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灵长目

  灵长目Primatesa现存14科约51属18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分为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原猴亚目颜面似狐;无颊囊和臀胼胝;前肢短于后肢,拇指与大趾发达,能与其他指(趾)相对;尾不能卷曲或缺如。猿猴亚目颜面似人;大都具颊囊和臀胼胝;前肢大都长于后肢,大趾有的退化;尾长、有的能卷曲,有的无尾。按区域分布或鼻孔构造,猿猴亚目又分为阔鼻猴(新大陆猴)类和狭鼻猴(旧大陆猴)类。多数种类鼻短,其嗅觉次于视觉、触觉和听觉。指和趾端多具扁甲,行性。猿类和人无尾,在有尾的种类中,其尾长差异很大,卷尾猴科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抓握功能。一些旧大陆猴(如狒狒)的脸部、臀部或胸部皮肤具鲜艳色彩,在繁殖期尤其显著。臀部有粗硬皮肤组成的硬块,称为臀胼胝。多数种类在胸部或腋下有1对乳头,雄性的阴茎呈悬垂形,多数具阴茎骨,雌体具双角子宫或单子宫。大多为杂食性,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到3仔。幼体生长较慢。高等种类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

 
原猴亚目 Strepsirrhini
颜面似狐,眼较大,耳能转向,脑容量相对较小,额骨和下颌骨未愈合;无颊囊和臀胼胝;前肢短于后肢,拇指与大趾发达,能与其他指(趾)相对,五趾只能同时伸屈,不能单独活动,趾端有爪;尾不能卷曲或缺如。包括8科。
 
Ⅰ. 狐猴下目 Lemuriformes
鼻吻部较长。仅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包括5科。
 

倭狐猴 Microcebus murinus
  鼠狐猴科 Cheirogaleidae

已知5属21种,分为2个亚科:鼠狐猴亚科Cheirogaliginae和叉斑鼠狐猴亚科Phanerinae。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耳短,有长的簇毛;鼻吻部较长。生活于热带森林,树栖,白天在树洞中休息,夜间活动。以树的汁液、树脂、树胶、果实和昆虫为食。行动敏捷。毛耳鼠狐猴Allocebus trichotis属于极危物种,数量稀少。赤褐倭狐猴Microcebus rufus身长仅10余厘米,尾长13厘米,平均体重仅55克,是体型最小的灵长类。

 

 

 

 

环尾狐猴 Lemur catta
  狐猴科 Lemuridae

已发现5属20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体型差异很大,体长13~60厘米,体重60~3000克;尾长17~60厘米,相当于或超过体长,尾毛密而长,多呈扫帚状;眼大;被毛浓密,且具鲜明的颜色;大型种类的吻部延长,形似狐嘴;外耳壳半圆形,或被毛浓密;后肢长于前肢,指、趾具扁指甲,较小的种类第2脚趾上是带沟槽而弯曲的爪;有36枚牙齿,只有鼬狐猴为32枚牙齿,缺上门齿。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干燥的森林或灌丛,也有的生活在竹林、芦苇区或无林的山地。白天或夜间活动,吃昆虫、果实、芦苇、树叶,偶尔吃小鸟。单独或以家庭方式结群。有蛰伏现象,有的只有3天,有的达数周。妊娠期120~150天,9~11月份产仔,每胎产1仔,18个月性成熟。


 

鼬狐猴 Lepilemur mustelinus
  嬉猴科(鼬狐猴科)Lepilemuridae

仅1属7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包括马岛鼬狐猴Lepilemur dorsalis、埃氏鼬狐猴Lepilemur edwardsi、白足鼬狐猴Lepilemur leucopus、小齿鼬狐猴Lepilemur microdon、鼬狐猴Lepilemur mustelinus、棕尾鼬狐猴Lepilemur rufricaudatus、北鼬狐猴Lepilemur septentrionalis。与狐猴科有较近亲缘关系,但牙齿仅32枚,而狐猴科有36枚。体长25~30厘米,尾长22~26厘米,体重500~700克。植食性。盲肠可辅助消化吸收。夜行性。善于爬树及在树间跳跃,采取垂直的跳跃方式运动,双腿齐蹦做猝发式推进,突起突止而无汗和喘息现象。以视觉传递信号,如有侵犯者,双方会怒视威胁并僵持,甚至搏斗,形似拳击,故又有“拳击猴”之称。均数量稀少。

 

维氏冕狐猴 Propithecus verreauxi
  大狐猴科(原狐猴科)Indriidae

已发现3属11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体型较大,体长30~71.2厘米,体重1~7千克;尾长32.5~64厘米;胸部有1对乳头;体被毛浓密,毛细光滑,色泽变化很大,有白、淡灰、灰或褐,有的在肩部和四肢有橘红色块斑,有的四肢白色,或在头部、耳、臂为黑色,在臀部有1三角形块斑。眼睛的虹彩金黄色。主要树栖,也到地面活动。大多栖息于热带茂密丛林中或干旱地区;白天或夜间活动。食叶、花、树皮和果实。结小群,每群最多9只。妊娠期4~5个月,6~7月产仔(干旱地区8月),每胎产1仔。幼仔45天后可独立生活。雄性2.5岁性成熟。叫声有的象母鸡,有的象狗。善在树间跳跃,一跃可达10米,跳跃时身体与地面垂直。坐着睡觉,两臂抱着树干,头夹在两膝之间,尾大多很长,并下垂卷成钟表发条状。

 

指猴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指猴科 Daubentonioidae

仅1属1种,即指猴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森林。因指和趾长(中指特长)而得名。体型像大老鼠,体长36~44厘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2千克;体毛粗长,深褐至黑色;尾比身体长,尾毛蓬松,形似扫帚,毛长达10厘米,黑或灰色;体纤细;头大吻钝;耳大,膜质;除大拇指和大脚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齿结构像鼠,仅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长。栖息于热带雨林的大树枝或树干上,在树洞或树杈上筑球形巢。单独或成对生活,夜间活动。喜食昆虫。取食时常用中指敲击树皮,判断有无空洞,然后贴耳细听,如有虫响,则用门齿将树皮啮一小洞,再用中指将虫抠出。由于叫声凄厉,似哭声,当地人认为指猴会带来恶运,所以一旦看到便杀死,加之栖息地的破坏,指猴变得数量极其稀少,曾一度认为已经灭绝。

 
Ⅱ. 懒猴下目 Lorisiformes
鼻温部较短。是唯一分布于大陆上的原猴类。包括2科。
 

懒猴(蜂猴)Nycticebus coucang
  懒猴科 Lorisidae

有5属9种,可分为2个亚科。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头圆,吻短,眼大而向前,眼间距很窄,耳廓半圆而朝前;前后肢粗短,等长,手的大拇指和其他4指相距的角度甚大,第二指、趾极短或退化,除第二趾爪形外,其他指、趾的末端有厚的肉垫和扁指甲;体毛短密,颜色变异很大。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的密林中,白天蜷伏在树洞等隐蔽地方睡觉,夜晚外出觅食,吃野果、昆虫,善于在夜间捕食熟睡的小鸟,喜食鸟蛋。很少到地面活动。无一定发情期,怀孕期约4个月,一般冬季产仔,每胎产1仔,多在夜间分娩。我国有1属3种:懒猴Nycticebus coucang、小懒猴(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中懒猴(间蜂猴)Nycticebus intermedius,分布于东南亚,我国见于云南南部,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假熊猴Pseudopotto martini是1996年才发现的新种,分布于赤道非洲。

 

蓬尾婴猴 Galago crassicaudatus
  婴猴科(丛猴科)Galagonidae

有4属11种。分布于非洲南部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和灌丛草地中。因大多数体型很小而得名。体长不超过38厘米。尾长15~47.5厘米,体重80~1240克;外貌似松鼠;眼大;耳大,为膜质、活动时直立,休息时能像扇子一样折叠倒伏;被毛细软而密,无光泽,灰棕至褐色,腹面略浅淡;腿比臂大,足很长,指、趾的末端有大软垫,适于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爬行,具扁的指、趾甲;颈部非常灵活,能向后回转180°;胸腹部各有1对乳头。树栖、夜间活动。行动敏捷,善于跳跃,一跃可达3~5米。集小群取食植物及其花果、种子、昆虫(特别喜食蝗虫)、蜗牛、树蛙等,较大型种类也吃蜥蜴和鸟蛋,甚至能捕捉飞鸟和鼠类。没有固定繁殖季节,但多在4~10月间产仔,每胎产1~2仔,孕期约110~120天。

 
Ⅲ. 跗猴下目 Tarsiiformes
与猴类的关系比其他原猴类更近,耳结构与猿很相似。仅1科。
 

菲律宾眼镜猴 Tarsius syrichta
  眼镜猴科(跗猴科)Tarsiidae

仅1属5种。分布于苏拉维西、苏门答腊东部、加里曼丹和菲律宾部分岛屿。体型较小,体长8.4~16厘米,尾长13.5~27.5厘米,体重85~165克;颜面圆形,吻短;眼睛直径约1.7厘米,几乎占据了整个面部;鼻区有少量短毛;耳朵也很大,适于夜间活动;头可以向后转180°,身体不动就能看到背后;前臂和后肢很长,指骨亦长,在指、趾端有圆球形的软垫,第2、3趾端为钩形爪,其余各指、趾端是扁平的指甲;牙齿34枚;雌性具双角子宫,胸腹各有1对乳头;体毛短,绒厚,黄褐色略发灰,腹面色淡。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森林,夜行性,主食昆虫、蜘蛛、蜥蜴等小动物,也吃果实。在树枝间跳跃可达1.2~1.7米,向上跳高达0.6米,跳跃姿式像蛙。天敌是猫头鹰。单独或1~4只同栖。孕期约6个月,每胎产1仔。是稀有的珍贵动物。

 
类人猿亚目(简鼻亚目)Anthropoidea
颜面似人;大都具颊囊和臀胼胝;前肢大都长于后肢,大趾有的退化;尾长、有的能卷曲,有的无尾。按区域分布或鼻孔构造,高等种类可分为阔鼻猴(新大陆猴)类和狭鼻猴(旧大陆猴)类。包括6科。
 
Ⅰ. 阔鼻下目(新大陆猴)Platyrhini
鼻中隔宽阔,左右鼻孔开向两侧。齿式中前臼齿数为3,具原始特征。分布于中、南美洲,故又称新大陆猴。有的分类系统将新大陆猴分为2科,即狨科(绢毛猴科)Callithrichidae和卷尾猴科(悬猴科)Cebidae。其中卷尾猴科包括11属57种,可分为6个亚科:吼猴亚科Alouattinae、夜猴亚科Aotinae、蛛猴亚科Atelinae、青猴亚科Callicebinae、卷尾猴亚科(悬猴亚科)Cebinae、僧面猴亚科Pitheciinae。但现在一般将卷尾猴科的几个亚科独立成科。
 

狨(绢毛猴)Callithrix jacchus
  狨科(绢毛猴科)Callithrichidae
 

包括4属42种。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体型似松鼠或略大,体长13~37厘米,尾长15~42厘米,体重70~1000克;外型多样性大,头、脸的模样似哈巴狗或狮子头,有的具白色长须;头圆,耳大而裸露或仅有稀疏的毛;体被毛,丝绒状,色泽多样;尾长,末端多具长毛;仅大脚趾具扁甲,其余各指、趾均为爪状的尖爪;胸部有1对乳头;后肢比前肢长;牙齿32枚。栖于热带雨林或热带森林草原的树冠上层,很少到地面活动。吃水果、坚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亦食昆虫、蜘蛛、青蛙 、小蜥蜴和鸟蛋。视觉敏锐,听、嗅觉次之。白天活动,以家族形式3~12只结群生活。双亲共同哺育幼仔,交换着背或抱。妊娠期130~160天,通常每胎产2仔 。哺育期42~84天。多为稀有物种。


 

卷尾猴 Cebus apella
  卷尾猴科(悬猴科)Cebidae
 

狭义的卷尾猴科仅包括2属9种,可分为2个亚科:卷尾猴亚科(悬猴亚科)Cebinae和松鼠猴亚科Saimiriinae。分布于中、南美洲,北起哥斯达黎加南至巴拉圭。因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缠卷功能而得名。体型大小差别很大,体长24~72厘米,尾长15~90厘米,体重287~10000克,所有种类均为36枚牙齿;无颊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细长,具有扁的或弯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发育;鼻孔朝向两侧;尾毛大多密而长,在尾端下部有一无毛区,皮肤厚实,可抓握东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栖息于热带森林的树上,除饮水外很少到地面。性机敏,善跳跃和游泳。以家族式集群生活,每群有自己的领域。有的喜食水果、树叶和花等,也有的喜食昆虫、蜥蜴及小鸟等。白天活动。每胎产1仔。

 

 

夜猴(猫头鹰猴)Aotus trivirgatus
  夜猴科(青猴科)Aotidae

包括1属12种:鬼夜猴Aotus lemurinus、巴拿马夜猴Aotus zonalis、Aotus jorgehernandezi、灰手夜猴Aotus griseimembra、赫氏夜猴Aotus hershkovitzi、布氏夜猴Aotus brumbacki、夜猴Aotus trivirgatus、巴西夜猴Aotus vociferans、阿氏夜猴Aotus azarae、小夜猴Aotus miconax、秘鲁夜猴Aotus nancymaae、黑夜猴Aotus nigriceps。主要分布于中美和南美的森林地区。是唯一夜行性的高等灵长类。声音丰富。群居。每年繁殖1仔。

 

 

 

白面僧面猴(左雄右雌)Pithecia pithecia
  僧面猴科 Pitheciidae
 

有4属42种,包括僧面猴属Pithecia、丛尾猴属Chiropotes、秃猴属Cacajao、伶猴属(青猴属)Callicebus,可分为僧面猴亚科Pitheciinae和伶猴亚科Callicebinae。分布于南美。树栖。白天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群体生活。僧面猴极为灵活,可在相距达十米的树枝之间飞跃,在原产地一般称为“飞猴”。雌雄两性的毛色有明显的差异。青猴亚科的种数和从属分类都有一定争议,也有人认为它们和夜猴合为一科。

 

 

 

 

红脸蜘蛛猴 Ateles paniscus
  蛛猴科 Atelidae

有5属24种,可分为2个亚科:吼猴亚科Alouattinae和蛛猴亚科Atelinae。蜘蛛猴分布于南美洲热带森林。因四肢细长,在树上活动时,远看像一只巨大的蜘蛛而得名。毛多且密,头圆小,尾长大于体长,可达80厘米,缠绕性极强。白天活动,小群觅食,晚上可集上百只得大群。遇敌害时会发出报警声,并不断向入侵者投掷树枝和粪便。吼猴体型较大,体长90厘米,为长可超过100厘米。舌骨发达,可发出巨大吼声,1.5千米以外都可听见,用以传递信息。

 

 

 
Ⅱ. 狭鼻下目(旧大陆猴)Catarrhini
鼻尖狭窄,鼻孔向下,鼻甲基部相连。有两个前臼齿。体型较大。分布于亚洲和非洲,故又称旧大陆猴。包括4科。
 

金丝猴(川金丝猴、秦岭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
  猴科 Cercopithecidae

有18属80种,是灵长目最大一科,分为2亚科:猴亚科(猕猴亚科)Cercopithecinae和疣猴亚科Colobinae。分布于非洲和亚洲。体重1.5~50kg。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昼行性。猴亚科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食性比较杂,通常四肢基本等长,包括9属约50种,如长尾猴属Cercopithecus、猕猴属Macaca、狒狒属Papio、山魈属Mandrillus等。疣猴亚科除个别外都无颊囊,有比较复杂的消化系统,胃囊状,体积比前者大3倍,齿尖高,主要食树叶等植物性食物,拇指退化,而拇趾粗大,后肢通常比前直长,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有5属约30种,如疣猴属Colobus、叶猴属Presbytis、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等。我国有4属15种,均属保护动物。

 

黑冠长臂猿(左雌右雄)Hylobates concolor
  长臂猿科 Hylobatidae

有4属14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种类叫声差别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群居,每群包括1对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过5~6只。食物以浆果为主,也吃树叶、小鸟、鸟蛋或昆虫。每胎产1仔。我国有4种,镶嵌分布于云南和海南部分地区,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猩猩(成年雄性)Pongo pygmaeus
  猩猩科 Pongidae

仅3属4种。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体型较大,不具臀胼胝,前肢长可过膝,而于脸部少毛。猩猩Pongo pygmaeus现仅存于苏门达腊北部以及婆罗洲的低地和山区的热带雨林,数量稀少,成年雄性脸颊上有明显的脂肪组织构成的“肉垫”,具有喉囊。大猩猩Gorilla gorilla分布于赤道非洲,是灵长类中体型最大者,站高1.3~1.8米,雌性体重70~120千克,雄性140~275千克,成年雄性腰背部有灰白色毛区,称为“银背”。黑猩猩属Pan包括倭黑猩猩P.paniscus和黑猩猩P.troglodytes,分布于非洲中部热带雨林,集群生活,能使用简单工具,是已知仅次于人类的最聪慧的动物,其行为和社会行为都更近似于人类,在人类学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本科最早化石为中新世中晚期的森林古猿Dryopithecus,发现于欧洲。

 

智人(现代人)Homo sapiens
  人科 Hominidae
 

现仅1属1种,即智人(现代人)Homo sapiens。分布于世界所有大洲,早期类型仅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温暖地区。直立步行,臂不过膝,体毛退化,手足分工,下颌骨浅且粗壮,犬齿和下第一前臼齿退化、牙釉质厚、3个臼齿的磨耗相差很大,大脑极为发达,有语言和劳动,有社会性和阶级性。可分为2个亚科:南方古猿亚科Australopithecine和人亚科Homininae。前者是最早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即最早的人类,早期发现的化石可分成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如非洲种A.africanus、阿法种A.afarensis)和傍人属Paranthropus(傍人鲍氏种P.boisei)。

 

 

 

 

灵长目

Prim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