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学>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鲤形总目> 鲤形目> 鳅科
  包括3亚科18属110种左右。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其附近之岛屿,非洲摩洛哥与衣索比亚亦有分布。呈筒状,鳞细或退化,上颌边缘仅由前颌骨形成,咽喉齿1排,齿数常较多,有6~8或更多的须,其中常有一或两对吻须,一或两对颌须,还常有鼻须或颐须。胸鳍与腹鳍均不向左右平展。鳔形小,外包以骨质壳。本科鱼的最大耳石在椭圆囊中。有3~对或更多的须。鳔的前端被包在骨质囊内,后部细小游离。为淡水底栖小型鱼类,各种水域均有分布,但以具水流之环境较多。多数种类均具有肠呼吸的能力,能自空气中呼吸,因而可存活于低氧的水域。夜行性为,主要以水生昆虫和其它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但亦摄食植物碎屑及浮游生物等。
 
条鳅亚科 Noemacheilinae
约10属115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较集中在中国、东南亚、南亚和西亚。我国是条鳅类最丰富的国家,现知有10属约61种和亚种。其中高原鳅属Triplophysa是本类群中最大的属,约有40种和亚种,为青藏高原的主要鱼类之一。体长,侧扁或圆柱形;体长一般150~200毫米,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为最大的种,体长可超过600毫米,重1.5千克以上;头侧扁或平扁,体被细鳞或部分被鳞,有的全身裸露无鳞;眼较小,侧上位;侧筛骨无变形的眼下刺;口下位,口裂弧形;须3对,其中吻须2对,分生,呈1行排列;口角须1对;鳔前室包于骨质囊内,此囊是由第二椎骨横突的背、腹支和第四椎骨的腹肋和悬器共同组成的;游离的鳔后室退化或存在。侧线完全或不完全或缺如;尾鳍圆形、截形、浅凹或叉状;峡鳃很宽;鳃孔狭小;臀鳍分枝鳍条为5根,少数为6根。底栖性。生活适应能力特别强,有些高原条鳅在小水体里能生长繁殖。
 
小条鳅属 Micronoemacheilus Rendahl,1944
前后鼻孔不分开;侧线完全;肩带后匙骨存在。
美丽小条鳅 Micronoemacheilus pulcher (Nichoils et Pope)
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个体小,一般体长60~120 mm。体侧扁。头小。吻长,稍尖。眼中等大,前后鼻孔邻近。口下位,唇周有乳突。须3对,吻须2对位吻端,颌须 l对位口角。鳞片极小,侧线完全。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尾鳍微凹。体中轴具黑褐色波边纵纹。底层鱼类。栖息于溪河多沙石底的环境中。
 
岭鳅属 Oreonectes Günther,1868
前后鼻孔明显分开,前鼻孔在一圆管中;背鳍位置很后,其起点至尾鳍基部距约与至头后缘距相等。
无眼岭鳅 Oreonectes anophthalmus Zheng
体略平扁,后部侧扁。头宽圆,平扁。眼退化,不外露。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大,椭圆形。须3对。背鳍位置靠后;腹鳍短小;尾鳍弧形,分枝鳍条甚少,前者为4;后者12。体裸露,半透明,略带肉红色,前部有数个侧线孔。生活在溶洞的地下水中。个体小,体长25~40mm,具一定的研究价值。仅发现于广西武鸣县起凤山太极洞中。

 

条鳅属 Noemacheilus Hasselt,1839
前后鼻孔明显分开,前鼻孔在一圆管中;背鳍位置很后,其起点至尾鳍基部距约与至头后缘距相等。
横纹条鳅 Noemacheilus fasciolatus (Nichols et Pope)
体前部稍圆,向后渐侧扁。颊部微鼓,头宽小于体高。口下位,弧形,上颌中部具齿状突,与下颌缺刻相对。须3对,较短。鳞小,侧线完全。背鳍起点位后于腹鳍。尾鳍微凹。体侧具10~16条明显的横斑。底层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急流河段的砾石缝隙中。一般体长50~120mm。分布于海南岛、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把边江等水系。
 
高原鳅属 Triplophysa Rendahl,1833
是条鳅亚科中最大的属,约有40种和亚种,为青藏高原的主要鱼类之一。分为高原鳅亚属Triplophysa和青海高原鳅亚属Qinghaichthys。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00米高的龙木湖产有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e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鱼类。
修长高原鳅 Triplophysa leptosoma Herzenstein
唇厚,上唇乳突较多,排列成流苏状;下唇具乳突及深皱褶。下颌匙状。腹鳍基部起点约与背鳍第1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鳔后室退化。肠短,呈"Z"字形。小型鱼类,生活于河流、沟渠及湖泊多水草浅滩处。主要以昆虫幼虫为食。在河道融冰时即开始繁殖。分布于长江及黄河上游、西藏北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及甘肃河西走廊等地。
 
粗壮高原鳅 Triplophysa robusta Kessler
主要特征及雄性副性征与岷县高原鳅相同。但其躯体鳞片呈退化状或消失。尾鳍黄色,具特殊黑褐色斑。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河砂砾底质、多水草的浅滩流水处,群居或与其他高原鳅混居,数量较多,有一定经济价值。分布于嘉陵江上游、黄河上游及其支流。
 
沙鳅亚科 Noemacheilinae
有3属42种。体长而侧扁,头侧扁。吻尖。体被细鳞,颊部有鳞或裸露。眼侧位,眼下刺分叉或不分叉。口下位,呈弧形。须3对或4对,其中吻须2对,聚生于吻端,口角须1对,在颏下的1对须有时为 1对突起所取代或缺如。骨鳔囊是由第二椎骨横突的背、腹支与第四椎骨横突的腹肋和悬器构成的;鳔前室部分为骨质或全为骨质囊所包;游离的鳔后室发达或退化。侧线完全。尾鳍分叉。臀鳍分枝鳍条5根。分布范围东至中国黑龙江和日本,西至巴基斯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为淡水中小型底层游泳鱼类。我国有3属27种,是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副沙鳅属Parabotia和薄鳅属Leptobotia是特有属。
 
沙鳅Bota Gray,1831
颊部裸露。很多种类是常见观赏鱼。我国有8种。
美丽沙鳅 Botia pulchra Wu
体长,侧扁。头尖长,甚侧扁。吻尖,吻长与眼后头长相等。眼小,头长为眼径的10倍以上。眼下刺分叉。须3对。颏部有1对肉质纽状突。体鳞极小,颊部无鳞。侧线完全。颅顶无囱门。尾柄长高相等。尾鳍又形。体侧横纹变化大,宽度间隔不等。小型底层鱼类,栖息在底质为砂石的流水中。分布于珠江、九龙江等水系。
 
伊洛瓦底沙鳅 Botia histrionica Blyth
分布于印度、缅甸伊洛瓦底江及萨尔温江盆地,我国云南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水系有分布。
 
壮体沙鳅 Botia robusta botia Wu
粗壮,稍侧扁。头高,侧扁,吻稍尖,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大,头长为眼径的5~6倍。眼下刺分义,未端达眼后缘。须3对,颏部具纽状突1对。鳞极细小,颊部无鳞。侧线完全。颅顶具囱门。尾柄高大于长。尾鳍深叉。体侧横纹变化大,但宽度间隔常相等。小型鱼类,生活在砂石底的流水中。分布于珠江、九龙江等水系。
 
橙鳍沙鳅 Botia modesta
分布于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商品名为“蓝鼠”。
 
大棘沙鳅(皇冠沙鳅)Botia macracanthus
分布于印尼、婆罗洲及苏门答腊成鱼。商品名为“三间鼠”、“小丑泥鳅”。
 
条纹沙鳅 Botia striata
分布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印度南部的西高止山脉。商品名为“斑马鳅”。
 
横带沙鳅 Botia hymenophysa
 
突吻沙鳅 Botia rostrata Günther
分布印度、孟加拉、中国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盆地。商品名为“双线鳅”。
 
达氏沙鳅 Botia dario Hamilton
分布于印度、孟加拉 。商品名为“皇后鳅”。
 
王沙鳅 Botia udomritthiruji Hamilton
分布于缅甸东部德林达伊河(Tenasserim)。商品名为“帝王鳅”。
 
巴基斯坦沙鳅 Botia almorhae Gray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商品名为“丫纹鳅”。
 
黄鳍沙鳅 Botia lecontei
 
小沙鳅 Botia sidthimunki
商品名为“袖珍链条鳅”。
 
霍氏沙鳅 Botia horae
分布柬埔寨,老挝,泰国。商品名为“臭鼬鳅”。
 
黑线沙鳅 Botia nigrolineata
分布于湄公河水流快速地区。
 
中华沙鳅 Botia superciliaris Cǔnther
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未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鳍未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小型鱼类。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副沙鳅Parabotia Sauvage et Dabry,1831
颊部有鳞,眼下刺分叉,为我国特有种,共6种。
 
点面副沙鳅 Parabotia maculosa Wu
体细长。头较长,其长远大于体高。尾柄亦细长。吻尖,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下刺分叉。须3对。颏部无纽状突。体鳞极细,颊部具鳞、侧线完全。尾鳍深叉,下叶长。头部布有不规则黑斑,体侧横纹13~15,尾基中央具黑斑。小型底层鱼类,栖息于江河砂石底的浅水处。常见体长100~200mm。
 
薄鳅Leptobotia Bleeker,1870
颊部有鳞,眼下刺不分叉,为我国特有种,共13种。
 
薄鳅 Leptobotia pellegrini Fang
体长,稍高,侧扁。头长锥形,吻尖突。眼小。眼下刺不分叉。须3对,吻前中央2对,口角1对。体被细鳞,颊部具鳞。背腹鳍相对。尾柄高。尾鳍叉形。额部有1小圆点。 栖息于江河上游。一般体长120~220mm。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小眼薄鳅 Leptobotia microphthalma Fu et ye
分布于我国中速溪流中。商品名为“中华鳅”。
 
花鳅亚科 Cobitinae
有15属约25种和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青藏高原中心除外)、大巽他群岛、非洲的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亚。我国有6属12种。体长,侧扁或稍侧扁;体和头部被细鳞或裸露 ;无上咽垫;颅顶具囟门;眼下刺分叉;骨质鳔囊是第四椎骨的腹肋和悬器构成的,第二椎骨横突的背支和腹支紧贴在骨囊的前缘,不参与骨质鳔囊的形成,游离的鳔后室退化;颏叶发达,中间由1条纵沟隔成为左右两片,外缘锯齿状或呈须状;须3对或5对,其中吻须2对,分生,呈1行排列,口角须1对;颏须2对或缺如;尾鳍内凹,圆形或截形;侧线完全或不完全或缺如;臀鳍分枝鳍条5根。为淡水小型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小溪、池塘和稻田里。
 
马头鳅Acanthopsis van Hasselt,1824
吻很长;眼位于头的后半部,具眼下刺。侧线完全。我国仅1种。
马头鳅 Acanthopsis choirorhynchus Bleeker
原产于中国西双版纳(澜沧江下游江段)、泰国等地。生活于江边砂底浅滩流水回缓之处,依靠斜向下方的吸盘状口部,吸贴于水草岩石等物而徐徐移动,同时吮食青苔或有机碎屑。商品名为“青苔鼠”。
 
花鳅Cobitis Linnaeus ,1758
腹缉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具眼下刺。侧线不完全。我国有5种。
中华花鳅 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fy
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尾柄较短,尾鳍稍圆或平截。体侧沿纵轴有10~15个斑块,尾鳍基上侧具一黑斑。小型底栖鱼类,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以食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为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江河。
 
泥鳅Misgurnus Lacèpéde,1803
腹无眼下刺。侧线鳞140以上。我国有3种。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个体较大,最长可达300毫米左右,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分布于缅甸伊洛瓦底江到东北亚,数量较多,为常见食用鱼,并具有药用价值。
 
副泥鳅Paramisgurnus Sauvage ,1878
腹无眼下刺。侧线鳞130以下。我国有1种。
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
体形酷似泥鳅,鳞大,外形美丽。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较泥鳅体鳞为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生活习性与泥鳅相似。数量较少。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
 
潘鳅Acanthophthalmus Valenciennes, 1846
体长呈蛇状,故又名“蛇鱼”。
库勒潘鳅 Acanthophthalmus semicinctus Fraser-Brunner, 1940
体长,最大者220毫米。分布于东南亚。商品名为“蛇仔鱼”。Pangio kuhlii(Valenciennes, 1846)和Acanthophthalmus semicinctus(Fraser-Brunner, 1940)为同种异名。

 

鳅科

Cobit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