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棘皮动物门> 游移亚门> 蛇尾纲
  蛇尾纲(Ophiuroidea)又称海蛇尾纲,是现存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纲,约有2000种及200化石种,浅海及深海均有分布,深海软质海底很丰富。体扁平,星状,体盘小,5个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腕内中央有一系列腕椎骨(vertebra),骨间有可动关节,肌肉发达。腕只能作水平屈曲运动,很灵活,上常被有明显的鳞片,无步带沟。管足退化,呈触手状,无运动功能。每一腕节由4块腕板组成,上下左右各一,侧腕板上有腕棘,侧腕板间有2列触手孔,自此伸出触手。消化管退化,食道短,连于囊状的胃,无肠,无肛门。以藻类、有孔虫、有机碎屑为食,也食多毛类、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胎生。个体发育中经蛇尾幼体。可分为蔓蛇尾目(Euryalae)和蛇尾目(Ophiurae)。

蛇尾纲

Ophiuroidea

 

 

 

 

 

 
蛇尾纲的主要特征
体扁平,星状
体盘小,腕细长,两者分界明显
无步带沟, 管足退化,呈触手状,无运动功能,司呼吸和感觉
 
真蛇尾目 Ophiurae
腕不分支,中央盘及腕常覆盖有骨板,例如孔蛇尾(Ophiotrema)、真蛇尾(Ophiura)、阳遂足(Amphiura)等。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腕极长,可达180mm以上。
 

真蛇尾(Ophiura ophiura)

 

真蛇尾(Ophiura ophiura)

 

真蛇尾(Ophiura textura)

 

小双鳞蛇尾(Amphipholis squamata)

 

真蛇尾(Ophiura affinis)

 

真蛇尾(Ophiura textura) 群体

 

紫蛇尾(Ophiopholis aculeata)

 

近辐蛇尾(Ophiactis affinis)

 

绿蛇尾(Ophioderma cinerea)

 

阳遂足(Amphiura chiajei)

 

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穴居群体

 

阳遂足(Amphiura brachiata)穴居群体

 

刺蛇尾(Ophiothrix fragilis)

 

刺蛇尾(Ophiothrix fragilis)群体

 

刺蛇尾(Ophiothrix fragilis)穴居群体

 
蔓蛇尾目 Euryalae
腕分支,常缠绕成团,中央盘及腕上不具骨板。世界现存约120种,我国有15种,多分布在南海,黄海只有海盘(Astrospartus mediterraneaus)1种。盘直径可达10厘米,一般均盖裸出的或具颗粒的厚皮,不具板和鳞片。蔓蛇尾辐狭长,呈肋骨状。腕从基部分枝多次,垂直并能作上下的运动。椎骨由捩椎关节相连。腕棘短小,位于腹面,呈钩状。生殖裂口短,生殖囊在体内愈合成大腔,真体腔相应被压小,各间辐部有的各有1个筛板。口部多不具口棘。多生活于底质较硬的深水域。活动时,腕伸展开像一个具有很多网目的篮或筐,以此构造捕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最早的筐蛇尾见于泥盆纪。现存种类对环境条件(温度、盐度和底质)的要求比较严格,分布比较特殊,是研究海洋动物地理学的一个指标种。分为6科:始椎蛇尾科(Eospondylidae)、爪星蛇尾科(Onychasteridae)、衣笠蔓蛇尾科(Asteronychidae)、星蔓蛇尾科(Asteroschematidae)、筐蛇尾科(Gorgonocephalidae)和蔓蛇尾科(Euryalidae)。如蔓蛇尾(Euryale)、筐蛇尾(Gorgonocephalus)等。
 

筐蛇尾(Gorgonocephalus eucnemis)

 

筐蛇尾(Gorgonocephalus caputmedusae)

 

筐蛇尾(Gorgonocephalus)

 

海盘(Astrospartus mediterraneaus)

 

海盘(Astrospartus mediterraneaus)

 

海盘(Astrospartus mediterraneaus)

 
蛇尾类的外形特点
蛇尾类与海星类相比是小型的棘皮动物,大多数种类中央盘直径在1~3cm之间,最大的也仅12cm。由于体壁的真皮细胞中含有各种色素,如胡萝卜素(carotenoid)、黑色素(melanin)、核黄素(riboflavin)及叶黄素(xanthophyll)等而使体表出现不同的颜色。蛇尾的中央盘呈扁圆形或五角形、,反口面光滑或具颗粒状,或盖有钙质骨板或小刺,没有皮鳃。口面中央盘是由一系列构成口区及间步带区的咀嚼板组成,中央盘的中央为口,其两侧密生小齿向口内及反口方向延伸,由中央盘明显地向外伸出5个腕,腕细长。有的种每个腕都可以连续分支,如蔓蛇尾类。腕由四列纵行骨板包围形成,呈关节状,一列口板,一列反口板,二列侧板。由侧板上向外伸出2~15个刺,刺的大小、形状因种而异,有的种刺的末端具毒腺。腕的口面没有步带沟,腕内有极发达的脊骨(vertebral ossicle),实际上脊骨是由海星类的两个步带骨板沉入腕内愈合而形成。脊骨间有4束肌肉相连,使腕可以灵活自如地向各个方向运动。蛇尾类的辐水管也进入腕内。管足很小,由每一口板与侧板之间伸出一对,均无吸盘。其中一个口板变成筛板,因此蛇尾类的筛板是位于口面而不是反口面。
 

真蛇尾(Ophiura sarsi)口面

 

阳遂足(Amphiura proposita)口面

 

刺蛇尾(Ophiothrix fragilis)口面

 
蛇尾类的内部结构与生理
蛇尾类的体壁结构与海星相似,但角质层外一般都无纤毛,表皮细胞多为合胞体且与真皮相连,骨板也在结缔组织中。体壁中无肌肉层,而形成两对独立的脊骨间肌(intervertebralmuscles),以控制腕的运动,体壁的最内层为体腔膜。由于脊骨及肌肉的结构,使蛇尾类成为棘皮动物中运动最快的一类。但也有一些种类是穴居的,如阳遂足(Amphiura)。蛇尾类的水管系统与海星纲基本相似,只是筛板位于口面。也有环血管与辐水管,环水管上有4个波里氏囊,无贴氏体。由辐水管沿腕的脊骨分出一对侧水管,再连到管足,没有坛囊,整个水管系内裹有纤毛体腔膜。蛇尾类以底部沉积物或小型动物为食,较大的颗粒被腕有节奏的运动扫入口内,小的食物颗粒由腕刺或管足送入口。消化道结构简单,口后经一短的食道进入膨大的胃,胃充满整个中央盘,边缘折成10个囊状,也有系膜将胃固定在体壁上,没有幽门胃,也没有肠及肛门,所以没有消化结构进入腕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吐出。体腔与海星类相比已相当减小,中央盘内仅限于内脏间的空隙,腕几乎被脊骨充满,仅留有反口面的一点空腔为其腕体腔。体腔中亦有体腔细胞。其血系统与围血系统与海星纲基本相似。蛇尾类由口面体壁内陷形成10个盲囊(bursae),与胃壁褶皱形成的胃盲囊相间排列构成它的呼吸器官。盲囊与外界有裂缝相通,囊的表面具纤毛上皮,通过纤毛的打动或反口面体壁的升降引起水的进出,以完成呼吸作用。它也可能是排泄的场所,因为在这里有携带代谢产物的体腔细胞被排出。神经系统是由外神经(感觉与运动)与下神经(运动)平行组成,中间仅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相分隔。它们也排成环神经与辐神经,由上皮中的感觉神经细胞担任化学与触觉功能。
 

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外形没有区别

 

蛇尾类个体发生中经蛇尾幼体

 

蛇尾类多以海底藻类、有孔虫、有机质碎屑为食

 
蛇尾类的生殖与发育
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外形没有区别,只有极个别种雄性很小,附着在雌性的中央盘上。生殖腺葡萄状,在体腔内附着在呼吸盲囊周围,其附着位置及数目因种而异。也有极少数为雌雄同体,雌、雄生殖腺相分离或是雄性先熟。生殖细胞形成后先进入呼吸囊中,在那里进一步地成熟,在囊内或海水中受精。受精卵的孵育是很普遍的,在呼吸囊中孵育,甚至在其中卵胎生。孵育的种多为直接发育,非孵育的种早期胚胎发育相似于海星类。蛇尾类幼虫为长腕幼虫,具4对长腕,并有纤毛带,变态时幼虫不附着,变态后的个体经3~4年后性成熟,寿命约5年左右。蛇尾类的无性生殖及再生现象也很普遍,自切现象也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