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后鳃亚纲

  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又称直鳃亚纲Euthyneura。除捻螺外,侧脏神经连索不扭成“8”字形。都营水中呼吸。本鳃和心耳一般在心室的后方,也有本鳃消失而代之为二次性鳃。外套腔大多消失。贝壳一般不发达,有退化倾向(无腔类),也有完全缺失的无壳(裸鳃类),少数有内壳(被鳃类)。除了捻螺类外,都没有厣。雌雄同体,两性生殖孔分还。现存约1000种。全部海产。有8个目:头J目Cephalaspidea、无J目(海兔目)Anaspidea、被壳翼足目Thecosomata、裸体翼足目Gymnosomata、囊舌目Sacoglossa、无壳目Acochlidiacea、背J目Notaspidea、裸鳃目Nudibranchia。

 
头J目 Cephalaspidea
贝壳发达,具外壳或内壳,或多或少呈螺旋形。除捻螺外都无厣。外套腔较发达,外套膜后部成为大形的外套叶,突出于外套孔下。头部通常无触角,其背面有掘泥用的J盘。眼无柄。侧足发达。具本鳃。胃中常具有角质或石灰质的咀嚼板。侧神经连索通常较长,生活于沙泥中,也有营浮游生活的。包括15科。阿地螺科Atyidae贝壳通常外露,螺旋部不凸出。足部具有发达的侧叶。头J大,呈拖鞋状。齿舌具有一枚中央齿,两侧侧齿数目很多。胃具有3枚硬而弯曲的龙骨状板。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壳蛞蝓科Philinidae贝壳被外套膜遮盖,很薄,稍呈螺旋型。侧足厚。头盘大,厚而简单。胃部具有强有力的胃板。齿舌没有中央齿。
 

腹翼科: Gastropteron rubrum

 

泡螺科:密纹泡螺 Hydatina physis

 
无J目(海兔目)Anaspidea

无头J,有两对触角;贝壳薄,部分或全部被外套膜包裹;足的两侧部分也位于贝壳上。如海兔科Aplysiidae,成体贝壳完全退化成为内壳,呈板状或斧状,具石灰质或仅存角质膜。体呈卵圆或蛞蝓形。头部有1对触角,呈耳形;头颈部明显,有1对耳形的嗅角。腹足宽,后端呈尾状,因静止时很像坐着的兔子而得名。广布世界各暖海 ,中国已知19种。海兔属侧足发达,能作游泳器官。其他各属侧足小。有紫汁腺,能发射紫色汁液杀伤小型动物或逃避敌害。生活在海藻上的海兔用强大的齿舌刮食藻类,常因刮食不同的藻类而改变体色。生活在海涂上的种类吞食泥砂,主要摄食底栖硅藻、小型无脊椎动物。雌雄同体。两个海兔互相交尾或数个海兔连成一串进行交尾,前边1个起雌性作用,后边1个起雄性作用,中间个体既起雌性又起雄性作用。卵群呈索带状缠成一团,固着于海藻、石块上,中国称为海粉丝,日本称为海索面 ,味美可食,医药上用以治疗眼炎或作清凉剂。海兔含有海兔毒素,食用海兔肉常会引起头晕、呕吐、双目失明等症,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我国福建人工养殖的蓝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leachii体长超过100毫米 ,体呈纺锤形。卵群带晒干后称为“海粉”,具有解血热的医疗作用,亦可食用,是一种名贵的海味品,远销东南亚各国。

 

海兔科:Aplysia sowerbyi

 

海麒麟科:Bursatella leachi

 
被壳翼足目 Thecosomata
有石灰质壳或软骨的厚皮,贝壳螺层不多;有厣。足的前侧部分成为翼状副足(前鳍),用来浮游。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也有少数种类出现在两极海域。主要栖息于海洋表面至深约200米处,仅少数种类生活在更深的水层中。过去作为一个亚目(被壳亚目Thecosomata)和裸体翼足目Gymnosomata同属翼足目Pteropoda,共同特征是腹足背部发育成一对发达的呈翼状的鳍,故名“翼足”,现已独立成目。如龟螺Cavolinia、笔帽螺Creseis、长角螺Clio、螺Limacina 等。
 

笔帽螺科:笔帽螺 Creseis sp.

 

龟螺科:钩龟螺 Cavolinia uncinata

 
裸体翼足目(翼足目)Gymnosomata

成体无外套膜和贝壳。足的两侧演化为鳍状,为浮游器官。如皮鳃Pneumoderma、海若螺Clione等。浮游翼足类种类生态类型的划分在古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等学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鳃 Pneumoderma violaceum

 

海若螺(冰海小精灵)Clione limacina

 
囊舌目 Sacoglossa

壳、外套膜及本鳃均消失。触手1对,齿舌上仅1列纵行小齿,分布藏在背侧的一个囊内。如长足螺Oxynoe、双壳螺Berthelinia、海天牛Elysia、海蛞蝓等。

 

长足螺 Oxynoe viridis

 

海天牛 Elysia picta

 
无壳目 Acochlidiacea

成体无贝壳,而具有骨针。长的内脏团形成身体的后部,背部无附属物。如小甜螺Microhedyle、无壳螺Acochlidium等。

 

小甜螺 Microhedyle sp.

 

(囊舌目)双壳螺 Berthelinia caribbea

 
背J目 Notaspidea

贝壳扁平,位于体背,或游离,或被外套膜覆盖,或无贝壳;无侧足和外套腔,栉鳃大。如伞螺Umbraculum 、无壳侧鳃Pleurobranchaea等。无壳侧鳃属Pleurobranchaea成体贝壳退化或成为内壳,呈薄板状,具石灰质或仅存角质膜;或完全消失。体呈卵圆或长圆形,相当肥厚。头部的前一对触角愈合,形成头幕。嗅角通常小,呈耳形,外侧有裂沟。口幕发达,三角形或梯形。口吻强大,颚片、齿舌发达。有的种类外套小,不能完全掩盖鳃和足部;有的种类外套宽,能掩盖鳃和足部。腹足大,后端通常有足腺。鳃呈栉状,位于体右侧,有鳃膜附于体壁,后端游离。雌、雄生殖孔彼此靠近,通常有3个叶片状物保护。分布于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温带、热带海域的潮间带岩礁,海藻间以及潮下带浅水区。常见种蓝无壳侧鳃Pleurbranchaea novaezealandiae头幕大,前缘有许多树枝状小突起。外套小,前端和头幕愈合,后端与足部分开,侧边不能完全掩盖鳃。腹足背面平滑,足底后端有足腺。体呈灰黄色,体表有紫色细纹,足底黑褐色。阴茎能突出体外呈膨大的叶状物。春季交尾产卵,卵群呈螺旋带状。在中国沿海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水区生活。它们以强大的口吻捕食双壳类,为浅海贝类养殖的敌害。人、畜误食会导致死亡。

 

伞螺科:伞螺 Umbraculum umbraculum

 

侧鳃科:无壳侧鳃 Pleurobranchaea sp.

 
裸鳃目 Nudibranchia

壳、外套膜及本鳃均消失;体背具有数目较多的裸鳃及其它次生鳃;内脏团平坦;齿舌上每行4个小齿。海牛属Doris属海牛科。成体贝壳完全消失。体呈卵圆或椭圆形,低平或稍凸。外套宽,覆盖头部和腹足,通常有瘤状突起。在外套背部有1对嗅角,嗅角通常柄部明显,上部有褶叶,状如牛的头角。海牛广布世界各海域,暖海海域的种类最多。生活在沿岸岩礁、石头下,或潮间带海涂到深海底,以强大的齿舌刮食藻类、苔藓虫、珊瑚虫和底栖硅藻类等。常见种有日本石磺海牛Homoiodoris japonica,是中国沿海潮间带石头下的常见种,日本也有分布。蓑海牛属Eolis属马蹄鳃科。体小型、柔软。成体贝壳完全消失。本鳃消失,体背侧缘列生二次性鳃。头部明显,头颈部细长,口触手细长,嗅角小,棍棒状,平滑;或有螺旋状褶襞。眼明显,位于嗅角基部附近。背鳃突起,细长或呈纺锤形,排列于背侧两缘,每列由许多鳃突起组成,有肝脏分枝到达,代替鳃叶营呼吸作用。通常背鳃突起末端有刺丝囊,能放射刺丝御敌或捕杀小动物,背鳃突起容易脱落,以避强敌。生殖孔和肛门位于体右侧鳃列之间。腹足狭长,前侧隅圆形或呈尖角状,后端削尖形成尾部,利于在海藻间爬行。齿舌通常单列,侧齿数目少。白斑马蹄鳃有背鳃突起6群,第1~4群排列呈马蹄铁形,第5~6鳃群呈斜列,第1~2鳃群之间距离较远,肛门位于第2鳃群中间,生殖孔位于肛门的下方。嗅角平滑,口触手细长平滑。足前侧隅呈尖角状,后端形成长尾。体呈淡黄白色,头部、口触手基部、嗅角和足的上面橙色。鳃脉淡红或褐色。末端乳白色。体表散布有许多乳白色斑点,口触手中线、嗅角末端白色,背中线从头部到尾部有1条由乳白色斑点组成的线条。分布于印度洋、日本和中国的海域。在潮间带的海藻间可以见到。7月交尾产卵,卵群产于石莼或石头上,呈波折细带状,盘绕8~18圈。

 

多彩海牛科:Chromodoris macfarlandi

 

灰海牛科:Phyllodesmium iriomotense

 
后鳃亚纲 Opisthobranchia
拟捻螺科 Acteocinidae
拟海牛科 Aglajidae
阿地螺科 Atyidae
船尾螺科 Aplustridae
枣螺科 Bullidae
艳捻螺科 Bullinidae
粗米螺科 Cylichnidae
透螺科 Diaphanidae
腹翼科 Gastropteridae
杨桃螺科 Haminoeidae
泡螺科 Hydatinidae
Notodiaphanidae
壳蛞蝓科 Philinidae
囊螺科 Retusidae
露齿螺科 Ringiculidae
羽叶鳃科 Runcinidae
筒螺科 Akeridae
海兔科 Aplysiidae
海麒麟科 Notarchidae
被壳翼足目 Thecosomata
驼蝶螺科 Cavoliniidae
跋形科 Cymbuliidae
蝴蝶螺科 Desmopteridae
虎螺科 Limacinidae
左旋假壳科 Peraclididae
裸体翼足目 Gymnosomata
海若螺科 Clionidae
Cliopsidae
叶鳃螺科 Hermaeidae
Hydromylidae
Laginiopsidae
Notobranchaeidae
Pneumodermatidae
Thliptodontidae
囊舌目 Sacoglossa
Boselliidae
彩衣科 Caliphyllidae
Costasiellidae
筒柱螺科 Cylindrobullidae
海天牛科 Elysiidae
Juliidae
柱状科 Limapontiidae
Oleidae
长足科 Oxynoidae
棍螺科 Stiligeridae
圆卷螺科 Volvatellidae
无壳目 Acochlidiacea
Acochlidiidae
Hedylopsidae
Microhedylidae
Philinoglossidae
背J目 Notaspidea
侧鳃科 Pleurobranchidae
Tylodinidae
伞螺科 Umbraculidae
蓑海牛科 Aeolidiidae
灰翼科 Facelinidae
Calmidae
珊瑚蓑海牛科 Cumanotidae
Embletoniidae
Eubranchidae
Fionidae
扇羽海牛科 Flabellinidae
灰海牛科 Glaucidae
Notaeolidiidae
Tergipedidae
片鳃科 Arminidae
Charcotiidae
Heroidae
Madrellidae
Pinufiidae
Zephyrinidae
多肉海牛科 Bornellidae
Dendronotidae
Dotidae
Hancockiidae
Lomanotidae
Marianinidae
Phylliroidae
Scyllaeidae
Tethydidae
Tritoniidae
Actinocyclidae
Aegiretidae
Corambidae
多彩海牛科 Chromodorididae
枝鳃海牛科 Dendrodorididae
海牛科 Dorididae
Goniodorididae
裸海牛科 Gymnodorididae
六鳃海牛科 Hexabranchidae
Onchidorididae
Phyllidiidae
Polyceridae
Vayssiereidae
 

 

 

后鳃亚纲

Opisthobranchia