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棘皮动物门> 有柄亚门> 海百合纲
  海百合纲(Crinoidea)是现有棘皮动物中最古老与最原始的一纲,大多数种类已灭绝,略有5000多化石种,,分属三个亚纲,即游离海百合亚纲(Inadunata)、可曲海百合亚纲(Flexibilia)及圆顶海百合亚纲(Camerata),是古生代地层中很繁盛的一类。现存种类仅630多种,均属有关节亚纲(Articulata),这一纲也包括有灭绝种类,现存种类分属四个目,包括等节海百合目(Isocrinida)、羽星目(Comatulida)、多腕目(Millericrinida)和弓海百合目(Cyrtocrinida)。其中80多种具长柄,固着生活在200米深海软泥或沙质海底,这一类俗称海百合(sealilies);其余550种无柄,多自由生活在潮间带及浅海硬质海底或珊瑚礁中,俗称海羽星(feeather stars)或海羊齿。海百合体分根、茎、冠三部。茎一般称柄,由许多骨板构成,其上常有分支的附支,称为根卷支(radiculus),有附着作用。冠由萼(即体盘)和腕构成,萼呈杯状或圆锥状,背侧由石灰质骨板组成,具口、肛门、步带沟。步带沟内生触手,无运动功能,可捕食。海羊齿的萼称体盘,腕原始为5个,但由于一再分支而成多个。腕由多数腕板构成,两侧具有许多羽支(pinnule)。消化管完整,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殖腺位生殖羽支(genital pinnule)内,个体发育中有桶形的樽形幼虫(doliolaria)。海百合类再生能力极强,常将腕甚至萼等一起断落,后再生。

海百合纲

Crinoidea

 

 

 

 

 

 
海百合纲的主要特征
大多固着生活,似植物,体呈杯状
腕呈羽状分支,5腕从基部即分支,并可变曲自如
具步带沟,管足无吸盘,无运动功能
 
等节海百合目 Isocrinida
具长柄和卷枝,固着生活在200米深海软泥或沙质海底,例如海百合(Metacrinus)、西印度海百合(Cenocrinus)。是非常古老的一个类群。
 

西印度海百合(Cenocrinus asterius)

 

海百合(Metacrinus)群体

 

海百合(Isocrinida)化石

 
羽星目 Comatulida
无柄。 大多产于浅海,底质多半都是硬的石底、贝壳底或沙底,少数种生活在软泥底。营自由生活,也能暂时附着在岩石或海藻上。如海羊齿(Antedon)、羽星(Comanthus)。
 

海羊齿(Antedon petasus)

 

海羊齿(Antedon)

 

海羊齿(Antedon mediterrane)

 

羽星(Comanthus)

 

羽星(Comanthus)

 

海羊齿(Antedon bifida)

 

羽星(Comanthus)

 

羽星(Comanthus)

 

羽星(Comanthus)

 

美羽星(Himerometra robustipinna)

 

美羽星(Himerometra robustipinna)

 

美羽星(Himerometra robustipinna)

 

羽星(Comanthus)

 

羽星(Comanthus)

 

深海海百合(Bathycrinus)

 
多腕目 Millericrinida
具长柄,无卷枝,固着生活在200米深海软泥或沙质海底,如深海海百合(Bathycrinus)。
 
弓海百合目 Cyrtocrinida
具长柄,无卷枝,但有萼骨。
 

柄部是有柄海百合类的特征,柄的长度现存种类可达1m,化石种类可长达20m,柄的末端呈根状卷枝,固着在基底上

 

在无柄海百合类柄消失,但在冠的基部下面有一到几圈卷枝,不运动时用以附着在岩石、海藻等上

 

口位于口面中央或近中央,由口向外伸出5个步带沟到达腕,因此盖板可分成5个步带区及5个间步带区

 
海百合类的外形特点
海百合类身体由顶端呈放射结构的冠部(crown)及下端细长的柄部(stalk)组成。柄部是有柄海百合类的特征,柄的长度现存种类可达1m,化石种类可长达20m。柄内部是由一系列构成关节的骨片组成,许多有柄类在柄上有按一定间隔呈环状排列的卷枝(cirri),卷枝内也有小骨片组成关节状。柄的末端呈根状卷枝,固着在基底上。在无柄海百合类柄消失,但在冠的基部下面有一到几圈卷枝,不运动时用以附着在岩石、海藻等上。冠部相当于海星或蛇尾类的中央盘部,它以反口面附着在柄或卷枝上,因此口面向上。反口面的骨板发达,由基板及放射板形成杯状的萼部(calyx)。口面或形成膜状的覆盖物,或由骨片形成覆盖物,统称盖板(tegmen)。口位于口面中央或近中央,由口向外伸出5个步带沟到达腕,因此盖板可分成5个步带区及5个间步带区,肛门开口在口面一个间步带区的肛锥上(anal cone)。由冠部向外伸出腕,原始的种类仅有5个腕,但大多数种类腕在离开冠部后立刻分成2枝,因此共有10个腕。这10个腕也可再分枝,有柄类的腕最多可达40个,无柄类可达80~200个。腕长通常小于10cm,由一系列小骨片组成,腕的两侧向外伸出羽枝(pinnules),在腕与羽枝上均有步带沟,在步带沟中有三个一丛的管足。一般冷水种类身体多呈褐色,热带生活的种类、特别是无柄类多表现出颜色的变化。
 
海百合类的内部结构与生理
海百合类体壁的表皮细胞往往是无纤毛的合胞体,与下层的真皮细胞分界不清。真皮层的结缔组织中几乎全部被骨片所充满,柄、卷枝、步带区及羽枝也都由一系列骨片组成。前、后骨片之间被韧带相连,腕内还有肌肉。总之骨片间的关节、韧带及肌肉控制腕、卷枝及羽枝等的运动与弯曲。有柄类的运动仅限于腕、柄等的弯曲,而没有整体的位置移动。而在无柄类,靠两侧腕的交替打动可游泳或做上下移动,另外用卷枝的交替固着可做缓慢地爬行。水管系统相似于其他棘皮动物,在口的周围有环水管,由环水管分出辐水管到腕及羽枝的步带沟,再分支到管足。海百合类的管足无吸盘,也没有坛囊,而表面具纤毛,其机能在于呼吸及取食。没有筛板,但在盖板的间步带区有无数小的纤毛漏斗,通过众多的小石管,一端开口到外界,一端开口到体腔。小纤毛漏斗可多达500~1500个,它允许水进入体腔,以维持水管内的液体压力。海百合为悬浮取食,生活时腕及羽枝常常对着水流方向伸展,同时伸出管足。管足上有大量的粘着颗粒,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颗粒像粘着在触手上一样粘着在管足上,再由纤毛作用沿步带沟进入口内。所以管足及水管系统的最初机能可能是用以捕食,以后才变成运动器官。进入口内的食物经短的食道再进入肠。肠在萼部环绕一圈后变成直肠,最后以肛门开口在肛锥上。肠的内侧还有一些突出的盲囊。消化的过程尚不清楚。海百合的体腔主要位于萼部,并伸入到腕及柄内。萼部体腔由于结缔组织的侵入形成海绵状,血系统在体腔内也形成网状。在食道周围也呈海绵状并与轴腺相连,轴腺为一管状的腺体组织。血系统也进入腕内,但不进入柄。体腔与血腔中含有几种血细胞,可能完成循环功能。呼吸主要由体表进行,特别是在腕及羽枝处。管足也完成一定的呼吸机能。代谢产物被体腔细胞携带到步带沟的两侧,形成一些球形小体,然后周期性地排出。海百合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内神经系统(反口面神经),是最重要的部分,位于萼部,形成杯形鞘状,由它发出神经到柄及卷枝,也向腕及羽枝发出5个腕神经,支配腕内肌肉及骨片的运动;外神经系统(口面神经),是上皮下神经系统,也包括盖板处的围口神经环及步带沟中的辐神经,同源于其他棘皮动物的主要神经,主要具感觉功能;下神经系统,在外神经系统内的深层处,也形成一中心环及腕神经,支配着羽枝及管足。无特殊感官,由体表皮中的感觉细胞及管足上的突起司感觉功能。
 

有柄的海百合将精、卵释放到海水中,并在外界受精,以后发育成樽形幼虫,自由游泳一段时间后附着变态成一个具柄的海百合

 

海羊齿由樽形幼虫(doliolaria)变态成一有柄的固着的五角海百合幼虫,很相似于一个小海百合(pentacrinoid larva)

 

五角海百合幼虫(pentacrinoid larva)它很相似于一个小百合,经数月生长后长出卷枝,离开柄而营自由生活

 
海百合类的生殖与发育
海百合类均为雌雄异体,没有固定的生殖腺,生殖细胞来源于腕近端的羽枝或腕部体腔上皮细胞。无柄类的海羊齿(Antedon)通过羽枝的破裂排出生殖细胞,并粘着在羽枝表面进行孵育,直到幼虫阶段。有柄的海百合(Metacrinus)将精、卵释放到海水中,并在外界受精,以后发育成樽形幼虫(桶形幼虫),自由游泳一段时间后附着变态成一个具柄的海百合。海羊齿由樽形幼虫变态成一有柄的固着的五角海百合幼虫(pentacrinoid larva),它很相似于一个小百合,经数月生长后长出卷枝,离开柄而营自由生活。此外许多冷水生活的种都有孵育幼体的习性,它们在腕或羽枝外形成外突的囊状物,受精卵进入其中,孵育成幼虫后离开母体。海百合类也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去部分腕或萼部都能再生。再生过程中,内神经系统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体腔细胞将损伤组织移走,并带来营养物质,因此在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