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子菌纲
黑粉菌纲
锈菌纲
您的位置:
首页
>
真菌界
> 担子菌门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通称担子菌,主要特征为具有担子的产孢结构,以及外生的称为担孢子的有性孢子。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门,分布极为广泛,数量大、种类多,达2万余种。有可以食用的,有可以药用的,也有许多种类有毒,与人类的生活关系较大。它们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mycorrhiza),有利于作物的栽培和造林;许多大型担子菌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如香菇、猴头、灵芝、竹荪、平菇等,有的具有滋补和药用价值,许多食用的担子菌含有多糖,能提高人体抑制肿瘤的能力以及排异作用,因此担子菌已成为筛选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有害的担子菌如黑粉菌和锈菌,引起作物的黑穗病和锈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担子菌能引起森林和园林植物的病害,许多大型的腐生真菌能引起木材腐烂,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在系统发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本门分类存在很大争议,本站根据新的分类系统,将其分为3纲: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锈菌纲(Urediniomycetes)和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担子菌纲 Basidiomycetes
为最高等的真菌,已知有1100多属16000多种,可分为16个目。不少担子菌形体较大,如树木腐朽或木材腐朽后生出的各种覃菌,包括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等。森林中有些蘑菇大如圆桌面,有些形体虽小,但其子实体具有的特点引人注目,如黑粉菌的黑粉状物,锈菌的锈状物等。所以担子菌一般是容易被肉眼识别其大概的。担子菌都有很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有隔膜。有些担子菌,其大量菌丝平行成束并组成一根根肉眼可看的索状物,叫菌索。在担子菌所致树木腐朽、根腐处,剥开树皮或挖出病根即常可见到大量菌索。有些担子菌,菌丝上还有一特殊结构,即在菌丝分隔处生有一锁状的管状物把相邻两细胞再作联合,称为锁状联合。这是双核菌丝体在双核细胞同时分裂时形成的。担子菌除少数种类有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外,大多数担子菌在自然情况下没有无性生殖。这一点和前述子囊菌显然不同。 担子菌的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担孢子是外生的,这一点和子囊菌内生子囊孢子截然相反。担子菌中除锈菌目有特殊的性器官外,大多无明显的性器官,只由两个不同性质的单核菌丝直接进行菌丝结合,产生双核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双核菌丝的分支顶端分化成一个特殊的产孢(担孢子)细胞,叫担子,担子初为双核,不久核配(两核融合),核配后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的核,然后在担子顶端或侧面外生4个担孢子(少数种类为2个),每个担孢子只有一个单倍核。担孢子成熟后会被弹射出去。若取一刚刚成熟的蘑菇的伞盖,菌褶朝下放在一黑纸上,在相当的温湿度下放置一日,拿起伞盖,可见黑纸上有放射状排列的大量担孢子。
银耳目 Tremellales
大多为木材腐生菌。子实体呈胶质、蜡质、肉质,干燥时呈软骨质或革质,白色或黄色、桔红色。子实层单面生或两面生,以产生具十字形纵向分隔的担子为特征。担子多为球形、卵形或梨形,个别种属的担子为纺锤形并呈串珠式生长。典型的担子被纵隔分为4个细胞,每个细胞产生一小梗(或称上担子),小梗顶端形成担孢子。担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或分生孢子。由于担孢子能够自小梗上弹离,故属掷孢子性质。子实体形态多样,有平伏、花瓣状、匙状、珊瑚状,直立分枝形或有明显菌柄和扇形菌盖。主要腐生于木质基物上,偶有寄生于其他真菌的。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为药、膳两用药材,中医临床不常用,主要作为药膳使用,含有多糖类物质,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亦有补肺益气、养阴润燥的功效,民间作为老年体弱者的上好滋补品。金耳(
Tremella aurantialba
)含有丰富脂肪,蛋白质和磷、硫、锰、铁、镁、钙、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滋补品,并可作为药用,有治肺热、气喘、高血压等作用,其滋补营养价值优于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类,在西藏东南部及其他产区群众有采食习惯。
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金耳
Tremella aurantialba
木耳目 Auriculariales
多为木材商的腐生菌。子实体呈胶质、蜡质、肉质,干燥时呈革质。子实层通常单面生,在子实体的腹面。以产生被横隔分为4个细胞的担子为特征。担子圆柱形,直或弯曲,偶尔顶端卷曲,横向分隔为4个细胞,每个细胞产生1个小梗,或称上担子。小梗很长,或退化成小尖,其顶端形成担孢子。担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或分生孢子。子实体形态多样,从简单的菌丝层到发育良好的、有菌盖和菌柄或珊瑚状的子实体。仅木耳科(Auriculariaceae),其中木耳属(
Auricularia
)的多数种可食用。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分布广泛,营养丰富,是常见的食用和药用真菌,已人工栽培。有毛木耳和黑木耳等不同品种之分,前者耳片大、厚、质地粗韧,硬脆耐嚼,且抗逆性强,易栽培。
角质木耳
Auricularia cornea
木耳(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花耳目 Dacrymycetales
均腐生于朽木上,担子果有柄或无柄,垫状、瓣状或匙状,胶质,颜色鲜艳,黄色或橘黄色。担子为单胞,顶端分叉,每枝上生一个短的小梗,担孢子生于小梗顶端,椭圆形,常弯曲,初为单胞,后产生隔膜成两个或多个细胞,壁光滑,不重复产生。包括花耳科(Dacrymycetaceae)和蜡花耳科(Cerinomycetaceae)。桂花耳(
Guepinia spathularia
)子实体较小,但色彩鲜艳。春至晚秋生于杉木等针叶树倒腐木或木桩上。往往成群或成丛生长。分布广泛,可食用。
桂花耳
Guepinia spathularia
掌状花耳
Dacrymyces palmatus
伞菌目(蘑菇目)Agaricales
为担子菌一个大目,特点是具有菌盖和菌柄,呈蘑菇状。菌丝体典型的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初生菌丝,具亲和性初生菌丝融合形成次生菌丝,没有或有锁状联合,具桶孔隔和桶孔盖。有些种类次生菌丝还可以形成菌素。许多种类菌丝与植物根形成共生菌根。大多种类担子果是典型的蘑菇状。构成伞菌的组织是由紧密排列的双核次生菌丝组成。担子果发育类型有3种:裸果形、假被果型和半被果型。伞菌目的子实层生长在菌盖下面,典型的是生于菌盖下悬垂的菌褶两侧。由担子、担孢子、囊状体和幼担子层等构成子实层。菌褶两侧子实层中间组织称为菌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世界性分布,出现于北极至热带的多林地带,生长在枯枝落叶层或树干上,有的生长在沼泽地、空旷地、草地、牧场或粪上,有的与一定的高等植物形成菌根,有的寄生于植物根部引起根腐,少数寄生于大型真菌上。从季节来说,自早春至初冬均有不同的蘑菇出现,而在大多数地区,深秋是蘑菇生长的旺季。分类存在争议,依据菌盖、菌柄的菌肉组成成分、子层体的特征、内菌幕、外菌幕的有无、孢子印的颜色、阳孢子的特征,下分11~18个科,220~230个属,4000~5000余种。我国已报道的约为世界已知种的1/5。有的蘑菇(如毒伞属、环柄菇属等)有毒,含剧毒物质鬼伞素(二乙基硫代甲酰胺)、环肽(毒伞肽)等,称为毒蘑菇,误食后轻者引起头晕、呕吐、致幻,重者导致肝坏死而死亡。有的蘑菇味美可食(如口蘑、香菇、草菇等),且营养价值很高,有健康食品之称。有的蘑菇(如光帽黄伞、松口蘑等)有降压抗癌等药效,可供药用。
豹斑毒鹅膏菌
Amanita pantherina
铜绿球盖菇
Stropharia aeruginosa
牛肝菌目 Boletales
因一些褐色的平展菌盖犹如牛肝而得名。分类颇具争议,常被归于伞菌目,为其牛肝菌亚目(Boletieae)或牛肝菌科(Boletaceae)。本站按《真菌词典》第9版(2001)中牛肝菌独立为一目。主要包括牛肝菌科和乳牛肝菌科(Suillaceae)。牛肝菌科担子果肉质,易腐烂,菌柄中生,菌肉受伤时常变成蓝色,子实层多为管状,菌管内侧有担子和不孕细胞组成子实层,担孢子成熟并强力释放出来。全部生于林地上,能与树木形成菌根,除少数外,大多数可食用。常见如美味牛肝菌(
Boletus edulis
)、褐疣柄牛肝菌(
Leccinum scabrum
)等。
美味牛肝菌
Boletus edulis
褐疣柄牛肝菌
Leccinum scabrum
鸡油菌目 Cantharellales
分类地位存在不同意见。《真菌词典》第9版(2001)中将鸡油菌科(Contharellaceae)上升为目,包括齿菌科(Hydnaceae)等5科。鸡油菌科担子果的菌盖中心凹陷形成漏斗状,有柄,肉质,菌盖逐渐延伸至菌柄上,子实层皱褶像浅延生的菌褶;单系菌丝,生殖菌丝有或无锁状联合;孢子光滑,无色。鸡油菌(
Cantharellus cibarius
)散生或群生于林地上颌树根附近,是多种树木外生菌根真菌,分布广泛,味道鲜美,也可入药。齿菌科担子果有菌盖,柄中生或偏生,肉质,子实层分布在倒悬的齿状结构上,但系菌丝,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子实层无囊状体及其他不育细胞;孢子光滑。包括齿菌属(
Hydnum
)、齿耳菌属(
Steccherinum
)、耳匙菌属(
Auriscalpium
)等。
鸡油菌
Cantharellus cibarius
赭黄齿耳菌
Steccherinum ochraceum
多孔菌目(非褶菌目)Polyporales
分布广泛,种类多,是担子菌门中一类重要类群。担子果显著。菌丝体发达,有隔和分枝,深入基物中吸收营养,有的种类还能形成菌素和菌核组织,多数种类菌丝有锁状联合。构成担子果的菌丝分为生殖菌丝、骨架菌丝和联络菌丝三种类型。少数种类形成无性孢子,大多数没有无性孢子。有性阶段形成担子和担孢子,整齐排列成子实层,外露,子实层着生在菌髓上,一同构成子实体。子实层中有刚毛、囊状体、胶囊体、侧丝等不育细胞。担子顶端一般生4个小梗,其上着生担孢子,成熟时强力射出,担孢子无色或有色,光滑或具饰纹,一般单胞无隔。担子果形状各种各样,多数较大,最常见是具管状子实层的种类,称为多孔菌。绝大部分腐生,一部分生活在土壤中,但大多数生活在树木、木材及其他木质材料上。除少数种类危害植物根部使其发生腐烂外,大多数能破坏木材引起木材腐烂,也有不少种类是森林中木质材料的分解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的种类是食用菌和药用真菌。分类存在很大争议,本站按《真菌词典》第9版(2001),将鸡油菌科、齿菌科、猴头菌科、裂褶菌科、珊瑚菌科等归入其他目。
木蹄层孔菌
Fomes fomentarius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红菇目 Russulales
多年来红菇科(Russulaceae)是伞菌目的一科,包括红菇属(
Russula
)和乳菇属(
Lactarius
)。担子果肉质,脆、易腐烂,柄中生,菌盖与菌柄相连,菌丝无锁状联合。子实体菌髓有大量髓球胞,这也是与其他伞菌的主要区别。孢子椭圆形至球形,孢子纹饰具淀粉质反应,孢子成堆时白色或黄色。多数种类是外生菌菌根。在《真菌词典》第9版(2001)中,红菇目包括11科,猴头菌科(Hericiaceae)等也归入其中。
红菇
Russula lepida
猴头菌(猴头菇)
Hericium erinaceus
鬼笔目 Phallales
包括5科:鬼笔科(Phallaceae)、笼头菌科(Clathraceae)、地星科(Geastraceae)等。鬼笔科担子果有闭果型包被,幼时担子果为白色卵形结构,有些种类可达鸡蛋大小,故也称“蛋菌”,其基部有白色菌素与基物相连,担子果内部结构形成时,由于内部压力卵形担子果破裂,载有产孢组织的孢子托伸出,包被残留在孢子托基部形成菌托。短裙竹荪(
Dictyophora duplicata
)生于阔叶林或竹林地上,为著名的食用菌。
短裙竹荪
Dictyophora duplicata
光顶地星
Geastrum triplex
黑粉菌纲 Basidiomycetes
为一类寄生于植物上引起多种症状并形成大量黑粉状孢子的真菌。包括50余属1200多种,分布广泛,侵染75余科近4000种被子植物,特别是禾本科,能引起各类作物的黑粉病和黑穗病。如小麦腥黑穗病(
Tilletia laevis
),曾在我国局部地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损失,食用了含有大量孢子的面粉造成中毒事件。令如玉米丝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等。本纲真菌的担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产生单核的初生菌丝,在生活史中占据时间很短,它们联合后形成双核次生菌丝,占生活史的很长时间。无性繁殖主要包括芽殖,有性生殖可形成冬孢子,是其重要特征和分类依据。
黑粉菌目 Tremellales
黑粉菌纲按新的分类系统,可分3亚纲10目。按传统分类系统,一般仅设1目,即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包括黑粉菌科(Ustilaginaceae)和腥黑粉菌科(Tilletiaceae)。前者先菌丝具横隔,每个细胞顶升或侧生担孢子,或不生担孢子;后者先菌丝不分隔,顶端簇生长形担孢子。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Tilletia controversa
玉米黑粉病
Ustilago maydis
锈菌纲 Basidiomycetes
140~160属5000余种。专性寄生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通常只引起局部侵染,在植株受害部位形成黄色、黄褐色和褐色小斑,成为大量的孢子堆,使寄主表皮破裂,增加植物水分蒸发而致病株枯死。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常引起禾本科、豆科作物及果树、蔬菜严重发病,造成重大损失。本纲真菌的菌丝有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有隔膜,菌丝很少形成锁状联合。许多种类具有明显的多型和多态现象,可依次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等5种孢子。特有转主寄生现象。生活史可分为3种类型:长生活史型、缺夏孢生活史型和短生活史型。
锈菌目 Tremellales
根据冬孢子的有无和形态,可分为柄锈菌科(Puccinaceae)、栅锈菌科(Nelampsoraceae)、鞘锈菌科(Coleosporiaceae)和半知锈菌类(Uredinales Imperfecti)。
疣顶单胞锈菌
Uromyces appendiculatus
禾柄锈菌
Puccinia graminis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