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蜥亚目壁虎亚目石龙子亚目蛇蜥亚目
蜥蜴目Lecertifromes(或为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Lacertilia/Sauria)已知约3000种。大都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在欧洲有进入北极圈的。大多具附肢2对。有的种类1对或2对均退化消失,但体内有肢带的残余。一般体形较小,最长(如科莫多巨蜥)可达4米。一般具外耳孔,鼓膜位于表面或深陷。眼具活动的眼睑和瞬膜(第3眼睑)。舌发达,多扁平而富肌肉。下颌骨左右两半靠骨缝牢固相联,口的张大有限。许多种类的每一尾椎都被横隔分成前后两半,肌肉强烈收缩可使尾自该处断掉,断下的尾部有力地猛烈跳动,以迷惑敌害的注意力,蜥蜴却趁机逃走;以后可再生一新尾,但比原尾短小,颜色也较浅,其中仅有软骨棒而无尾椎。蜥蜴类与蛇类内部结构的区别是:蜥蜴体内有前肢带和胸骨,蛇则绝无。蛇类的最后1~2对肋骨分叉,蜥蜴则绝无分叉的肋骨。蛇的肾脏靠体前方,右肾比左肾更靠前,蜥蜴的肾脏则后伸,甚至超过泄殖肛腔的水平,而且两侧对称排列。蜥蜴多以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蠕虫等为食。有些种类兼吃植物,也有专吃植物的。卵生或卵胎生。可分为4个亚目27科。
有52属300余种。广布于旧大陆温暖地区。体中等大小或小型,头背无对称排列的大鳞,体表被有覆瓦状排列的鳞片,切起棱,部分种类具有鬣鳞,眼小而眼睑发达,舌短而厚,舌尖完整,或略有缺刻或微分叉。鼓膜裸露或被鳞。四肢较粗短。多数种类无肛前窝或股窝。尾长但不易断。营地面或树栖生活,主食昆虫,少数种类兼食植物。卵生。我国有10属47种,包括棘蜥属Acanthosaura、鬣蜥属Agama、树蜥属Calotes、飞蜥属Draco、龙蜥属Japalura、蜡皮蜥属Leiolepis、异鳞蜥属Oriocalotes、沙蜥属Phrynocephalus、长鬣蜥属Physignathus、喉褶蜥属Ptyctolaemus等。
有6属80余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向东至印度。身体侧扁,尾可扭曲成螺旋状,缠绕树枝。能根据不同的光度、温度、湿度等因素变换体色,故名。指、趾对握,以前足内侧 2指为一组,其余 3指为一组,以后足外侧2趾为一组,其余3趾为一组,能将树枝抓握得更加牢固。头上常生有角、嵴或结节。两眼突出,可分别转动,眼球上仅有一条窄缝看东西,能使一只眼睛盯住所发现的猎物;转动头部,然后射出舌头,准确地将猎物捕获。舌很长,舌尖宽 ,具腺体,分泌物可粘住昆虫取食。大多树栖,有时生活于草本植物上,少数营栖。卵生或卵胎生。包括儒蜥属Bradypodion、枯叶侏儒避役属Rhampholeon、侏儒避役属Brookesia、诡避役属Calumma、避役属Chamaeleo、宝石避役属Furcife。
有3属9种。分布于美洲墨西哥至厄瓜多尔。头顶具冠。体中等大小或较大,大者可接近1米。尾长,可达体长两倍。树栖,也擅长游泳,有些种类可在水面上用后肢奔跑一段距离,如双冠蜥Basiliscus basiliscus。海帆蜥Corytophanes cristatus常被当作宠物饲养。
有2属10种。分布于北美洲西南部荒漠地区。
有3属10种。分布于南美洲湿润或干旱森林中。体型中等。尾短,棘刺发达。陆栖。
有10属38种。主要分布于美国南部岛至巴拉圭之间的美洲大陆,包括加勒比海诸岛和加拉帕哥斯群岛。绿鬣蜥Iguana iguana全长可达2米,是西半球最长的蜥蜴,常被当作宠物饲养。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分布于加拉帕哥斯群岛,是现存唯一半海生性的蜥蜴,善于游泳,在海中进食。低冠蜥属Brachylophus分布于西太平洋的斐济和汤加。
有2属7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及附近的科摩罗群岛。
有8属40种。分布于北美洲。角蜥属Phrynosoma仅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加里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的沙漠中,体型短粗似蟾,全长7.5~12.5厘米,全身具尖棘,主要以蚂蚁等昆虫为食。遇敌时大量吸气,身体迅速膨大;同时闭孔肌压迫主血管使脑血管血压瞬间升高,导致眼睛瞬膜里的娇嫩血管破裂,喷出鲜血,射程可达2米。这种方式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脑溢血,可瞬间致死,但对于角蜥来说不会构成任何生命威胁。角蜥属于稀有物种,收录于CITES附录Ⅱ。
有11属250余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岛,少数可到达美国东南部。体型较小,多为树栖,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
有13属120余种。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加勒比海诸岛和加拉帕哥斯群岛。体型很小。栖息环境多样,从雨林到荒漠,陆栖或树栖均有。
已知约668种,有多个亚科。体大多扁平,皮肤柔软,头顶无对称大鳞。体背常被粒鳞或疣鳞,少数具圆形或六角形覆瓦状鳞。无眼睑,瞳孔大多垂直,有直弧型和分叶型两类;少数圆型。鼓膜大多裸露内陷,外耳道明显,耳后的颈侧有内淋巴腺。四肢发达,具5趾或第一指、趾退化呈痕迹状,构造变化很大,具爪或无,有些种类爪能伸缩;指、趾扩展,腹面有攀瓣,上具微毛垫,可吸光滑表面。尾易断,可再生。多数雄性肛前或股部的1列鳞上有腺孔,称肛前窝或股窝,有些种类尾基部两侧具肛疣。生活于树林、开阔地、山区、荒漠及房屋内。多夜间活动,主食昆虫。多为卵生,每次产2枚。我国有10属30种。大壁虎(蛤蚧)Gekko gecko在我国分布于南方地区,体长可达30厘米,是最大的壁虎,由于具有止咳平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被大量捕杀,数量锐减,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开展人工养殖。
有7属36种,分布于大洋洲。体型似蛇,无前肢,后肢退化成鳞片状。眼睑不能活动,有耳洞。多数体长较短,口鼻部短。穴居,以昆虫为食,大型种类可捕食其它蜥蜴。包括Aclys、Aprasia、Delma、Lialis、Ophidiocephalus、Paradelma、Pletholax、Pygopus等属。
有4属52种。分布于非洲大陆。体具厚重鳞甲,多呈棘刺状。
有6属32种。分布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体具鳞甲,但不呈棘刺状。过去归于非洲蜥蜴科。
有9属100余种。分布于美洲。鞭尾蜥属(健肢蜥属)Cnemidophorus体型较小,是美洲蜥蜴科分布最北的种类,也是唯一分布于美国境内的种类,其尾部细长,行动敏捷。闪光蜥Dracaena guianensis和双领蜥Tupinambis teguixin分布于南美洲,半水栖,体型较小,全长可超过1米。
裸眼蜥科有30属130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双眼上具不能动的透明“眼膜”,有保护眼睛的作用。体型小,有的种类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仅有前肢。过去归于美洲蜥蜴科。
有22属140余种。体细长。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裸露;舌长而薄,先端缺刻深,有排成横行或倒三角形鳞状乳突;侧生齿。头顶有对称大鳞,有不发达的颞弓及眶弓;背鳞形状不一;腹鳞大,多为方形或矩形,纵横排列成行。尾长,易断裂,可再生;四肢较发达,常有股窝或鼠蹊窝。生活在开阔地草丛中、林下,或树栖。食昆虫。卵生或卵胎生。我国有4属21种,包括麻蜥属Eremias、草蜥属Takydromus、蜥蜴属Lacerta和地蜥属Platyplacopus。
约有40属600余种。体型一般中等。头顶有对称大鳞,通身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原鳞,鳞片下方均承以源于真皮的骨板。眼较小,多数都有活动的眼睑;瞳孔圆形。鼓膜深陷或被鳞。舌较长而扁,前端微缺,被鳞状乳突。侧生齿,尖状或钩状,齿冠侧扁或圆形。有颞弓及眶弓,但不发达。尾较粗,横切面圆形,易断,并能再生。四肢发达或退化甚至缺如,随着四肢的退化,身体相应延长。无有股窝或鼠蹊窝。多为陆栖,也有半水栖、树栖或穴居者。白天或夜间活动。多数种类食昆虫或其幼虫,体型较大者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少数兼食植物。卵生或卵胎生。我国有8属30余种。
有3属18种。分布于美洲,从美国西南部到巴拿马之间,也见于古巴。身体扁平,无活动的眼睑。多夜间活动。常置于壁虎亚目。
仅1属4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体小蚯蚓状,头顶大鳞少,周身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眼隐于眼鳞下,无耳孔;舌短,前端尖而完整,舌面有横置皮瓣。齿尖,钩曲。无颞弓及眶后弓。尾短而钝。无前肢。雄性具1对扁短的鳍状后肢,镶在肛侧的凹沟内。有肛前窝。穴居。卵生。我国仅2种:白尾双足蜥Dibamus bourreti分布于越南和我国广西(金秀、龙胜)及湖南(宜章、江永);鲍氏双足蜥(香港双足蜥)Dibamus bogadeki分布于香港部分岛屿上。双足蜥科常置于壁虎亚目,或单独成一亚目。
有10属约50种,包括蛇蜥亚科Anguinae、侧褶蜥亚科Gerrhonotinae和肢蛇蜥亚科Diploglossinae。四肢消失或退化,体侧有纵沟。眼小,能活动;舌长,先端分叉或有深缺刻,舌上有鳞状乳突,舌基厚实,被绒毛状乳突,舌尖多少能缩入舌鞘内;具不同形状的侧生齿,尖锐微弯或结节状;头骨有颞弓及眶后弓。头顶具对称大鳞;躯干和尾被以覆瓦状圆鳞,鳞下承以真皮骨板;尾长,易断,能再生;无肛前孔或股孔。陆生,许多种类日伏洞穴中,夜晚出来活动;食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卵生或卵胎生。我国仅1属,即脆蛇蜥属Ophisaurus,均无四肢,仅留后肢残余;体侧有纵沟;体表被以近方形或菱形鳞片,纵横排练成行;有翼骨齿;已知12种,我国产4种。
仅1属2种。分布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半岛。
仅1属2种。分布于北美洲。下颌具毒牙,是现存仅有的有毒蜥蜴。行动缓慢,主要食洞穴中的幼鼠,也食鸟蛋等其它多种食物。包括钝尾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和珠毒蜥Heloderma horridum。前者栖息于美国西南部到墨西哥西北部的荒漠和干草原地带,体型较小;后者分布于墨西哥到危地马拉太平洋沿岸的热带落叶林或灌丛地带,体长可达1米。
仅1属1种,即婆罗蜥(拟毒蜥、无耳巨蜥)Lanthanotus borneensis。分布于婆罗州。无耳洞。半穴居。
有1属30余种。分布于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大,头长,吻长;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裸露;舌细长,先端深分叉,可缩入基部舌鞘内;有基部较宽的大型侧生齿;颞弓完整,眶后弓不完全。头顶无对称大鳞;背鳞粒状、圆形或卵圆形;腹鳞四边形,排成横行;鳞下承以真皮骨板。尾长,但不易断;有肛前孔。四肢强壮。陆生为主,也树栖、穴居或水栖。食各种小动物和腐肉。卵生。科莫多巨蜥Varanus komodoensis分布于印尼小巽他群岛,全长可超过3米,重达165千克,是最大的蜥蜴。我国有2种:巨蜥Varanus salvator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缅甸和我国云南、两广及海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伊江巨蜥Varanus bengalensis irrawadicus于1987年在我国云南发现,1994年定为孟加拉巨蜥一亚种,数量不到100条。
仅1属5种。分布于美洲。
仅1属1种,即鳄蜥(瑶山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特产于我国广西大瑶山。体长15~30厘米,尾长约23厘米,躯干粗壮,尾长而侧扁。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不明显;舌短而先端分叉;有很多中等锥形侧生齿;颞弓发达。头背鳞平滑或有棱,形状大小不一,多少成对排列;头颈间背面有1条明显浅沟;体背覆粒鳞,大小不等,杂有起棱大鳞,形成几条断续纵行,后延伸至尾背侧则为2行显著棱脊,似鳄尾,故名;鳞下承以真皮骨板。四肢发达,指、趾具尖锐而弯曲的爪。半水栖,生活于山间溪流的积水坑中,晨昏活动,白天在细枝熟睡,受惊后立即跃入水中;遇敌害时会假死,或趁机死咬不放。食昆虫、蝌蚪、小鱼等。卵生,每次产2~8枚。由于分布区狭、栖息地破坏和过度偷猎,加之幼蜥出生后有80%会遭成蜥吞食,成活率极低,鳄蜥野外总数现仅有2500条左右,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但已成功人工繁殖。鳄蜥科常置于异蜥科中。
蜥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