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类表发现错误参考文献
翼手目
翼手目Chiroptera通称蝙蝠。具适于飞行的、由前肢衍变而成的翼膜。现生种共有2亚目16科185属962种,仅次于啮齿目,我国有7科30属120种。除南极洲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前肢骨骼(包括指骨)延长而支撑着的大片皮膜称为手膜,向前由游离的短拇指联到颈侧略呈三角形的皮膜称为前膜,往后伸展到后肢踵部上下的为斜膜,由后肢伸展到尾部的为肢间膜,又称尾膜。踵部生有软骨性的距,起辅助支撑尾膜的作用。前足拇指和后足5趾均具爪。许多种类停息时均以后足倒钩,呈倒悬姿势。胸骨发达,龙骨突起。有些种类吻鼻部的皮肤衍生成各种复杂结构的鼻叶。外耳常具耳屏或对耳屏。雌体具乳头1对,胸位。雄性具阴茎骨。通常秋季交配,精子在雌体生殖道内越冬,至春末产仔,每胎常为1仔。主要在夜间活动,大多数依靠特有的回声定位能力判定外界物体及其自身的位置。由口腔或鼻部发出的高频短波可达30~100千赫,被外界物体反射回来的声波可由蝙蝠的耳朵接收。飞行速度约为15~50千米/小时。翼膜狭长者的飞行速度高于翼膜宽短者。大多食昆虫,部分种类植食或吸血。
有42属166种,分为2个亚科:狐蝠亚科Pteropodinae和长舌狐蝠亚科Macroglossinae。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以东南亚和非洲种类最多。我国有5属7种,见于华南区,包括台湾和海南省,其中硫球狐蝠(台湾狐蝠)Pteropus dasymallus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特征为:大眼睛、短尾或无尾、耳朵结构简单、口鼻部较长。外形相似,但体型差异大,狐蝠属Pteropus的大型种类体长超过40厘米,翼展可超过1.5米,体重超过1公斤,而无花果蝠属Syconycteris的成员体长仅5~7厘米,翼展不到15厘米,体重不及20克。股间膜不发达,仅沿后肢留存很狭的一条边缘;第2指具爪,且呈一定程度的游离状(个别种类例外);耳壳简单,卵圆形,耳缘联成圆圈,无耳屏和对耳屏;眼发达,视觉良好;头骨吻部较长,腭部后缘超出臼齿,臼齿齿冠平坦,中央具纵沟,适于软质食物;舌很发达,食花粉、花蜜的种类尤其突出,可伸出口外很远。均为植食性,其中大型的种类多以果实为食,小型种类主要食花蜜。夜行性远距离飞行觅食,有时可达15公里。主要靠嗅觉发现食物。仅棕果蝠等少数属有超声定位功能。大型者多聚居,小型者多独栖。终年繁殖,或集中在9~11月间,翌年2月产仔。最多每年1胎,每胎1~2仔。饲养条件下可活20年。
有1属3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到非洲北部。无鼻叶的中小型的蝙蝠。最显著的特征是有非常长的尾巴,是所有蝙蝠中尾巴最长者,几乎和身体等长。食虫性。比较适应干旱和半干旱的环境。
仅1属1种,即凹脸蝠(混合蝠)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于1973年发现于泰国西部。体长仅3厘米左右,体重不到2克,是最小的翼手目动物,但翼展却有17厘米。口鼻部略似猪鼻,无鼻叶,耳大而有隆起的耳屏,无尾。以昆虫为食。
有13属46种。广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无鼻叶,尾部被尾膜包裹而尾尖突出在尾膜上,故名。喉部有可以分泌芳香分泌物的小囊,用以吸引异性。适应多种不同生活环境,但是一般不远离树木,主要食昆虫,有时也食果实作为补充。
仅4属5种。分布于非洲至大洋洲。体大,无尾,鼻叶发达,耳大而圆。原认为吸血,因而引人注意,现知其食肉,以其他蝙蝠、蜥蜴、小鼠等为食,故名。
有10属129种,包括2亚科:菊头蝠亚科Rhinolophinae(1属63种)和蹄蝠亚科Hipposiderinae(9属66种)。主要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因有结构比较复杂的马蹄形鼻叶而得名,蹄蝠类稍弱,从鼻孔而非从嘴中发出声纳,耳朵较大但没有耳屏。常不同种十几只或几十只集群共居一个山洞,季节性出现同性群。。不畏光,不甚畏人。捕食蚊、鳞翅目昆虫。粪可入药。温带地区种类有冬眠习性。我国常见如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小菊头蝠Rhinolophus blyth、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洛氏菊头蝠 Rhinolophus rouxi、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保亭蹄蝠 Hipposideros larvatus等。
仅1属2种。分布于拉丁美洲的。体强壮。兔唇蝠Noctilio leporinus又称猛犬蝠,食鱼蝠,以食鱼著称,是仅有的以鱼为主食的蝙蝠。口鼻部尖而没有鼻叶,耳朵大而有小的耳屏,爪子锋利,可以抓住长达10厘米的小鱼,也能用爪子捕捉昆虫。
有2属8种。分布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到巴西之间。无鼻叶,但唇和颊有复杂的皮褶,下唇似盘状膨大,耳很大并有复杂的耳屏。食虫性,其嘴部结构可能有助于捕食昆虫,喜群居,常在洞穴中结成大群。包括妖面蝠属(怪脸蝠属)Mormoops和裸背蝠属Pteronotus。
有50属139种,分为8个亚科:叶口蝠亚科Phyllostomatinae、长舌蝠亚科Lonchophyllinae、狭叶蝠亚科Brachyphyllinae、花叶蝠亚科Phyllonycterinae、长舌叶口蝠亚科Glossphaginae、短尾叶口蝠亚科Garolliinae、尖皮蝠亚科Stenodermatinae、吸血蝠亚科Desmodontinae。分布于南美洲。鼻叶发达,有耳屏。体型和习性多样化。食性复杂,包括食虫、食果实或花蜜、食肉甚至吸血者。吸血蝠亚科的3种吸血蝠有时也单列为吸血蝠科Desmodontidae,是陆生脊椎动物中仅有的吸血的成员,常在地面用四肢灵活行走。长舌叶鼻蝠属Glossophaga和褐花蝠属Erophylla有特化的长鼻和长舌以便取食果实、蜜或花粉,也是植物重要授粉和传播种子媒体。有些种类栖息在棕榈叶下,把树叶咬折,让树叶的尖端向下悬挂而隐蔽自己。
仅1属5种。分布于南美洲。体型较小,体长仅3~5.5厘米。两鼻孔接近,无鼻叶;耳朵大而呈漏斗型,有厚而弯曲的耳屏。四肢和尾均细长,尾被尾膜所包裹。雄蝠额头上有一个鳞茎状的分泌腺,其功能不明。食虫性,居住在多岩洞地区。
仅1属2种。分布于拉丁美洲从墨西哥南部到巴西森林中。体较小,体长仅3.4~5厘米拇指和脚踝处各有一个吸盘,用以吸附光滑的树叶和树干。无鼻叶,耳朵呈漏斗状并有大的耳屏。栖息于卷曲的树叶中。
仅1属1种,即吸足蝠Myzopoda aurita。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拇指和脚侧处特化为吸盘。耳朵尾巴均长,耳屏方型,和耳朵前缘相融合。与盘翼蝠形态和习性相似,是趋同近化的结果。
有36属316种,分为5亚科:彩蝠亚科Kerivoulidae、蝙蝠亚科Vespertilioninae、管鼻蝠亚科Murinidae、长翼蝠亚科Miniopteridae、裂豆蝠亚科Tomopeatidae。有耳屏,无鼻叶,但有些种类有褶皱,尾通常被尾膜包裹。多为食虫性,个别种食鱼。分布于较寒冷地区的种类有冬眠或者迁徙的习性。常见如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绒山蝠Nyctalus velutinus、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毛腿鼠耳蝠Myotis finbriatus、大足蝠Rickettia pilasa、折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 chinensis、绯鼠耳蝠Myotis formosus等。
仅1属2种分布于新西兰。其中强壮短尾蝠Mystacina robusta已灭绝,现仅存短尾蝠(髭蝠)Mystacina tuberculata。嘴上有浓密的触须,尾部短,耳朵大,耳屏长而狭窄。是所有蝙蝠中最常在地面活动的种类,可以灵活的用四肢在地面行走。食虫,也食果实和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