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形目Ciconiiformes包括5科38属115种。遍布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为中型涉禽。颈和脚均长,脚适于步行;嘴形侧扁而直;眼先裸出;胫的下部裸出;后趾发达,与前趾同在一平面上。栖于水边或近水地方。觅吃小鱼、虫类及其他小型动物。在高树或岩崖上营巢。雏鸟为晚成性。
有17属62种。大、中型涉禽,体形呈纺锤形,胸前有饰羽,头顶有的有冠羽,在繁殖期均是重要的炫耀特征。具有“三长”的特点,即喙长、颈长、腿长。腿部被羽,胫部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没有明显的嗉囊,食道中部膨大,整个食道都能储存食物。飞时头颈弯曲。主要活动于湿地及附近林地,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主要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及昆虫等。大多迁徙,并选择固定的地点筑巢,繁殖期时多群居营巢。鹭属Ardea、白鹭属Egretta、牛背鹭属Bubulcus、池鹭属Ardeola、夜鹭属Gorsachius多结群在树上营巢,苇Z属Ixobrychus、麻Z属Botaurus多在芦苇或草丛间栖息。
仅1属1种,即锤头鹳Scopus umbretta。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马达加斯加岛以及阿拉伯半岛最南部。体型较小,体长50厘米。头后有向后的长冠羽,使头部呈锤型。栖息沼泽、湿地或河岸、入海口、河漫滩。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有时栖止河马的背上,步行缓慢,飞时头颈伸直。半夜行性。食物为小鱼、蛙、水生昆虫或小型哺乳动物。用小枝、泥、粪在树上筑造1~3个球状大巢,雌雄鸟共同抱卵、育雏。鸣声是尖锐刺耳,或似笑声,尤其在下雨前喜鸣叫。当地人十分畏惧锤头鹳,认为河湖干涸这种鸟就会消失,会带来厄运。
有5属19种。遍布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尤以非洲和亚洲南部为多。我国有4属5种。大型水鸟,嘴长而粗壮,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白鹳Ciconia ciconia在欧洲是非常有名的鸟,常常在屋顶或烟囱上筑巢,传说会将婴儿送到家中。非洲秃鹳Leptoptilos crumeniferus是最大的鹳类,体高150厘米,翅展达2.6米。
仅1属1种,即鲸头鹳Balaeniceps rex。非洲中央内陆,主要栖息在尼罗河上游或东非热带人迹罕至的湖泊、沼泽地带。体型大,体高1.2米,体重5.5千克,翼展2.5米,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喙宽大而粗壮,嘴端下弯成勾状,但很轻。飞时头颈弯曲。鸣管肌退化,能发出白鹳似的嗒嗒声。食物为鱼类、青蛙、水生蛇类等,身体隐藏在水边高度适当的茂密的水草丛中,等待捕捉猎物。旱季沼泽干涸时掘食潜入泥土中的肺鱼和鲶鱼。在湿地内的草丛中用水生植物堆积筑巢,直径约1米。卵污白色,每窝产卵1~2枚。双亲交替孵卵,孵化期约30天。雏鸟披灰白色绒羽,双亲共同哺育雏鸟,约3个月。3岁性成熟。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干扰和捕猎,属于濒危物种,数量估计在5000至8000只之间,大多数产于苏丹。
有14属32种,包括q和琵鹭。分布于除了南太平洋岛屿之外的所有温暖地区。我国有5属6种。头和颈裸出,喙很长,q的喙向下弯曲,琵鹭的喙扁平。涉行于湖泊、海湾和沼泽,用细长、下弯的嘴寻找小鱼和软体动物为食。体长55~75里面。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在灌丛和树林下层以树枝建造结实的巢。每窝产卵3~5枚,卵暗白色或具褐斑。 最珍贵的是产于我国的朱qNipponia nippon和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都是处于灭绝边缘的世界级珍禽。美洲红qEudocimus ruber全身火红,是世界上体色最红的动物之一。
鹳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