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亚目 ・双孔鱼科・胭脂鱼科・鲤科・裸吻鱼科・鳅科・平鳍鳅科脂鲤亚目 ・脂鲤科(拟鲤科)・红脂科・栉科・胸斧鱼科・脂鲤科・大鳞脂鲤科・上口脂鲤科・无齿脂鲤科・间齿鱼科・琴鲤科电鳗亚目 ・吻电鳗科・线鳍电鳗科・裸背电鳗科・电鳗科
现存约14属近80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体侧扁而高,背部隆起,腹部平直,咽齿1行,数多。背鳍基长。我国仅产1种,即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体形变化较大。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口小,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背鳍高而长,成鱼体侧中轴有1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近年来已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幼体也是很好的观赏鱼,俗称“一帆风顺”。
有12亚科200余属,2000余种,是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我国产430种,占淡水鱼种类的一半。吻部无须或仅有一对吻须,偶鳍前部仅有一根不分支鳍条,下咽齿1~4行,背鳍分支鳍条30以下。我国鲤科鱼类中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链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鳊Megalobrama terminalis、团头鲂Parabramis pekinensis等,是池塘养鱼的主要对象。
分3个亚科10余属50多种。体呈筒状,鳞细或退化,口下位,上颌边缘仅由前颌骨形成,咽喉齿1排,齿数常较多,须3对以上,其中常有一或两对吻须,一或两对颌须,还常有鼻须或颐须。胸、腹鳍均不向左右平展。鳔形小,外包以骨质壳。最大耳石在椭圆囊中。以底栖生物为食,产沉性卵。药用的有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等。
主要产于非洲、美洲。特征是第二背鳍为脂鳍。另一特征是口中有牙。种类繁多,主要是以小型鱼为主,容易饲养,外型美丽,价格低廉,是极受欢迎的观赏鱼。宜弱酸性的软水水质。适宜水温为22~30℃。喜群生,同一水族箱中应减少鱼的种,增加尾数。喜好动物性饲料,多在水面附近摄食,很少在缸底觅食。似鲳脂鲤(鲳形巨脂鲤、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我国引进的优良养殖鱼类,俗名“食人鲳”。
包括3属7种,虎脂鲤属Erythrinus、红脂鲤属Hoplerythrinus和利齿脂鲤属Hoplias。
有2~3属。分布于南美。
有3属。分布于南美。常被作为为观赏鱼饲养,叫“银燕子”。
有1属。分布于南美。
分布于南美。常被作为为观赏鱼饲养,叫“尖嘴铅笔”。
有11属61种。分布于南美。
分布于南美。
有20属。分布于非洲。有些种类是常见观赏鱼,如六带复齿脂鲤Distichodus sexfasciatus,被称为“六间小丑”;
有2属2种。分布于南美洲。下颌无齿,吻长管状。包括尖吻电鳗 Sternarchorhynchus oxyrhynchus和大吻电鳗 Rhamphichthys rostratus。
有12属41种。分布于南美洲。翎电鳗属Apteronotus一些种类常被作为观赏鱼饲养,称为“魔鬼刀”。
有4属。分布于中美洲危地马拉到里约派拉塔的淡水中。小鱼可作为观赏鱼。
仅1属1种。仅产于南美洲东北部的淡水以及奥里诺科河和亚马孙河流域。体无鳞,臀鳍始于胸鳍远后方,圆柱形,椎骨约240个,体长可达2.4米。发电能力很强,输出的电压300~800伏,能将欲猎物电死,甚至人也畏惧,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其发电器的基本构造与电鳐相类似,由许多电板组成,分布于身体两侧肌肉内,尾端为正极,头部为负极。电鳗肉味鲜美,富有营养。虽然它能释放出强大的电流,但南美洲土著居民利用电鳗连续不断地放电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和补充丰富的食物后,才能恢复原有的放电强度的特点,先将一群牛马赶下河去,使电鳗被激怒而不断放电,待电鳗放完电精疲力尽时,就可以直接捕捉了。
鲤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