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今鸟亚纲> 突胸总目> 鸡形目> 雉科> 雉族> 虹雉属

  虹雉属Lophophorus有3种: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脉至我国西北部分地区。我国均有分布,其中绿尾虹雉为特有种,仅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和四川,数量极少。典型高山雉类。因体羽有彩虹般金属光泽而得名。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棕尾虹雉 Lophophorus impejanu
【濒危信息】CITES:附录I(1997);1996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1989);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1996)【形态特征】大型鸡类。全长约70厘米。雄鸟通体羽色艳丽。头铜绿色,羽冠长,具匙状羽端。上体羽呈铜绿、紫及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两翅表面呈金属紫色,具铜绿色缘。尾羽棕红色。下体黑褐色。嘴角褐色。脚黄绿色以至暗褐绿色。雌鸟体羽棕褐色,有黑、棕及黄纹。颏、喉及下背白。尾羽棕色和黑色相杂,具白端。虹膜-褐色;嘴-灰黑;脚-橄榄褐色。叫声:叫声及报警时发哨音,似杓鹬;常立于岩上鸣叫。【生活习性】典型的高山鸡类,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终年被云雾笼罩着的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之中。白天活动,晚上栖于陡峭的岩石上或杜鹃灌丛中。常成群活动,冬季有时可以结成20―30只的大群。那里自然条件非常严酷,整个夏季几乎总是在阴凉的细雨中和云雾笼罩下度过的,即使是晴天也常被飘浮的白云所缭绕,冬季则被皑皑白雪覆盖,但它却天生一付与环境相适应的本领。它的食物主要是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嫩枝、块根、果实和种子等,有时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习性】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林下植被较为稀疏的森林中,巢多置于有岩石,灌木或树隐蔽下的地上或大树洞中。巢较简陋,通常在落叶层上稍呈凹坑处。每窝产卵3~8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或皮黄色,具红褐色和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9.6~69.8×39.6~48.8毫米。孵化期28天。【种群现状】棕尾虹雉在国外的数量较多,在印度和尼泊尔密度都在每公顷0.15只左右,在巴基斯坦密度更是高达每公顷0.34只。但在我国数量却极为稀少,仅能见到零星个体,估计总数不足1000只。【分布情况】在国外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在国内分布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绿尾虹雉 Lophophorus lhuysii

【外形特征】大型鸡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头顶、脸的下部及耳羽等都闪着绿色虹光,向后转为金属赤红色,从头顶后部耸起冠羽覆盖着颈部,呈金属青铜色,向后转为红铜色;后颈和颈侧以及背的前部呈金属红铜色,背的中部、肩羽及翅上覆羽等转为紫铜色,并闪着金属绿蓝色;下背及腰部羽白色。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蓝绿色。下体黑色,嘴角灰色。上体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雨后的彩虹故成“虹雉”,因其尾绿,故得名“绿尾虹雉”。虹膜-褐色;嘴-灰黑;脚-暗角质色(雄鸟),淡角质色(雌鸟)。雌鸟体羽暗褐色,背白色,飞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分布范围】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过去常见,现已罕见。分布于四川西部海拔3000~4900米的山区,并边缘性地见于中国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及甘肃南部。【生活环境】栖息于林线以上海拔3000一5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尤其喜欢多陡崖和岩石的高山灌丛和灌丛草甸,冬季常下到3000米左右的林缘灌丛地带活动。【生活习性】食物:绿尾虹雉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它们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主要用强大的嘴挖掘块根和啄食,很少用爪来刨食。它们呈钩形粗壮有力的喙也是为适应这种生活而进化出来的,据分布地山民观察,本物种非常喜欢取食贝母的球茎,因此在当地,本物种的土名叫做贝母鸡。冬季由于高山积雪过厚,难以找到砂砾,这时它就吞吃火炭,因此又名“火炭鸡”,又因它的嘴很坚固,而且前端弯曲呈钩状,很像老鹰的嘴,称为“鹰鸡”。活动:日行性,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也集成8一9只至10余只的较大群体。白天活动,喜欢出没于山脊地带,晚上栖于稠密的灌丛间或树的低枝上。性情机警,一有动静即伸颈观望,如发现危险,则立刻钻入灌丛或飞奔而逃。留鸟。腿脚强健有力,善于奔跑。能在飞行时借助气流向上的举力,自低处向高空盘旋翱翔,这种现象在其他鸡类中是少见的。鸣声:春夏季喜欢鸣叫。 雄鸟立于岩石,重复发出guli…声。雌鸟有时发出同样叫声。雄鸟炫耀时发出guo-guo-guo的短叫声,受惊吓时发出低声的geee叫声,冬季偶尔发出单调的a…awu, a…awu声。【繁殖】繁殖期为4―6月。有的雄鸟1月份就开始发情,但大多数在4―5月才发情。这时的雄鸟可以表演一种特殊的求偶飞行,它从陡崖上呈滑翔式俯冲直下,尾羽散开,先是盘旋,然后又俯冲,并伴随着尖厉的叫声。筑巢于陡峭的岩洞中。每窝产卵3~5枚,黄褐色,具大小不同的紫褐色斑。孵化期28-30天,早成鸟,2-3岁性成熟。绿尾虹雉是世界上最难饲养的鸟类之一;北京动物园1958年首次饲养展出绿尾虹雉,1980年繁殖成功。目前北京野生动物园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繁殖育种群,总数达13只。据北京动物园的研究,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绿尾虹雉在每年的4-5月间产卵繁殖,每巢产卵3-5枚,卵呈暗棕黄色,被大小不一的紫色斑点。【种群现状】绿尾虹雉也是极为稀少的种类,在四川的局部地区尚有一定数量,密度在每公顷0.01―0.1只之间,而其分布的边缘地区数量更少,甘肃境内不超过200只,西藏境内则不足100只。1983年在四川省宝兴县夹金山统计,样方大小为50 km2,有32雄鸟、34雌鸟、12只幼鸟,雄雌比例1:1.08;成幼比例5:1;密度1.32只/km2。1984年在北川县和茂汶县交界的茶坪山统计,样方为45km2',有30雄鸟、34雌鸟、12只幼鸟,雄雌比例1.25:1;成幼比例4.5:1;密度1.32只/km2。据调查,宝兴地区绿尾虹雉的数量近十几年来大约减少了一半左右。牦牛放牧区正在不断扩大,使绿尾虹雉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保护级别】CITES(华盛顿公约)濒危等级:附录I(1997);IUCN濒危等级:VU C2a(2003);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1989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1996年)。濒危因素: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是对绿尾虹雉最大的威胁,绿尾虹雉适宜的栖息地是高海拔的草甸和灌丛,这些生境生态承载力差,当地山民的放牧和采药等活动对它们的栖息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由于本物种体形较大是当地山民的食物来源之一,因而受到捕猎的威胁。

 
  白尾梢虹雉 Lophophorus sclateri

【形态】体形较家鸡大,与黄腹角雉相似。体长约600毫米,翅长约300毫米。雄鸟:头顶和头侧均金属蓝绿色,冠羽短,向前卷曲如线状;后颈和颈侧红铜色发亮;背羽前蓝后绿,肩紫绿,均如金属闪闪发光,很象虹彩,虹雉即由此得名。下背至尾上覆羽几纯白色;尾羽主要鲜栗色,而有宽阔的白端。下体纯黑。雌鸟:额至上背均赭褐色,各羽杂以棕色斑纹;下背逐渐灰褐,并具黑褐和棕色横斑;尾亦为赭褐色,而有棕色狭斑;下体呈棕和赭褐色细纹相杂状。长而稍弯,上嘴 较下嘴稍大而覆盖下嘴;两翅短圆,尾比翅膀短,显得宽阔而短平,虹膜褐色。【分布】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雄鸟的白尾梢较长,雌鸟的嘴峰也较长,在我国仅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墨脱、米林、察隅等地;滇西亚种雄鸟的白尾梢和雌鸟的嘴峰均较短,在我国仅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的腾冲、泸水、福贡和贡山一带。【习性】栖息在海拔2500米―3400米的杉树苔藓林、杜鹃林和竹林地带。多单独活动,在云南高黎贡山的冬季曾见有9只生活在一起的群体。该种鸟有2个亚种,是中国的特产,数量十分稀少。在云南属于留鸟。除云南外,还见于西藏。这种鸟在民间俗称雪鹅,实际上却属于鸡形目雉科。主要以野百合、蕨、天南星、半夏、崖花海桐、高山箭竹等植物的叶、茎、幼芽和根为食,偶尔也吃少量蠕虫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叫声:报警时为尖厉哀叫。鸣叫声为狂野哨音 go-li…。【繁殖】每年4月开始繁殖,繁殖期4-6月。营巢于林中地面倒木下或树洞中。每窝产卵2-5枚,卵的大小为平均63. 2mm × 45. 4mm。【濒危等级】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1997);IUCN濒危等级:易危(1996);IUCN濒危等级:VU C1+2a(2003年);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1989);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1996)【濒危因素】栖息地破坏:当地的森林丧失。作为食物被捕猎。天敌动物:猛禽及小型食肉兽的捕食,限制了其种群数量的发展。【保护措施】白尾梢虹雉是一种珍稀鸟类,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已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 (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和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何芬奇1985年5-8月在云南的调查,种群密度在碧罗雪山为1对/1. 0-1. 2km2,在高黎贡山为1对/0. 8-1. 0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