维生素后,胶囊裹着成软粪,自肛门排出,再被自己吞咽,又经消化,充分利用维生素(软粪含维生素比正常粪便多数倍),再排出的粪便才是圆形硬粪便。栖息于荒漠、草原、森林及山区。
 
鼠兔科 Ochotonidae
包括2属25种(其中意大利鼠兔属Prolagus的唯一种意大利鼠兔Prolagus sardus已于1774年灭绝)。通称鼠兔,又名鸣声鼠、石兔。外形略似鼠类,耳短而圆,尾仅留残迹,隐于毛被内。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象,故名。共约23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也产,其中青藏高原和亚洲中部是其分布中心。体型小,体长10.5~28.5厘米,耳长1.6~3.8厘米;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头骨上面无眶上突;上颚每侧只有2枚臼齿。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3对;全身毛被浓密柔软,底绒丰厚,与它们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有关;毛被呈沙黄、灰褐、茶褐、浅红、红棕和棕褐色,夏季毛色比冬毛鲜艳或深暗。栖息于各种草原、山地林缘和裸崖。在亚洲,栖息于海拔1200~5100米间;在北美,栖息于海拔90~4000米间。挖洞或利用天然石隙群栖。白天活动,常发出尖叫声,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不冬眠,多数有储备食物的习惯。繁殖期4~9月(或延至10月),每年产仔1~3窝,每胎2~11仔。在青藏高原的草原上常见褐背拟地鸦、雪雀白天进出鼠兔的洞穴,据分析,鼠兔可借助鸟类的惊鸣来报警,小鸟可利用洞穴躲避太阳的强烈辐射或暴风与冰雹。中国古籍对这种生物现象称作“鸟鼠同穴”。
 

黑唇鼠兔(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斑颈鼠兔 Ochotona collaris
 
鼠兔属Ochotona包括24种。北美洲有2种:北美鼠兔(魁鼠兔)Ochotona princeps和斑颈鼠兔Ochotona collaris;欧洲有1种,即阿尔泰鼠兔(高山鼠兔)Ochotona alpina;其余全部集中于亚洲。青藏高原占14种,为现生鼠兔的分布中心与演化中心。栖息于草原上的鼠兔,如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和黑唇鼠兔(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除吃掉大量牧草外,密集的洞穴和跑道,严重地破坏大片牧场,并能造成水土流失。
 
兔科 Leporidae

具管状长耳(耳长大于耳宽数倍);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共9属43种,以亚洲东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种类最多,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和南美洲,其中一些种类分布广泛或者被引入很多地区,而也有不少种分布非常局限。陆栖,见于荒漠、荒漠化草原、热带疏林、干草原和森林。一般分为2个亚科:古兔亚科Palaeolaginae和兔亚科Leporinae,也有学者将其分为3个亚科,即将穴兔类分为古兔亚科Palacolaginae和穴兔亚科Rabbitinae(罗泽,1990)。野兔是资源相当丰富的狩猎动物。目前中国兔毛出口数量占国际市场的90%,冻家兔肉占国际市场的60~70%。兔肉可食,兔皮虽薄,但保温性强。

 
兔亚科 Leporinae
统称兔类。终生在地面生活。初生的幼兔全身具毛,眼睁开,不久便能走路。为避天敌,耳长,且后腿变长以适应迅速奔跑;而奔跑中需氧多,后鼻孔变宽(翼内窝的宽度大)。仅兔属Lepus,共29种,为兔科最大属,占总数的一半。体型大。分布广泛,最北的种类如北极兔Lepus arcticus等可进入北极圈,但集中在非洲和亚洲。我国9种兔科动物全部属于兔属,其中草兔(蒙古兔、野兔)Lepus capensis分布欧、亚、非三洲,我国除华南和青藏高原外,广泛分布;雪兔Lepus timidus冬毛变白,分布在中国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北部;高原兔(灰尾兔)Lepus oiostolus特产于青藏高原;华南兔(短耳兔、野兔)Lepus sinensis分布于我国华南及台湾,邻国朝鲜也有分布;东北兔(林兔)Lepus mandshuricus在我国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有分布。
 

草兔(蒙古兔、野兔)Lepus capensis
 

高原兔(灰尾兔)Lepus oiostolus
 

雪兔(变色兔)Lepus timidus
 

北极兔 Lepus arcticus
 
古兔亚科 Palaeolaginae
统称穴兔类。体型略小。耳朵和后腿相对相对较短。穴居,幼兔出生时裸露、闭眼、无听觉,7天后才长毛,睁眼时具听觉。包括8属24种。棉尾兔属Sylvilagus分布于中美洲,有13种,是兔科的第二大属,也是唯一自然分布于南美洲的属。穴兔属Oryctolagus仅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已驯化成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有多个品种,全世界广泛分布。苏门答腊兔属Nesolagus仅苏门答腊兔Nesolagus timminsi,分布于苏门答腊岛,是数量最为稀少的兔科动物之一。火山兔属Romerolagus仅火山兔Romerolagus diazi,分布于墨西哥火山附近,活动范围狭窄。琉球兔Pentalagus furnessi分布于日本德之岛和奄美大岛,是唯一栖息于森林中的兔科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其它种属包括灌丛穴兔属Bunolagus(1种)、侏兔属Brachylagus(1种)、粗毛兔属Caprolagus(1种)、中非兔属Poelagus(1种)、红兔属Pronolagus(3种)。
 

琉球兔(奄美黑兔)Pentalagus furnessi
 

火山兔 Romerolagus diazi
 

侏兔 Brachylagus idahoensis
 

苏门答腊兔 Nesolagus timminsi
 

荒漠棉尾兔 Sylvilagus audubonii
 

灌丛穴兔 Bunolagus monticularis
 

穴兔(家兔祖先)Oryctolagus cuniculus
 

家兔 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
 

折耳兔(家兔变种)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
 

长毛兔(家兔变种)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
 

 

兔形目

Lagomorp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