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昆虫的形态> 昆虫的胸部

  昆虫胸部是由三节组成,即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及后胸(metathorax)。每个胸节具一对足,中、后胸各具一对翅,胸节发达的程度和翅发达程度相关。少数几目原始昆虫无翅。在原始的无翅昆虫中,三个胸节形态结构相似,都是由一个背板(tergum)、一个腹板(sternum)及两个膜质侧区(pleuralregion)组成,仅在与足相连的地方有小骨片。在有翅类昆虫中,这三个胸节则不完全相同。前胸的背板虽可加固、联合、延长,但结构比较简单,不再分成骨片。中、后胸具翅胸节,侧区骨化成侧片,背、腹、侧片可再分化成小骨片,以供飞翔或步行的肌肉附着。背板(notum):中、后胸背板上有横沟将之分为具翅背板(alinotum)和后背板(postnotum)。前者两侧有突起与翅形成关节,背面有沟将之分成更小的骨片(端背片、前盾片、盾片、小盾片)。后者直接与侧板相连。另外,背板的前后各有一表皮内陷形成的悬骨(phragma),飞行肌附着其上。侧板(pleura):其腹面具关节突与足构成关节,背面有翅突与翅构成关节,两关节突之间有纵缝将侧板分成前后两个侧片,侧板上也有表皮内突,中、后胸侧板上各有一对气孔(spiracle)。腹板(sternum):两侧中部具基节窝,足由此伸出,腹板上有横沟,将之分成前腹板、基腹板及小腹板,腹板上有叉形内突。现存昆虫胸节骨片的划分因种而不同,但都在此模式的基础上改变。在头部之后、胸部之前有一膜区称为颈(cervix),通常缩入前胸内,其中有些小骨片作为头部与胸部肌肉的附着处,一般不将其视为独立的体区。

 

雄性犀金龟的前胸背板常有1到数个大突起,与求偶有关
 

有些螳螂的前胸背板两侧有不同程度的扩展
 

角蝉科很多种类有奇异的前胸背板
 
 

角蝉科很多种类有奇异的前胸背板
 

角蝉科很多种类有奇异的前胸背板
 

角蝉科很多种类有奇异的前胸背板
 
 

胸足着生在各胸节的侧腹面,是胸部的行动附肢。成虫的胸足自基部向端部常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共六节。
 

通常近三角形,有三缘和三角。昆虫的翅不是附肢(鸟类及蝙蝠的翅是前肢),是由背板两侧体壁的褶延伸形成。
   
 
足 Leg
胸部三个体节各有一对足,分别称为前足(foreleg)、中足(median leg)及后足(hind leg),着生在各节侧、腹板间的膜质基节窝内,以关节与体躯相连。典型的胸足可分为六节,即基节(coxa)、转节(trochanter)、腿节(femur)、胫节(tibia)、跗节(tarsus)及前跗节(pretarsus)。基节(Coxa)常粗短,多呈圆锥形,但捕食性种类的前足基节却很长,如螳螂的前足基节。转节(Trochanter)常短小,为一节,但蜻蜓和钩腹蜂等昆虫的转节为二节。腿节(Femur) 又叫股节,通常是胸足中最粗长的一节。在善跳昆虫中,后足腿节明显膨大。胫节(Tibia)一般细长,末端常有距(spur)。在螽斯和蟋蟀等昆虫中,胫节上还有听器。跗节(Trasus) 分1~5个亚节(tarsomere),各亚节间以膜相连,可以活动。如原尾目、双尾目、部分弹尾目和多数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的跗节为1节,有翅亚纲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稚虫的跗节多为2~5节,第一跗节又叫基跗节(basitarsus)。前跗节(Pretarsus)是胸足最后一节。原尾目、部分弹尾目、部分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的前跗节是单一爪(claw);多数昆虫的前跗节是两个侧爪,在直翅目昆虫中两侧爪中间有一中垫(arolium),在蝇类昆虫中两侧爪下有爪垫(pulvillus),两侧爪间有爪间突(empodium);部分昆虫(如衣鱼)的前跗节是两个侧爪和一个中爪。昆虫的足主要适于步行,但随着生活方式的不同,某些足在形态及功能上发生变化。常见的变化类型有:
 

跳跃足(jumping leg):由后足特化形成,腿、胫节发达,特别是腿节粗壮,有强大的肌肉,适于跳跃,如蝗虫。
 

开掘足(digging leg):由前足特化形成,足粗短,胫节扁宽,前缘有齿,适于在泥土中挖掘,如蝼蛄。
 

攀缘足(climbing leg):跗节仅一节,跗节的爪向内弯时与胫节外缘的突起形成钳状,用以夹住毛发,如体虱等。
 
 

捕捉足(grasping leg):前足特化,其腿节腹面有槽,胫节回折可嵌入其中如折刀状,基节延长,如螳螂。
 

抱握足(claspingleg):前足的前三个跗节膨大成吸盘状,交配时用以抱握雌体,如龙虱雄虫的前足。
 

游泳足(swimming leg):后足特化,其胫节与跗节扁平,边缘有长毛,适于水中游泳,如龙虱、仰蝽等。
 
 

步行足(walking leg):各节细长均匀,适于步行及疾走。步行时一侧的前、后足与对侧的中足为一组,两组相互交替:移动与支撑身体,如蠊。
 

携粉足(pollencarringleg):后足特化,其胫节扁宽,两边有长毛构成花粉篮,第一跗节长扁,其上有成排横列的硬毛用以采集花粉,如蜜蜂后足。

     
 

昆虫的翅不是附肢(鸟类及蝙蝠的翅是前肢),是由背板两侧体壁的褶延伸形成。在延伸过程中,褶的上、下壁之间有气管、血管及神经伸入,以后当上、下壁愈合时,沿气管等周围体壁加厚,中间的管道包含气管等则形成了翅脉(vein),以支持愈合成膜状的翅。原始种类的翅不能折叠,翅脉极多呈网状,如蜻蜓、蜉蝣。较高等种类的翅静止时折叠在背部,翅脉数逐渐减少。翅通常近三角形,有三缘和三角。翅展开时,它前面的边缘称前缘(costal margin),后面靠近虫体的边缘称为后缘或内缘(inner margin),在前缘与后缘之间与翅基部相对的一边称外缘(outer margin)。前缘与后缘之间的夹角称肩角(humeral angle),前缘与外缘之间的夹角称顶角(apicalangle),外缘与后缘之间的夹角称臀角(anal angle)。翅上常发生一些褶线,将翅分为3~4个区。基褶(basal fold)位于翅基部,将翅基划为一个小三角形的腋区(axillary region);翅后部有臀褶(vannal fold),在臀褶前方的区域称臀前区(remigium),臀褶后的区域称臀区(vannus)。在高等的昆虫中,臀区较小;在较低等的昆虫中,臀区常发达,栖息时折叠在臀前区下。有些昆虫在臀区后还有一条轭褶(jugal fold),其后为轭区(jugal region)。在蝇类中,前翅后缘基部常有1个叶瓣状的构造,称为翅瓣(alula)。有些蝇类如家蝇等,除有一个翅瓣外,在小盾片边缘还有1~2个质地较厚的叶瓣状构造,盖住平衡棒,称为鳞瓣(squamla)或腋瓣(calypter)。多数蜻蜓目、啮虫目和膜翅目昆虫翅的前缘近顶角处有1个深色斑叫翅痣(pterostigma)。翅中翅脉数目和分布称为脉序(venation)。昆虫的脉序有无数的变化,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对化石及生存种类不同脉序的分析比较,可以推论出一个原始的基本的脉序,称假想翅脉。翅的质地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作为分目的依据之一。如果翅呈膜质透明,翅脉清楚,则称为膜翅(membranous wing),如蜜蜂、家蝇的翅;如果翅坚韧如革,用以保护,则称为覆翅(tegmen),如蝗虫的前翅;如果翅完全角质化,翅脉已看不到,完全用于保护,则称为鞘翅(elytron),如金龟子的前翅;如果前翅基部为革质,端部为膜质,则称半鞘翅(hemielytron),如蝽蟓的前翅;如果膜质翅上覆盖有大量的毛,则称为毛翅(piliferous),如石蛾;如果覆盖有大量的鳞片,则称鳞翅(lepidotic),如蛾、蝶;如翅缘具长毛,则称缨翅(fringed),如蓟马。

 

膜翅(membranous wing):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是为昆虫中最常见的翅类型。如蜂类的前后翅均为膜翅,故称膜翅目。膜翅是飞行翅。

 

半鞘翅(hemielytron):又叫半翅。翅的基半部角质,翅脉一般不可见;端半部膜质,翅脉清晰可见。如蝽类的前翅为半翅,故称半翅目。这种翅有飞行功能。

 

鞘翅(elytron):翅质地坚硬,角质化,翅脉一般不可见。甲虫类的前翅为鞘翅,故称鞘翅目,如天牛等。这种翅不司飞行,起保护作用。
 
 

覆翅(tegmen):革质,多不透明或半透明,翅脉大多可见。如直翅目昆虫的前翅。这种翅不司飞行功能,主要起保护作用。
 

毛翅(piliferous):膜质,翅面上被有毛,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如石蛾的前后翅均为毛翅,故称毛翅目。毛翅是飞行翅。
 

鳞翅(lepidotic):膜质,翅面上密被鳞片,外观不透明。如蛾、蝶类的前后翅均为鳞翅,故称鳞翅目。鳞翅是飞行翅。
 
 

缨翅(fringed):膜质,狭长,透明,翅脉退化,翅缘有长缨毛。如蓟马的前后翅均为缨翅,故称缨翅目。缨翅是飞行翅。

 

棒翅 :也称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和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昆虫和介壳虫雄虫的后翅,以及捻翅目雄虫的前翅。
 

显微镜下的鳞翅。膜质,翅面上密被鳞片,外观不透明。如蛾、蝶类的前后翅均为鳞翅,故称鳞翅目。鳞翅是飞行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