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原兽亚纲> 单孔目

  单孔目Monotremata共2科3属3种,包括针鼹和鸭嘴兽等。为最原始的卵生类群。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开口于外,故名;卵壳为革质,幼仔吻端有一卵齿用以顶破卵壳;成体无牙齿,喙上覆有富于感觉的皮肤,头骨光滑,骨缝消失,踝部有毒距。仅分布于大洋洲。单孔目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表被毛,雌兽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幼仔,心脏分两心房和两心室,能保持体温在32℃左右,脑较大,并有较发达的皮质部,下颌由单块齿骨构成,中耳具 3块听骨。但是又与爬行动物一样,肩带具乌喙骨、上乌喙骨和间锁骨,组成腰带的坐骨、肠骨和耻骨不愈合并有上耻骨;采取爬行动物的站立姿态,肋骨和椎骨的结构是爬行动物式的。

 
针鼹科 Tachyglossidae
有2属2种。又称刺食蚁兽。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无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区域,雌兽的育儿袋即在此处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单一的泄殖腔孔。共2属5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针鼹吻细长,鼻孔和口位于吻端;口小,无牙,舌细长;眼小;具外耳壳,部分隐于毛中;四肢短,均为5趾;雄性后肢踝部有毒距;尾短,下面裸露。适应食蚁生活,栖息于多石、多沙和多灌丛的区域,住在岩石缝隙和自掘的洞穴中。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爪强有力,适于挖掘。平时在地面活动,遇到危险,能很快向地下挖进,紧急时也会卷成1个刺球保护自己。虽有一定视力,但主要靠听觉和嗅觉进行活动。寻食时吻前伸,一边探索一边掀开地面的覆盖物。主要食物为蚂蚁和白蚁,用细长而富有粘液的舌来捕获,并用舌上的角质板和口腔顶部的硬嵴来磨碎。繁殖习性很特别,雌兽把1枚具有革质壳的卵(长度约为1.4~1.7厘米,直径约为1.3~1.5厘米)直接由泄殖孔产到育儿袋中,约10天后,1个发育不全的幼仔破壳而出,体长约12毫米,重不到0.5克。它在袋中靠母乳生活约2个月,长出刺后从袋中第2次出生,但尚不能独立生活,母兽出外寻食时,便把它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处所。冬眠时,体温可降到接近环境温度。原针鼹(长吻针鼹)Zaglossus bruijnii仅分布于新几内亚,体较大,长约45~77.5厘米,体重约5~10千克;吻长占头长的2/3,微向下弯;刺较稀疏而短;前肢仅3趾具爪,第一和第五趾为胼胝所覆盖。针鼹(短吻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体较小,长约35~53厘米,体重约2.5~6千克;吻较短而微向上翘;刺较密而长;前肢5趾均具强大的扁爪。寿命很长,在动物园中短吻针鼹有的活50年以上,长吻针鼹有的活30年。
 

针鼹(短吻针鼹、澳洲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
 

原针鼹(长吻针鼹)Zaglossus bruijnii
 
鸭嘴兽科 Ornithorhynchidae
仅鸭嘴兽Orhithorhychus anatinus一种,仅分布于澳洲大陆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是澳洲的象征性动物之一。体长约40厘米,为体型最小的单孔目动物。成兽无牙,无软唇,而有一鸭嘴状的吻部,故名。吻触觉灵敏,可以用来在浑浊的水中寻找猎物。足上有蹼,尾部似河狸,擅长游泳。繁殖期间,雄性后足产生1根长约15毫米小刺,连接储藏毒液的毒囊,用以炫耀求偶和保卫孵卵,毒液对人体可产生剧痛,并伴有恶臭。水栖、卵生,卵在洞穴中孵化。幼兽舔食母变相汁腺分泌而流入腹部沟槽中的乳汁而生活成长。
 

鸭嘴兽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鸭嘴兽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鸭嘴兽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巢穴洞口
 

鸭嘴兽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雄性婚刺及毒囊
 

 

单孔目

Monotrem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