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两栖纲> 无尾目(蛙形目)
  无尾目(Salientia)又称蛙形目(Raniformes),有20科303属约3500种。广布于五大洲,以热带、亚热带最多,有的种进入北极圈和海洋。我国有240种。成体短阔,无尾。头部略呈三角形,颈部不明显,前肢较短,后肢特别发达,具有蹼,适于跳跃或游泳。有眼睑和鼓膜。口裂较大,多数种类舌可翻出口外捕食。肋骨不发达,或完全退化;额骨与顶骨、尺骨与桡骨、胫骨与腓骨都各自愈合。无交接器。多体外受精。卵产在水中,孵化成的幼体有尾,称为蝌蚪。用鳃呼吸,幼体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逐渐缩短,最后消失。鳃也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经过变态发育为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比较简单,皮肤起着重要的辅助呼吸作用,皮肤呼吸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多种蛙类及蟾蜍生活于农田。喜食活的害虫,有益农业;蟾酥是传统中药。
 
始蛙亚目 Archaeobatrachia

包括2科。脊椎骨为双凹型,有短的肋骨。是现存最原始的无尾类。

 
尾蟾科 Ascaphidae
为现存最原始的无尾类,具有9枚骶骨前椎骨、1枚前耻骨、未固定的肋骨以及残留的摆尾肌。仅1属2种,即尾蟾(Ascaphus truei)和落基山尾蟾(Ascaphus montanus),后者有时作为前者的一个亚种。分布于北美西北部。栖息于海平面到海拔2000米的山间清澈溪流中,夜间活动。体长约4厘米。雄性长有短小泄殖孔附器,似尾状,但不是尾,而是用以插入雌蛙泄殖孔,使精子在交配时不被水流冲走,这是适应湍急溪流的一种方式。蝌蚪长有数排小齿状的牙齿和大且有吸附力的口盘,可吸附在溪水中的岩石地面并刮食藻类。蝌蚪发育缓慢,需要1~4年才变态成幼蛙,直到7~8年岁才达到性成熟。本科有时被置于滑蟾科(Leiopelmatidae)。
 

落基山尾蟾 Ascaphus montanus
 

尾蟾(♂)Ascaphus truei
 
滑蟾科 Leiopelmatidae
仅1属4种:阿氏滑蟾(Leiopelma archeyi)、哈氏滑蟾(Leiopelma hamiltoni)、何氏滑蟾(Leiopelma hochstetteri)和毛德岛滑蟾(Leiopelma pakek),仅分布于新西兰,故又称新西兰蛙。栖息于潮湿的山区林间,夜间活动。具有尾蟾科最原始的形态上的特征,但没有似尾的泄殖孔附器。肩带弧胸型,椎骨11枚,较其他无尾类多1枚,椎体双凹型,有残留的脊索,有残留尾肌。一次产卵最多23枚,产于洞穴中。蝌蚪在洞穴中发育,由雄蛙照顾,直至变态发育成幼蛙。为孑遗动物,具有重要科研价值,且数量稀少,个别种类甚至濒临灭绝,已被列入保护名单。
 

哈氏滑蟾 Leiopelma hamiltoni
 

阿氏滑蟾 Leiopelma archeyi
 
后凹型亚目(负子蟾亚目Opisthocoela

包括4科。脊椎骨为后凹型,具有骨化椎体;尾杆1个或2个。有短的肋骨。荐骨横突宽大。肩胛骨较短;弧胸型。上颌一般有齿;无鼓膜或不显著。

 
铃蟾科 Bombinatoridae
包括巴蟾属(Barbourula)和铃蟾属(Bombina),共2属9种。分布于欧洲、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婆罗洲、菲律宾(巴拉望岛)。栖息于湿地,半水栖或见于山间溪流中,夜间活动。每年在水中繁殖2~3次,鸣声低沉。铃蟾属成团状产卵60~200枚于植物叶片上,蝌蚪在水中发育;巴蟾则直接产于溪流中。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是分布最为广泛,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在我国见于东北、华北等。长约5厘米。舌呈盘状,周围与口腔粘膜相连。皮肤粗糙。身体和四肢灰棕色或绿色,具斑点和大小不等的刺疣;腹面呈橘红色,有黑色斑点。趾间有蹼;雄蟾无声囊。栖居于池塘或山区溪流石下。5~7月繁殖, 卵多成群或单个贴附在山溪石块下或水坑内的植物上,每次产卵约百余枚。成体受到惊扰时则举起前肢,头和后腿拱起过背,形成弓形,腹部呈现出醒目的色彩。这种对险情的反应(预感反射),可能是向捕食者暗示它的皮肤有毒的一种信号,所以有人称之为“警蛙”。 本科常被置于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
 

东方铃蟾 Bombina orientalis
 

红腹铃蟾 Bombina bombina
 
盘舌蟾科 Discoglossidae
因舌为圆盘状且不能伸出而得名。包括2属11种,分布于欧洲西部、中部及南部地区,非洲西北部、小亚细亚。夜间活动。产婆蟾属(Alytes)陆栖,躲藏于用前肢挖掘出的浅坑或圆木下的裂缝中,繁殖季节时进入水中,雄蛙鸣声似轻笑声,趾部、下颏或腹部长出“婚垫”,有助于紧紧抱住雌蛙;雌蛙产100枚左右的卵串,雄蛙使其受精后盘绕在后肢上,并返回水中持续3~5周,直至卵被孵化成蝌蚪,这是本属最显著的行为特征。盘舌蟾属(Discoglossus)又称油彩蛙属,栖息于多岩石的溪流边,直接产卵500~1000枚在溪水中。
 

产婆蟾 Alytes obstetricans
 

西班牙产婆蟾(♂)Alytes cisternasii
 
负子蟾科 Pipidae
有4属27种。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完全水生性,栖息于湖泊及池塘,后肢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没有舌头。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离开母体。负子蟾属(Pipa)有7种,口部无角质颌和角质齿。成体眼小,无眼睑;无舌。趾蹼极发达。终生水栖。雌蟾背皮膨胀成海绵状,泄殖腔孔突出;产卵时雌雄抱对从水底逐渐游向水面,身体翻转,体背朝下、腹面朝上时稍停片刻,雌蟾产卵3~10粒,落到雄蟾的腹部。随后,又向水底游动。这时,两蟾抱握的部位略微放松,卵滚入雌蟾背部蜂窝状的皮肤窝内。一般连续重复此种动作15~18次,共产卵40~100粒。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肤窝内生长发育,完成变态,然后离开母背。跌落水底的卵不能正常发育。以色列晚白垩世地层中采到近于这类群的化石,表明是一个既原始又相当特化的类群。
 

非洲爪蟾(白化型)Xenopus laevis
 

负子蟾 Pipa pipa
 
异舌穴蟾科 Rhinophrynidae
仅1属1种,即异舌穴蟾(Rhinophrynus dorsalis)。主要分布于中美洲,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格兰德大峡谷到波多黎各等地。陆栖,穴居,夜间活动,捕食白蚁。体呈球形,长约8厘米,头小,口鼻部尖。四肢短小,前趾短后趾长,底部都有蹼;后足具铲状结构,用以掘土。雄性具内声囊,常漂浮在水面上发出叫声求偶。卵通常产在临时形成的水塘中,发育很快,自由活动的蝌蚪会成群地浮出水面,具有感觉功能的触须。本科在结构和进化上与负子蟾科(Pipidae)关系密切。
 

异舌穴蟾 Rhinophrynus dorsalis
 

异舌穴蟾 Rhinophrynus dorsalis
 
变凹型亚目(锄足蟾亚目Anomocoela

包括3科。脊椎骨为前凹型,但有变异,椎间的骨片有的尚未骨化,仍为软骨,可形成双凹型或双凸型的椎骨。

 
角蟾科 Megophryidae
因多数上眼睑和口鼻部具角状突起而得名。有12属100余种,且不断有新种被发现。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印澳群岛西部,中国横断山脉的属种最为丰富。前凹椎体是由骨化或钙化的间椎体与前一枚椎体愈合而成。这类前凹与典型前凹型的不同处,在于嵌在二椎骨间的椎体不剥离就能看到。栖息于海拔较高的山间溪流附近。体具保护色,有些种类极似枯叶状。繁殖期进入水中,雄蛙可发出嘈杂、机械的“叮当”声。蝌蚪常具能吸附的大嘴和低鳍,或朝上摄食水面生物的大嘴。本科有时置于锄足蟾科(Pipidae),作为一亚科,即角蟾亚科(Megophryinae)。
 

尖吻山角蟾 Megophrys nasuta
 

哀牢髭蟾 Vibrissaphora ailaonica
 
锄足蟾科 Pipidae
有3属10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西部,以及北美的干旱砂壤地区。后肢较短,具铲形的凸出物,可用于挖掘。夜间活动,白天及长期干旱时躲藏于洞穴中。荐椎横突特别宽而长大,荐椎前几枚躯椎大多细弱并向前倾斜成锐角,荐椎与尾杆骨愈合或仅有单一骨髁。舌器不具前角或呈游离状;舌喉器的环状软骨在背侧不相连。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蝌蚪为左出水孔型。口周有唇乳突,上下唇最外排唇齿都是一短行,左右唇齿2~8行不等,角质颌强,适于刮取藻类,甚至能咬食小蝌蚪。锄足蟾属(Pelobates)分布于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西北部。掘足蟾属(Scaphiopus)和旱掘蟾属(Spea)分布于北美,主要见于加拿大南部、美国至墨西哥,有时独立为北美锄足蟾科(Scaphiopodidae)。
 

库氏掘足蟾 Scaphiopus couchii
 

棕色锄足蟾 Pelobates fuscus
 
合跗蟾科 Pelodytidae
仅合跗蟾属(Pelodytes),又称泥蟾、潜蟾、欧芹蟾,包括3种:高加索合跗蟾(Pelodytes caucasicus)、伊比利亚合附蟾(Pelodytes ibericus)和斑点合跗蟾(Pelodytes punctatus)。分布于欧洲西部和亚洲西南部。体较锄足蟾更纤细。陆栖,善于掘地,但足部缺少坚硬的凸出物。夜间活动。秋季繁殖,全天可见。卵有色,产于水塘或流速缓慢的溪水中。部分种类的蝌蚪能够在咸水中生活。本科与锄足蟾科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斑点合跗蟾(欧芹蛙)Pelodytes punctatus
 

高加索合跗蟾 Pelodytes caucasicus
 
前凹型亚目 Procoela
包括13科约5000余种。分布极广,脊椎骨为前凹型,有2个尾杆骨髁;弧胸型。
 
沼蟾科(魔蟾科)Heleophrynidae
仅1属约5种:赫氏沼蟾(Heleophryne hewitti)、东方沼蟾(Heleophryne orientalis)、珀塞尔沼蟾(Heleophryne purcelli)、勒吉沼蟾(Heleophryne regis)、罗斯沼蟾(Heleophryne rosei)。分布于非洲南部。栖息于山区中水流湍急且多岩石的溪流,夜间活动。体细长,约6厘米,扁平;口鼻部愈合;四肢长,趾末端扩张呈刮勺状。卵产后黏附于溪流岩石上。蝌蚪需要1~2年完成变态发育,具大的吸附嘴,以适应湍急的水流,刮取藻类为食。
 

罗斯沼蟾 Heleophryne rosei
 

赫氏沼蟾 Heleophryne hewitti
 
汀蟾科 Limnodynastidae
有8属40余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陆栖或穴居与热带雨林和干燥的树林和草地,夜间活动。多数强壮,前肢较短,头钝,具微蹼。受到惊吓时,会分泌粘稠、白色毒液。大都腹股沟处抱合,斑蟾属腋下处抱合。体外受精,有些种类卵以堆状产于溪流边缘,或以串状产于池塘,蝌蚪在水中生长发育;少数种类产在洞穴中或水面上的泡沫中,蝌蚪在泡沫中生长发育。本科常作为一亚科置于龟蟾科(Myobatrachidae),即汀蟾亚科(Limnodynastinae)。
 

贝氏架纹蟾 Notaden bennettii
 

幻蟾 Adelotus brevis
 
龟蟾科 Myobatrachidae
包括包括溪蟾亚科(Rheobatrachinae)和龟蟾亚科(Myobatrachinae),共13属80余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南部。陆栖或穴居与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大多夜间活动。多数体强壮,钝头,前肢相对较短,足部具微蹼。腹股沟处抱合。卵产于水中,蝌蚪在水中生长;也有少数种类将卵产于地下洞穴里;还有一些种类则将卵产于地上,刚孵化出的蝌蚪蠕动到雄蛙的袋囊中完成发育。溪蟾雌蛙则将受精卵吞入胃中,直至孵出且变态为幼蛙。
 

龟蟾 Myobatrachus gouldii
 

宴会澳拟蟾 Pseudophryne corroborree
 
塞舌蛙科 Sooglossidae
仅2属4种。塞舌蛙属(Sooglossus)包括加氏塞舌蛙(Sooglossus gardineri)、锡卢埃特塞舌尔蛙(Sooglossus pipilodryas)、塞舌蛙 Sooglossus sechellensis)等。分布于印度洋中的塞舌尔群岛。体长2~5厘米,陆栖于潮湿的森林中。卵产于陆地上而不是水中,卵直接孵化成小蛙或者将蝌蚪背在直到变态成小蛙,而这些附在背上的可都没有嘴,不用进食。均数量稀少,易灭绝。紫蛙属(Nasikabatrachus)仅1种,即紫蛙(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2003年发现于印度南部,躲藏于洞穴中生活,仅在繁殖期进入水中。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已十分罕见。本种曾独立为紫蛙科(Nasikabatrachidae),但与塞舌蛙科亲缘关系更近。
 

塞舌蛙 Sooglossus sechellensis
 

紫蛙 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
 
细趾蟾科 Leptodactylidae
为无尾目最大科,包括52多属近900种。分布于从南美洲最南端到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岛,极少数达美国南部。形态、生活习性多样。陆栖、穴居、水栖、树栖均有。大多夜间活动。生殖方式亦多样,通常腋下处抱合,除了卵趾蟾属(Eleutherodactylus)的某些种类外均体外受精,卵产于水中、陆地或水上泡沫巢内,极少数卵胎生。五趾细趾蟾(Leptodactylus pentadactylus)又称南美牛蛙,其外表和习性都与北美牛蛙类似,体型大而凶猛,但无亲缘关系。饰纹角花蟾(Ceratophrys ornata)体长达20厘米,粗壮而凶猛,甚至敢于攻击比自己大很多倍的动物,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宠物蛙类。
 

饰纹角花蟾(钟角蛙)Ceratophrys ornata
 

五指细趾蟾(南美牛蛙)Leptodactylus pentadactylus
 
蟾蜍科 Bufonidae
有30多属300余种。除大洋洲和马达加斯加无分布外,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已知2属17种,遍布全国。体型短粗,背面皮肤上具有稀疏而大小不相等的瘰粒。头部有骨质棱嵴;耳旁腺大,其分泌物的干制品即著名的重要蟾酥;鼓膜大多明显;瞳孔水平形;舌端游离,无缺刻;无颌齿和犁骨齿。后肢较短。椎体前凹型,无肋骨;肩带弧胸型。多陆生性强,昼伏夜出,产卵于长条形的胶质卵带内,蝌蚪有唇齿左孔型。
 

中华大蟾蜍 Bufo gargarizans
 

黑昧蟾(大黄蜂蟾蜍)Melanophryniscus stelzneri
 
箭毒蛙科(丛蛙科)Dendrobatidae
有10余属200多种。分布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美洲。主要陆栖于潮湿的森林中,除了香毒蛙属外都是白天活动。体型较小,体长1.2~6厘米,。头部短,四肢细长;前趾无蹼,后趾有蹼或无蹼;趾尖稍微扩展,背部欧一对甲片。瞳孔呈水平椭圆状。皮肤颜色鲜艳,有红、黄、蓝、绿、紫、黑等各种警戒色,且同一种有很多色型,多者达20种;皮肤可以分泌毒液,当地人常将毒液涂抹在箭头上狩猎,故名。繁殖时不抱合,体外受精。卵产于地上,由雄性或雌性照看。大多种类刚孵化出的蝌蚪爬到亲代的背上,被带到溪流或凤梨科植物储存雨水的结构里生长发育。叶毒蛙属雌蛙还会产下未受精卵供蝌蚪食用。由于栖息地破坏,不少种类已经濒临灭绝。
 

天蓝丛蛙 Dendrobates azureus
 

壮丽侏毒蛙 Oophaga speciosa
 
尖吻蟾科(达尔文蛙科)Rhinodermatidae
仅1属2种,包括达尔文蛙(Rhinoderma darwinii)和智利达尔文蛙(Rhinoderma rufum)。分布于智利、阿根廷,栖息于南美洲西南岸温带雨林。为达尔文于航行世界途中所发现,故名。身体细长,口鼻部尖,体侧和四肢具多行瘤状疣;趾长,后趾具微蹼,前趾无。繁殖时腋下处抱合。产卵于地面,雄蛙再将卵含于口中,约20天孵化,蝌蚪在声囊中发育成幼蛙,故又称“衔幼蛙”。
 

达尔文蛙 Rhinoderma darwinii
 

达尔文蛙 Rhinoderma darwinii
 
雨蛙科 Hylidae
有4亚科40余属近800种。分布广泛,以南美洲和大洋洲最多,亚洲东部、欧洲、北美均有分布。主要为树栖,夜行性,少数陆栖或穴居小型蛙类,体细瘦,皮肤光滑。有上颌齿和犁骨齿。椎体前凹型,无肋骨;肩带弧胸型。最末2节指骨和趾骨之间各有一间介软骨,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并有马蹄形横沟。繁殖时腋部抱合,大多产卵于水中,少数产于水面上的植物或凤梨科、树洞等积水内。雄性格斗蛙修筑盆状巢,让蝌蚪在其中发育;的有将卵背在雌性背上,或放入背部袋囊中。少数种类可直接由卵发育成幼蛙。我国仅分布雨蛙属(Hyla)9种。
 

红眼蛙 Agalychnis callidryas
 

中国雨蛙 Hyla chinensis
 
多指节蟾科(不合理蛙科)Pseudidae
有2属14种,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和东部从哥伦比亚到阿根廷一带的低地水域。大多终生生活在水中,可埋在泥穴中度过干旱。体强健,呈流线形;口鼻部尖,眼突出,瞳孔呈水平椭圆状。后肢长而有力,趾细长,蹼发达;但前肢趾无蹼。繁殖时腋部抱合,卵产于水中。奇异多指节蟾(Pseudis paradoxa),成蛙身长7厘米,但是蝌蚪却长达25厘米,相当特别,故称“不合理蛙”。有的学者认为本科属于雨蛙科(Hylidae)。
 

奇异多指节蟾 Pseudis paradoxa
 

玻利维亚多指节蟾 Pseudis boliviana
 
瞻星蛙科(跗蛙科)Centroledinae
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东北的的南美洲。生活在山区潮湿森林中,尤其是多岩石的瀑布附近,夜行性。体细长,2~8厘米;头大,眼突出,瞳孔呈水平椭圆状。前趾和后趾部分有蹼,趾端有扩张的吸盘。前趾关节呈T形,第三掌骨内侧有涨起的骨突。腹部皮肤为半透明,能够隐约看到内脏。繁殖时腋部抱合,小窝的卵产于溪流上游边的植物叶片上,蝌蚪孵化出后在溪流中生长发育。本科分类存在争议,有时被归入雨蛙科(Hylidae),而新的研究表明,其与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也有亲缘关系。
 

疣粒科氏蛙(玻璃蛙)Cochranella antisthenes
 

绿纹小跗蛙 Hyalinobatrachium talamancae
 
疣蛙科 Allophrynidae
仅1属2种,包括疣蛙(Allophryne ruthveni)以及2012年在秘鲁新发现的华丽疣蛙(Allophryne resplendens)。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中。树栖,夜行性。身体细长而扁平,体长约3厘米,上部棕黑色,间有黑色斑点。头扁平,口鼻部圆形,瞳孔呈水平椭圆状。四肢较长,前趾和后趾末端具扩张的平截吸盘;前趾无蹼,后趾底部有蹼。在暂时形成的水池中繁殖,腋部抱合。本科分类地位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作为一个亚科置于瞻星蛙科(Centroledinae),即疣蛙亚科(Allophryninae),该科与蟾蜍科、细趾蟾科和雨蛙科都有一定亲缘关系。
 

疣蛙 Allophryne ruthveni
 

疣蛙 Allophryne ruthveni
 
参差型亚目 Diplasiocoela
第一枚至第七枚脊椎骨为前凹型,第八枚为双凹型,第九枚即荐椎为双凸型并有两个尾杆骨髁;荐椎横突宽大或柱状。固胸型。本亚目的分类存在很大争议,其中蛙科(Ranidae)过去可分为8个亚科,现大多亚科已独立成科,或取消(如湍蛙亚科)。
 
蛙科 Ranidae
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鼓膜明显隐于皮下,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大多具缺刻。蝌蚪一般有唇齿左孔型。分类存在争议,过去可分为8亚科,但根据新的分类学研究,其中很多亚科或属已独立成科,故不再有亚科之分。现主要包括30余属,广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地区,美洲和澳洲北部有少数种类渗入。我国常见有真蛙、水蛙两大类群:真蛙类群趾末端无横沟,不为吸盘状,其中包括真蛙群(如黑斑蛙等)、林蛙群(如哈士蟆等)、棘蛙群(如棘腹蛙等);与上述特征相反的归水蛙类群(如台北蛙、沼蛙、臭蛙等);无指盘臭蛙(Ranegrahami)具过渡型性状。
 

黑斑侧褶蛙(青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
 

牛蛙 Rana catesbeiana
 
昏蛙科 Nyctibatrachidae
包括浪蛙属(Lankanectes)和昏蛙属(Nyctibatrachus),共2属30余种,分布于印度南部的西高止山脉和斯里兰卡。其中浪蛙属仅浪蛙(Lankanectes corrugatus)1种。本科常置于蛙科(Ranidae),被认为是由大头蛙属(Limnonectes)进化而来,故与同由蛙科独立出的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有亲缘关系。
 

浪蛙 Lankanectes corrugatus
 

罗克堡昏蛙 Nyctibatrachus petraeus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本科是根据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从蛙科(Ranidae)中独立出的一个新科,又可分为叉舌蛙亚科(Dicroglossinae)和浮蛙亚科(Occidozyginae),包括大头蛙属、虎纹蛙属、倭蛙属、高山蛙属、陆蛙属、浮蛙属等。这种分类方式仍然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此科还是蛙科的一个亚科。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俗称“水鸡”,前后肢有虎纹状横斑,故名。由于肉味鲜美营养,常被捕捉食用,数量锐减,已列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虎纹蛙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福建大头蛙 Limnonectes fujianensis
 
皱蛙科 Ptychadenidae
包括3属50余种,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其中皱蛙属(Ptychadena)约50种,丽蛙属(Hildebrandtia)3种,兰氏蛙属仅兰氏蛙(Lanzarana largeni)1种。在分类上,本科也常置于蛙科(Ranidae)。
 

非洲丽蛙 Hildebrandtia ornata
 

安氏皱蛙 Ptychadena anchietae
 
节蛙科 Arthroleptidae
包括节蛙亚科(Arthroleptinae)和小黑蛙亚科(Leptopelinae),共8属200余种,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小型的陆栖蛙,体长不到4厘米,主要栖息在林地地表的落叶层上。大多身体细长,有或无蹼。繁殖时腋部抱合,将卵产于水中,可孵化成自由游泳的蝌蚪。节蛙属(Arthroleptis)等少数类群在陆地产卵,一次约10~30枚,卵直接孵出具尾或不具尾的幼蛙,以适应陆地生活。发蛙(Trichobatrachus robustus)又称壮发蛙、骨折蛙、多毛蛙、毛毛蛙,分布于非洲中部。雄蛙的尾部有狭长的肺憩室,繁殖期的雄性发蛙还会在腹部和后肢两侧上长出毛发状的真皮乳突,内含很多微小动脉,陆栖时可以增加表皮的吸氧量,其作用相当于水栖时的外鳃,也因此得名。发蛙还以能伸缩的“爪”而著名,不过这种爪并不是由角蛋白构成的真正的爪,而是骨骼。遇到危险时,发蛙会将骨头折断,之后锋利的“爪”会刺透趾垫从断裂处长出,还可使其更牢固的抓住岩石。
 

孔雀小黑蛙 Leptopelis vermiculatus
 

发蛙(多毛蛙)Trichobatrachus robustus
 
铲鼻蛙科(肩蛙科)Hemisotidae
仅1属10种,分布于非洲中部。栖息于稀树大草原和灌木丛中,穴居。身体强壮,口鼻部较尖,适于钻穴;无中耳;四肢粗短,后足具有“铲”。繁殖时腹股沟部抱合,卵产于近水的洞穴,产后由雄蛙守护。卵孵化成蝌蚪后,雄蛙会掘出一条通道带领蝌蚪到水中;附近没有水源时,雄蛙还会在大雨时开掘出一个小水洼储水。有的种类可作宠物饲养。
 

黄点铲鼻蛙(黄点肩蛙)Hemisus guttatus
 

斑铲鼻蛙 Hemisus marmoratus
 
曼蛙科 Mantellidae
包括牛眼蛙亚科(Boophinae)趾蛙亚科(Boophinae)和曼蛙亚科(Mantellinae),共12属200余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岛屿。本科习性、栖息地、外观等都相差很远。大多为陆栖,还有一些为树栖或水栖。体长为3厘米至10厘米不等这些巨大的差异是马达加斯加岛复杂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其中曼蛙属(Mantella)与南美洲的箭毒蛙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本科虽然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但与亚洲的树蛙科(Rhacophoridae)和蛙科(Ranidae)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一些种类常作为宠物饲养。
 

巴伦曼蛙 Mantella baroni
 

绿宝石牛眼蛙 Boophis luteus
 
非洲树蛙科(苇蛙科)Hyperoliidae
因其喜欢栖息于水边芦苇叶上而得名“苇蛙”。包括苇蛙亚科(Hyperoliinae)肛褶蛙亚科(Kassininae)和疾蛙亚科(Tachycneminae),共19属200余种。分布于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塞舌尔群岛。大多为树栖于热带雨林,部分陆栖于热带稀树草原,夜行性。体色多以绿色或棕色为主,也有一些具有鲜艳的红、黄或橙色斑纹。体型一般较为细长,四肢中等长,趾短有扩张的吸盘。繁殖时腋部抱合,卵产于水中、树叶上或置于泡沫巢中,有的种类还会将卵产于连通陆地和水域的洞穴中。
 

里氏苇蛙 Hyperolius riggenbachi
 

马达加斯加异跳蛙 Heterixalus madagascariensis
 
树蛙科 Rhacophoridae
包括15属近300种,可分为溪树蛙亚科(Buergeriinae)和树蛙亚科(Rhacophorinae)。分布仅限于旧大陆,产于非洲亚撒哈拉地区、马达加斯加、印度、斯里兰卡、亚洲东南部、日本南部以及印度尼西亚。大多夜行性。我国已知6属44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外形及生活习性与雨蛙相似,而亲缘关系甚远。末端两指、趾之间有间介软骨,指、趾端明显膨大成吸盘,并有马蹄形横沟。树栖,多有筑泡沫卵巢的习性,蝌蚪生活于静水水域内。
 

大树蛙 Rhacophorus dennysi
 

黑掌树蛙 Rhacophorus nigropalmatus
 
姬蛙科 Microhylidae
有55属450余种,可分为8~9亚科:短头蛙亚科(Brevicipitinae)、指盘蛙亚科(Cophylinae)、暴蛙亚科(Dyscophinae)、颚蛙亚科(Genyophryninae)、星蛙亚科(Asterophryinae)、印黑蛙亚科(Melanobatrachinae)、姬蛙亚科(Microhylinae)、介间姬蛙亚科(Phrynomerinae)、拨土蛙亚科(Scaphiophryninae)。世界性间断分布,包括南美东南部、中美洲、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洲北部。我国有2亚科5属16种。中小型陆栖蛙类。头狭而短,口小,大多数种类无上颌齿和犁骨齿;舌端不分叉。无蹼。在静水水域内产卵,卵分散于水面,蝌蚪口位于吻端,常缺乏角质颌和齿唇,20多天即可变态成幼蛙。
 

安东暴蛙(番茄蛙)Dyscophus antongilii
 

花姬蛙 Microhyla pulchra
 

 

无尾目

Salien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