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胸部 腹部
昆虫的头部是身体最前端的体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骨化的头壳(capsule),在外形上看不出分节的遗迹,但在胚胎发育中从其附肢、体腔囊及神经节的数目来看,它是由六节愈合形成,即由一个原头节(相当于环节动物的口前叶)及六个躯干节组成。胚胎时每节有一对附肢,孵化后第一及第三体节的附肢退化,仅留有4对附肢,第二对附肢形成幼虫的触角,第4~6对附肢形成口器。头部还具有单眼、复眼及口。头壳在形成及愈合过程中,外骨骼内陷形成骨缝及骨片,因此可将头部分成不同的区域。多数昆虫在头的前面顶端有一人字形头盖缝(epicranial suture),它是昆虫幼虫蜕皮时头壳裂开的地方。此缝之上称头顶(vertex),其下为额(frons)。但在完全变态的昆虫,人字缝不清楚或完全消失,而出现一条额缝(frontal suture),此缝之下为额,额的下缘有一条额唇基缝(frontoclypeal suture),其下为唇基(clypeus),唇基下为上唇(labrum),上唇盖住并保护下面的口器。额的两侧有一颊缝(genal suture),其外缘为颊(gena),构成头的侧面。头的后面有一后头缝(occipital suture)及一次后头缝(postocc-ipital suture),将头后面分为后头区(occiput)及次后头区(postocciput),并围绕后头孔(occipital foramen)。
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是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物质的一种口器,例如雌蚊、虱子、蝉、蚜虫等。口器变成针管状便于穿刺及吸食。以雌蚊为例,它的上唇、大颚、小颚及舌变成了六条口针,藏于下唇形成的喙状沟槽中。上唇内凹由双层壁围成食物道。取食时由六条口针刺破皮肤深入其中,由唾液膜分泌唾液,再由消化道的抽吸作用,血液沿食物道进入蚊的消化道,下唇并不进入寄主体内。蝉也是刺吸式口器,但上唇短不成针状,而是由两个小颚抱合形成食物道,藏于大颚口针之内。
舐吸式口器(spong-ingmouthparts):为蝇类所具有的口器,大、小颚退化,但留有小颚须,下唇延长形成喙,喙的背面有槽,槽上盖有舌及上唇,由上唇及舌形成食物道。喙的末端形成两个唇瓣,唇瓣上有许多环沟,环沟与槽相通,经过环沟舐吸物体表面的液体食物。
触角(antennae)由头部第二体节的附肢形成,着生在两复眼之间,分节,由基部到端部包括一节柄节(scape),一节梗节(pedicel),其余多节统称鞭节(flagellum)。触角主要司触觉,也兼有嗅觉及听觉作用。不同类别的昆虫,触角会有不同形态的特化,其变化多发生在鞭节上。即使同种,也会有雌雄之不同。因此,触角的形态常用作分类及鉴别雌雄之依据。常见的类型有:刚毛状(setaceous),如蜻蜓、蝉;丝状(filiform),如蝗虫;念珠状(moniliform),如白蚁;栉齿状(pectinate),如蛾类雌虫;锯齿状(serrate),如叩头虫;球杆状(clavate),如蝶类;锤状(capitate),如郭公虫;膝状(geniculate),如蜜蜂;鳃叶状(lamellate),如金龟子;羽状(plumose),如雄蚊;芒状(aristate),如蝇类等。
刚毛状触角(Setaceous):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
羽状触角(Bipectinate):也叫双栉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很长,似篦或鸟的羽毛。如雄蚕蛾的触角。
锤状触角(Capitate):类似棍棒状,但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如瓢虫、郭公虫的触角。
环毛状触角(Plumose):又称羽状。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具有一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渐向端部递减。如雄摇蚊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