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雉属Polyplectron有8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仅2种:灰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和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 katsumatae。雄鸟具冠羽,颈后披翎领,通体为乌褐色,具细点和横斑,两翼内侧和尾羽有金属紫绿色眼状斑,似孔雀尾屏,故名;雌鸟略小,羽色较暗淡,尾较短,眼斑不明显。单配型。分布于中南半岛。均为濒危物种,我国种类均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灰孔雀雉为我国特产种,仅见于海南岛西南部山林中,以往被视为灰孔雀雉的亚种,2004年我国学者通过DNA测序和分子遗传标记等研究发现两者的遗传距离为3.1%,超过了鸟类种与种水平间的遗传距离的范围,应为独立的物种。
【形态】雄鸟体长50―67厘米,体重456―710克;雌鸟体长33―52厘米,体重460―500克。雄鸟头上有蓬松而延长的发状冠羽,上面杂有细小的黑白相间的斑点;在颈后边还披有乌褐色的翎领,具棕白色横斑;通体为乌褐色,各羽上布满了棕白色细点和横斑,上体的棕白色点状斑,由前向后逐渐扩大,两翼内侧各羽的近端部有一个金属蓝紫色眼状斑,外边还围以狭窄的黑褐色圆圈及较宽阔的白圈,极为醒目,下体横斑较多;颏、喉白色;尾羽在靠近末端处有成对的紫绿色眼状斑,有点近似孔雀的尾屏,所以被称为孔雀雉。灰孔雀雉的雌鸟比雄鸟略小,羽色也较暗淡,尾较短,眼状斑也不明显,虹膜浅灰。【分布】灰孔雀雉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老挝、越南北部和泰国北部等,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藏、海南等地。共分化为5个亚种,其中在我国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体形较大,颊和喉部白色,背上眼状斑带紫色,中央尾羽上的眼状斑也较大,分布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海南亚种体形较小,脸部红色,背上眼状斑不带紫色,中央尾羽上的眼状斑也较小,是海南岛的特产。【习性】 灰孔雀雉栖息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及竹林中,大多单独活动于阔叶林下灌丛草地上,常单独或松散地成对活动,很少高飞到树端,夜间栖息于树枝上。性机敏,若受惊扰即行遁走,往往闻起鸣声,不见其鸟。它的叫声似“光棍儿”,鸣声短促,越叫越响亮。食性以豆类植物等为主,但昆虫和蠕虫等动物性食物占的比例也很大。叫声:雄鸟占域叫声为响亮的trew-tree爆破音。雌鸟告警时发出响亮的ga-ga声或作快速的ok-kok-kok-kok叫。【繁殖】单配型,求偶炫耀为正面型,当雄鸟接近雌鸟时,雄鸟降低身体前部,稍展双翅,抬起并展开尾羽,朝向雌鸟。巢筑于树的根部,很浅。每窝产卵2―5枚,卵的颜色为灰黄白色,光滑无斑。孵化期为21―22天。【濒危等级】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1997);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1989);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1996)。【濒危因素】栖息地破坏:灰孔雀雉是非常稀少的一种鸡类,由于赖以生存的次生落叶季雨林和常绿季雨林生境遭到破坏,其分布区正在迅速消失和退缩,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坝王岭的密度都在每公顷0.01―0.02只之间,在海南岛的总数不超过2700只,在西藏东南部的数量不足100只。
为我国海南岛的特有种。非常类似灰孔雀雉但体型略小(70厘米),色深而褐色浓,眼状斑仅有紫色而无绿色光泽。 虹膜-灰色;嘴-蓝灰;脚-蓝灰。 叫声:雄鸟发出辽亮悦耳的guang-gui, guang-gui两声一度的鸣叫,第一声较长。雌鸟发出ga.ga.ga的速叫声。非常稀少,主要分布于海南岛西南部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黎母山等保护较好的原始林区,此外东南部的加新、中北部的澄迈、屯昌的南味岭以及六连岭等地区也记录到海南孔雀雉的踪迹。以往视为灰孔雀雉的亚种,2004年我国学者通过DNA测序和分子遗传标记等研究发现两者的遗传距离为3.1%,超过了鸟类种与种水平间的遗传距离的范围,应为独立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