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学科普
China zoology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website

 

   
你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双髁亚纲> 长翅总目> 鳞翅目> 双孔亚目> 夜蛾总科

  夜蛾总科Noctuoidea包括8科:舟蛾科Notodontidae、毒蛾科Lymantriidae、苔蛾科Lithosiidae、瘤蛾科Nolidae、灯蛾科Arctiidae、鹿蛾科Ctenuchidae、虎蛾科Agaristidee、夜蛾科Noctuidae。夜蛾科是鳞翅目最大科,约2万多种,为重要害虫。我国有18亚科514属2110种24亚种。体中至大形,粗壮多毛,体色灰暗。触角丝状,少数雄性羽状。单眼2个。胸部粗大,背面常有竖起鳞片丛。幼虫体粗壮,光滑,少毛,色较深。腹足通常5对,其中对臀足发达。成虫均夜间活动,趋光性强,多数种类对糖、酒、醋混合液表现有强的趋性。少数种类喙端锋利,能刺破成熟的果实。绝大多数幼虫植食性,为害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钻入地下为害,咬断植株根茎、幼苗,如地老虎类;有的蛀茎或蛀果为害,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有的则暴露在寄主表面为害,如粘虫Leucania separata等。

 
舟蛾科 Notodontidae
包括2800种以上,世界性分布。分8个亚科,其中异舟蛾亚科Thaumetopoeinae和槲舟蛾亚科Dioptinae常作为独立的科。成虫一般中等大小,大多褐色或暗色,少数洁白或其它鲜艳颜色,夜间活动。喙不发达,无下颚须,大多无单眼。触角雄蛾常为双栉形。前翅M2居中或靠近M1脉,后缘亚基部经常有后伸鳞片簇,后翅Sc+R1与Rs靠近但不接触,或由一短横脉相连。听器位于后胸的凹陷内,膜向下伸。跗爪基部大多有一钝齿。卵立式、半球形或几乎球形,无脊纹。幼虫体色大多鲜艳具斑纹,体形常较特异,举尾型,身体背面有时有各种峰突,臀足退化或特化成细突起或刺状构造,不用于行走。惊吓时幼虫通常抬起身体的前、后端,并不断摆动,形如龙舟荡漾。幼虫食叶,大多是阔叶林害虫,常发生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和苗圃,部分种类为害果树和竹林,少数种类为害禾本科农作物。我国有370种以上。本科我国常见的种类有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苹果舟蛾Phalera flavescens及圆掌舟蛾Phalera bucephala等。
 

苹果舟蛾 Phalera flavescens
 

圆掌舟蛾 Phalera bucephala
 

圆掌舟蛾(卵)Phalera bucephala
 

圆掌舟蛾(幼虫)Phalera bucephala
 
毒蛾科 Lymantriidae
包括2700种左右,大多分布在旧大陆的热带地区。无单眼,触角通常双栉状,雄栉通常比雌栉长。喙极其退化或消失。翅通常阔,但有些种类雌蛾的翅强烈退化。后翅Sc+R1在中室前缘1/3处与中室接触或接近,然后又分开,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基室,M2非常靠近M3脉。后胸有鼓膜器,第一腹节气门前有一个反鼓膜巾。雌蛾腹末常有大毛丛。卵大而坚硬,一般为扁圆形、馒头形、倒立的馒头形、近球形、截锥形、坛子形。幼虫体被长短不一的毛,在瘤上形成毛束或毛刷。幼虫有特殊的毒毛--毒针毛。第6、第7腹节或仅第7腹节有翻缩腺是本科幼虫的重要特征。幼龄幼虫有群集和吐丝下垂的习性。幼虫取食叶片,大多为害树木。我国已知360种以上。常见的有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c等。后胸鼓膜器的存在说明毒蛾科属于夜蛾总科,但是毒蛾科与夜蛾总科中最近缘的科是哪一个尚未确定。
 

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
 

松针毒蛾(模毒蛾)Lymantria monacha
 
苔蛾科 Lithosiidae
包括约2000种,世界性分布,但主要在热带。中型蛾类,极似灯蛾,有些学者将它作为灯蛾科的一个亚科。无单眼。前翅较窄,后翅更宽而更圆。后翅Sc基部变粗,通常与Rs有一段愈合。幼虫比灯蛾的次生刚毛更浓密,趾钩单序中带。多数取食地衣,有时取食苔藓、蓝绿藻、树叶等。我国常见的有黄雪苔蛾Chionaema dohertyi、浙掌痣苔蛾Stigmatophora chekiangensis。
 
瘤蛾科 Nolidae
近1400种隶属308属。小型,颜色暗。无单眼。前翅中室基部及端部有竖鳞,翅缰钩棒状。幼虫4对足。茧呈船形。全世界性分布,主要分布于古北界。有些学者将此科划入夜蛾科或灯蛾科,但大部分学者将其独立一个科。
 

苔蛾 Eilema lurideola
 

瘤蛾 Meganola albula
 
灯蛾科 Arctiidae
已知4400多种,世界性分布。中型蛾类,色彩鲜艳,多有单眼,喙退化。后翅Sc+R1与Rs愈合至中室中央或中央以外,M2靠近M3脉。腹部第1节气门前有反鼓膜巾。卵立式,通常半球形,常成束产在一起。幼虫毛虫型,有浓密的次生刚毛,常着生在毛瘤上,背面无毒腺。幼虫植食性,取食多种植物叶片,幼龄期有群集性。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著名的检疫害虫。我国有约300种,常见的有红缘灯蛾Amsacta lactinea、人纹污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等。
 

美国白蛾(美国灯蛾)Hyphantria cunea
 

斑灯蛾 Pericallia matronula
 
鹿蛾科 Ctenuchidae
包括2000种以上,世界性分布,但在新热带区种类最多。小至中等蛾类,外形似斑蛾或蜂类。喙发达。翅面常缺鳞片,形成透明窗状。前翅矛形、翅顶稍圆,中室为翅长的一半以上;后翅显著小于前翅,Sc+R1与Rs合并。腹部常具斑点或带。幼虫色泽鲜艳,具4对腹足,1对臀足,体表常具毛瘤,其上具毛簇;趾钩半环形。多为日出性,常在花丛中飞翔吮吸。我国常见的有黑鹿蛾Amata ganssuensis、中华鹿蛾Amata sinensis等。
 

鹿蛾 Amata phegea
 

豹灯蛾 Arctia caja
 
虎蛾科 Agaristidee
已知约3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中等至大型蛾类。喙发达。触角常向端部渐粗,部分种类触角线形。有单眼。前翅肘脉四叉型,后翅肘脉多为三叉型。反鼓膜是鼓膜的数倍大,无反鼓膜巾。成虫多为日出性,通常有鲜艳的色彩。幼虫也常有美丽多彩的颜色。有些学者将本科作为夜蛾科的一个亚科。我国常见的种类有葡萄修虎蛾Seudyra subflava等数十种。
 

红斑虎蛾 Agarista agricola
 

红斑虎蛾(幼虫)Agarista agricola
 
夜蛾科 Noctuidae
是目前鳞翅目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已知4200多属35000种以上,世界性分布,热带地区特别丰富。中等至大型蛾类。喙多发达,下唇须普遍存在,前伸或上举,少数向上弯曲至后胸。多有单眼。触角大多线形或锯齿形,有时呈栉状。前翅肘脉四叉型,一般有副室;后翅四叉型和三叉型,Sc+R1与Rs有部分合并,但不超过中室之半。体色一般较灰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有色泽鲜艳的种类。腹基部有反鼓膜巾。卵立式,通常圆屋顶状具明显的竖条纹,有时具弱的横脊。幼虫大多无次生刚毛,通常有完整的腹足,但有的亚科第一对或第一、二对腹足退化或消失。趾钩多为单序,也有的双序。身体常有纵条纹。蛹在臀棘上生有钩状刚毛,幼虫刚毛不混入茧中。幼虫植食性,有时肉食性,少数粪食性。一些食叶,另一些蛀茎、果和根。我国已知2000多种。本科的范围及亚科的分类均未解决,比较混乱。
 

杨裳夜蛾 Catocala fraxini
 

镶艳叶夜蛾 Othreis homaena
 
 
 

夜蛾总科

Noctuo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